首页 理论教育嘉陵古道:历史传承的陆水双路,楚汉至宋代主干线

嘉陵古道:历史传承的陆水双路,楚汉至宋代主干线

【摘要】:嘉陵古道历来都是水路、陆路并行的。水路由重庆沿嘉陵江一路北上,陆路则是循着下述的嘉陵古道路线行进的。嘉陵古道出重庆城,翻过歌乐山后再转而北上,因这条驿路是通往合川的陆路正途,所以在清代又称渝合道。嘉陵古道在历史典籍里曝光率极高。楚汉相争期间,刘邦为避项羽锋芒,自行烧毁古蜀栈道。到了宋代,随着重庆军政、经济中心的确立,嘉陵古道逐渐取代了金牛道、褒斜道,成为连接陕西与重庆的主干线。

嘉陵古道历来都是水路、陆路并行的。水路由重庆沿嘉陵江一路北上,陆路则是循着下述的嘉陵古道路线行进的。

嘉陵古道出重庆城,翻过歌乐山后再转而北上,因这条驿路是通往合川的陆路正途,所以在清代又称渝合道。古道向北,不到十里路,便可到达八庙场驿站。再北行四里,便路过青木关,该关隘设于明代。

在这段长约百里的驿路上,设有十个塘站(塘,为驿站关卡,设有塘兵、营房、哨楼等。用于保护过往官民客商),即渝合十塘。

头塘设在佛图关、二塘设在白崖(今沙坪坝井口二塘村)、三塘设在金刚坡(今沙坪坝金刚村)、四塘设在四塘村(今沙坪坝土主镇高滩桥)、五塘设在青木关、六塘设在温汤驿(今璧山六塘镇)、七塘设在柏家庙(今璧山七塘乡石坡村)、八塘设在璧山八塘镇、九塘设在风垭(今合川九塘乡)、十塘设在襄溪(今合川十塘乡)。古道过了重庆合川,进入今天的四川,便基本上是沿着嘉陵河谷一路北上了。(www.chuimin.cn)

嘉陵古道在历史典籍里曝光率极高。楚汉相争期间,刘邦为避项羽锋芒,自行烧毁古蜀栈道。其后,又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举占领关中。先烧后建的栈道是褒斜道,奇袭时走的小路就是嘉陵古道。其后曹操进攻张鲁,诸葛亮兵围陈仓,唐末僖宗入蜀,也都与这条古道有关。

到了宋代,随着重庆军政、经济中心的确立,嘉陵古道逐渐取代了金牛道、褒斜道,成为连接陕西与重庆的主干线。南宋末年,率军进攻钓鱼城的蒙古大汗蒙哥就病死在古道上的温汤驿(设置在六塘)。

嘉陵古道行走路线:重庆通远门—佛图关—井口二塘—歌乐山金刚坡—土主四塘村—青木关—璧山六塘、七塘、八塘—合川—武胜—南充—蓬安—南部—阆中—广元—略阳—汉中—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