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因材施教”也可通俗地解读为“因人施教”。据语言学家的研究,“才”通“材”“财”。据此可知,“财”“材”“才”均强调的是有用性,故此意义。上的人“才”,通常指人的能力、才能、素质。因此,我们应当培养学生具有社会需要的能力,即为“因材施教”。总之,“因材施教”的观念,要求人才的培养要与社会的需求挂钩,要求与社会岗位工作的类型、能力相联系,要求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要求与人才适应社会能力相关联。......
2023-11-06
方法论的内涵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如何认识世界,一个是如何改造世界,“如何认识、如何改造”即为方法。而认识世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自觉“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为了落实“因材施教”,落实才是真正的旨归。
(一)确立培养目标和明确人才规格
根据舞蹈人才的不同教育层次、类型确定培养目标和明确人才规格?尤其在培养目标层面上应当明确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些人才走向社会后做什么?在人才规格方面明确这些人才应当具备怎样的专业素质等?
(二)设计培养方案
根据舞蹈人才的不同教育层次、类型设计培养方案。中专生和本科生的培养方案可按照类型化人才的培养方案设计,比如,本科生的舞蹈教育、舞蹈表演、舞蹈创作或舞蹈表教合一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可按照专业类型设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应按照专业方向设计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共性化教育的课程外,还应纳入个性化教育的课程,尤其是艺术专业硕士的培养要重视个性化的教育,要有一定量的个别课程,也就是“因材施教”,由此来培养舞蹈表演、创作方面的尖子人才。博士生的培养方案应按照个性化教育的方式,也就是“因材施教”的方式,根据不同的人设计培养方案。(www.chuimin.cn)
(三)设置课程
根据舞蹈人才的不同教育层次、类型,设置课程。舞蹈中专和舞蹈本科的表演、教育、编导专业主要是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因此,应当强调专业能力的培养,注重专业课程,注重实践环节。在理论课程方面,也应强化学养性课程,使学理性课程与学养性课程达到合理的配置,旨在提高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在硕士研究生层面也如此,学术型研究生应强调学理性课程,艺术专业硕士应强调技能性课程。博士研究生应强调学科理论和学科研究方法课程。总之,为的是学以致用。
根据舞蹈人才的不同教育层次、类型采用不同的教育模式。本科生教育模式可采取在注重课堂教育的基础上重视艺术实践。为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或条件,比如,表演专业的演出实践;编导专业的创作实践;教育专业的教学实践。硕士研究生教育按类型可采取不同的教育模式,即学术及学术应用复合型以课堂教学为主,艺术实践为辅。应用型以艺术实践为主,课堂教学为辅,课堂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博士研究生的教育模式以科研为主,课堂教学为辅,课堂教学以学科理论和学科研究方法为主,旨在强化科研能力。
为了满足社会对舞蹈人才的需求,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舞蹈教育事业,为了繁荣我国舞蹈文化事业,为了让所有的舞蹈学子能够学以致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我们走向舞蹈教育的“因材施教”。
有关素质教育背景下舞蹈美学教育的文章
所以,“因材施教”也可通俗地解读为“因人施教”。据语言学家的研究,“才”通“材”“财”。据此可知,“财”“材”“才”均强调的是有用性,故此意义。上的人“才”,通常指人的能力、才能、素质。因此,我们应当培养学生具有社会需要的能力,即为“因材施教”。总之,“因材施教”的观念,要求人才的培养要与社会的需求挂钩,要求与社会岗位工作的类型、能力相联系,要求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要求与人才适应社会能力相关联。......
2023-11-06
舞蹈美学体系研究的原则主要有:其一,美学理论与舞蹈实践的统一。在研究舞蹈美学体系时,要根据历史行程,合乎逻辑地集中反映舞蹈美学思想发展过程的本质、必然性、规律性。(二)比较研究法对既有的舞蹈美学体系类型进行内容的比较研究,分析特点与不足,提取其合理部分为我所用。(五)结构论方法研究舞蹈审美活动各部分内容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合理有序的逻辑建构。......
2023-11-06
中国古典舞学科建设始终没有停止探索的步履。关于“英才教育”的思考是中国古典舞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挺进,是对培养中国民族舞蹈优秀舞者“综合素质”的思考。(二)创新教育与中国古典舞的创作问题舞蹈训练、舞台艺术实践、舞蹈科学理论这三方面对于舞蹈学科体系的建设来说缺一不可。科研工作的开展可以说是中国古典舞学科发展的重点。......
2023-11-06
问题的表述方式由否定式悄然转换为肯定式,这是学科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也是舞蹈美学问题域基线的去蔽与敞开。这是中国舞蹈美学体系性著作的明确结论,也是现代世界范围内舞蹈美学思考所走的路子。舞蹈美学的整体发展方向、对象选择、方法选择、框架搭建等大问题均应从这一定位出发,以获得其理论上的统一性,因而它构成了舞蹈美学问题域的另一条基线。......
2023-11-06
审美教育是对受教对象进行美的教育,是艺术教育的灵魂。也许有人会问,我们从事的艺术教育就是审美教育,怎样还谈美育?因此,我们更需要通过美的教育来提升舞者的艺术境界,从而提升舞蹈群体的社会尊严。这句话虽说是针对普通高校说的,却精辟地说出了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差别与关系。舞蹈教育必须加强美学教育,它不仅能提升每个舞者自身的人格修养、艺术境界,还能完善舞者的理论修养、完善舞者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
2023-11-06
在这个基础上,现当代民族民间舞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又具备了自己的审美特征。从广场到课堂,最终上到舞台,“情”始终是民族民间舞最重要的审美取向。舞蹈作品不仅仅是被观众进行审美处理,在形成的过程中演员和编导也会进行审美取向的处理。......
2023-11-06
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目的的新型考试模式是与素质教育新模式相适宜的考试模式。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是指培养、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模式同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更应侧重于如下方面。素质教育强调推进教育的新思路、新办法,使教育能够体现时代的发展要求,遵循教育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并要不断根据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推动教育的创造性。......
2023-11-06
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美育以其独特的形式起着发展和完善人格以及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作用。美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存在于德智体的教育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将德智体美等教育融合在一起。因此,重视美育,正确地将美育贯穿于素质教育之中,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2023-11-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