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甘肃教育好经验:一周手拉手校际交流活动成果概述

甘肃教育好经验:一周手拉手校际交流活动成果概述

【摘要】:2018年4月,在酒泉师范附属小学与肃州区黄泥堡裕固族学校教学联盟开展的“感谢有你”手拉手校际交流活动中,课题组选派成员全程参与了为期一周的活动,形成这篇文章。

1.成果一

《“互联网+”背景下的“思维发展型”小学语文重构课程》获甘肃省基础教育教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成果主要总结了“思维发展型课程”。这项教改试验先从语文开始,课堂教学形态主要由“教师导学、主题阅读、随堂打写(用键盘写作)、评价反思”四个模块构成,课堂按时间维度分为“20+10+10”三段,简称“211模式”。目前在酒泉市20多所学校探索试验。

2.成果二

论文《构建互联网时代的学习共同体》,发表于2017年第3期的《时代教育》期刊。经梳理总结,课程试验负责人潘建军将教学联盟师生家长共同学习形成的共同体机制在北京师范大学张生老师组织的“互联网时代的课程领导力”高端论坛上做了交流,得到了与会专家和同行的肯定,后形成此文。文章总结了教学联盟形成的几个学习共同体。

3.成果三

教学活动观察纪实《谱一曲友谊的长歌——酒泉师范附属小学与肃州区黄泥堡学校校际交流活动教育观察》,成稿于2018年6月,发表在2018年第4期《酒泉教育》。2018年4月,在酒泉师范附属小学与肃州区黄泥堡裕固族学校教学联盟开展的“感谢有你”手拉手校际交流活动中,课题组选派成员全程参与了为期一周的活动,形成这篇文章。这种活动别开生面,意义非同凡响,在全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成果四

论文《“互联网+”时代的学生高阶思维发展——“基于网络环境下创新课题设计策略以及教育现代化领导力培训”的归纳与思考》在2018年8月19日发表于网络新媒体《简书》。论文对思维发展理论做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以发展高阶思维能力为主的“思维发展型”新型课堂理念。由主持人潘建军与酒泉教研室教研员刘昱撰写的反思性论文,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测量与评价专业委员会交流论坛上获得了同行业专家的好评。

5.成果五(www.chuimin.cn)

优秀教学案例集《教海拾贝——酒泉市教师优秀课例与设计精选(2015)》,于2016年6月编撰完成,2017年4月出版。2016年,以此为主题的省级课题立项后,为了深入对课堂教学现状的开展,进一步研究教师课堂教学改革得失,我们组织省市课赛获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对他们的获奖课回顾反思,将课堂实录和教学设计整理成文字,编撰了该作品集。通过对书中100多项课例进行研究,发现我们学生的学习还停留在浅层次阶段,思维能力不能在课堂上得到很好的发展。这种状况引起我们的深思,即如何通过构建新型课堂让学生思维发展充满活力?成为我们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

6.成果六

《“教客达人杯”小学生同题异构想象作文大赛优秀作品集》,即教学联盟试验校学生作文大赛优秀作品集,于2017年8月集稿完成,2018年4月出版。2016年11月,教学联盟试验校联合其他省市一些此项教改试验先行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首届“教客达人杯”同题异构想象作文大赛。河北、辽宁、甘肃三省多地、多所城乡学校的一至六年级学生共计5054人参与,经专家评审,获特等奖、一等奖的245篇优秀作品,共计22.3万字,正式集结出版。学生作品中丰富的想象力,流畅的表达能力,创新的思维能力,说明教学联盟教改试验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新型课堂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7.成果七

新课改背景下深化教研工作的实践与探索》,获甘肃省教科院2017年11月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该文对新型课堂研究情况进行了梳理,并以此为案例,对教研工作的机制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议,即教研工作要以发现、引领、推介为宗旨,从“点”上切入,“面”上推进,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做出科研贡献。

8.成果八

《教育的诗和远方——“探索教学联盟构建新型课堂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启动会议报告》,获甘肃省教科院2016年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本文系本课题主持人潘建军在课题开题培训会议上所做的报告。报告从当前的全国课改走向、我们面临的困境、我们的课改方向、课题研究试验计划等几方面做了系统阐述。文章同时被北京师范大学张生老师研究团队网络公众号“秀米语文”采用,在全国范围内有近万人点击阅读,在本市教师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开启了我市以教改试验引领课程改革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