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巫盐加工:巫溪博物馆中的盐工生产工艺揭秘

巫盐加工:巫溪博物馆中的盐工生产工艺揭秘

【摘要】:专职盐工则赤膊站在灶台上,手持长柄木瓢,将后面锅里预热的卤水逐次转入前面温度更高的锅里。煎煮盐卤,先要用猛火迅速煮沸,使水分蒸发掉,待渐至饱和,出现盐花和悬浮杂质时,加入豆汁。接着捞起盐粒并将其置于滤水槽中,再将花水均匀地淋在盐粒上,淋遍淋透。六耳熬盐铁锅 来源:征集 年代:现代 藏址:巫溪博物馆盐瓢 来源:征集 年代:现代 藏址:巫溪博物馆盐工生活用品 来源:征集 年代:现代 藏址:巫溪博物馆

宁厂盐业初期,盐卤为公共资源。其后随着灶户增多,卤水供不应求,灶户为争盐卤,强弱相凌,狱讼不断,甚至聚众械斗。

宋淳化年间(990—994年),大宁监鲁说为息争止讼,特地在盐泉下面设计并督造了贮卤石池,外设木板并凿孔三十六眼,令盐卤从孔眼中流出来。各灶户从卤眼分配盐卤,并按卤眼缴纳榷税。

嘉定年间(1208—1224年),盐官孔嗣宗铸龙头置于盐池上,让卤水自龙口喷出,又将贮卤池上的横木分卤板更换为铁板。

盐卤被引入灶户深达数米的贮卤井池,沉淀后由扯卤工将卤水提升起来,经笕管接入木质临时贮卤桶里。然后再导入烧垅灶上纵向排列的铁锅里。

经验丰富的照火师傅,在前面的灶膛生起柴火,依据煎煮工序,观察火候,添加薪柴,根据需要保持相应的火力。专职盐工则赤膊站在灶台上,手持长柄木瓢,将后面锅里预热的卤水逐次转入前面温度更高的锅里。煎煮过程中,通常是利用前面的余火及尾气加热后面铁锅里的盐卤。

煎煮盐卤,先要用猛火迅速煮沸,使水分蒸发掉,待渐至饱和,出现盐花和悬浮杂质时,加入豆汁(利用豆汁形成胶体的凝固作用,吸附并去除硫酸钙石膏等杂质)。待卤面上浮起浆泡沫时,即用竹编灶筛子将其舀出,称为提浆泡。(www.chuimin.cn)

然后用微火慢煨,下盐种(母子渣盐)以促使卤水结晶成盐粒。接着捞起盐粒并将其置于滤水槽中,再将花水(卤水久煮下豆汁后挹出的浓卤汁)均匀地淋在盐粒上,淋遍淋透(淋花水的目的是使盐粒晶莹亮泽)。

滤去残留水分,再转至烘干炕摊开烘干。最后装入篾条编制的大盐包,计重、包扎、打上商号,进入成品库房。

六耳熬盐铁锅
来源:征集
年代:现代
藏址:巫溪博物馆

盐瓢
来源:征集
年代:现代
藏址:巫溪博物馆

盐工生活用品
来源:征集
年代:现代
藏址:巫溪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