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成渝古道遗存及团防保障

成渝古道遗存及团防保障

【摘要】:成渝古道,是古时陆上重庆到成都的必由之路,被誉为最早的成渝高速。其后,随着巴、蜀两地经济的繁盛、交往的频密,成渝古道作为最重要的陆路干道,遂成为了古时重庆的商贸第一大道。成渝古道包括成渝南道和成渝北道,二者统称为成渝古道。到了明代,管道南移,成渝南道变身为官方驿路。如今,在走马境内尚完整保留有约1000米的成渝古道遗存。此外,在古道沿线还设有七十二个团防,以保障出行,维护治安。

成渝古道,是古时陆上重庆到成都的必由之路,被誉为最早的成渝高速。早在汉代,成渝古道即已经成型。其后,随着巴、蜀两地经济的繁盛、交往的频密,成渝古道作为最重要的陆路干道,遂成为了古时重庆的商贸第一大道。

成渝古道包括成渝南道和成渝北道,二者统称为成渝古道。南道为东大路(自通远门至迎晖门全长约535.5公里),北道为东小路(自通远门至迎晖门全长约405.5公里),多因重庆在成都之东,故以方位称之。

唐宋时期,成渝北道是成渝间最主要的官方驿路(驿站,大者为驿,小者称铺。是古代供传递军事情报和官府文书之人,或往来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起迎来送往、休息补给的作用)。到了明代,管道南移,成渝南道变身为官方驿路。到了清代,南道继续延续官方驿路的地位。至此,北道虽依然被继续使用,但南北的发展已高下立判。

如今,在走马境内尚完整保留有约1000米的成渝古道遗存。在这段道路上,当年马帮留下的印迹清晰可见,足见当年成渝两地经贸的繁荣。

东大路行走路线:巫山(小桥驿)—奉节—云阳—万州—梁平(梁山驿)—垫江—分水驿—朝天驿—重庆通远门—佛图关—大坪七牌坊—石桥铺—二郎关—白市驿—走马铺—璧山(来凤驿)—永川—大足(邮亭铺)—荣昌(峰高驿。明代为峰高驿,清初为峰高铺,光绪年间为峰高里)—隆昌(隆桥驿)—内江(安仁驿)—资中(珠江驿)—简阳(龙泉驿)—成都迎晖门。(www.chuimin.cn)

东小路行走路线:重庆通远门—佛图关—六店子—小龙坎—歌乐山三百梯—高店子—西永—虎溪—璧山—铜梁—安岳—乐至—简阳(龙泉驿)—成都迎晖门。

另:

总的来说,取道东大路由重庆到成都,于路要经一岗(走马岗),一坳(丁家坳),两门(通远门、迎晖门),两关(浮图关、老关),三街子(杨家街、史家街、迎祥街。一说走马老街、来凤老街、白市驿半边街),五驿(龙泉驿、南津驿、双凤驿、来凤驿、铜罐驿。一说龙泉驿、南津驿、双凤驿、来凤驿、白市驿),五镇(石桥镇、银山镇、椑(bēi)木镇、李市镇、安福镇),九铺(石桥铺、邮亭铺、莲池铺、石盘铺、赤水铺、南山铺、山泉铺、大面铺、沙河铺)。此外,在古道沿线还设有七十二个团防,以保障出行,维护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