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素质教育全面展开。素质教育的概念较为宽泛,在中国教育界首先开始实施的就是艺术教育。舞蹈以其独有的艺术特性开始进入课堂,成为素质教育进程中一门重要的艺术课程。应值得注意的是,素质教育舞蹈课程并不是简单地对专业舞蹈教育的一种技能教育的重复,它的课程应是独立的、有其训练目的的。......
2023-11-06
艺术的创作,不论是孤芳自赏,曲高和寡,还是让大家喜闻乐见,其价值归根结底还是由审美与欣赏来实现的。试想,艺术家创作出的艺术作品如果失去了人(包括他自己)的观照,恐怕就会像没有人吃的美味佳肴一样,失去其应有的意义。可见,美学研究在艺术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舞蹈美学研究的现状是比较滞后的。这并非指我们缺乏对舞蹈审美的关注,实际上,在很多时候我们的思考和讨论都涉及到舞蹈美学的问题,比如审美风格和审美意识等等。但这种滞后的状况主要是指缺乏系统的舞蹈美学学科的理论建设。缺乏这样一个美学的框架,我们的思考与讨论就像一些零乱的碎片,总显得有些赢弱,难以聚集出美学应有的力量感;缺乏这样一个美学的底蕴,我们的思考与讨论常常流于肤浅,在一些表面现象上徘徊,难以潜行到美学应有的深度。艺术恰恰是超越现实的,如同哲学一样,是人在意识中不断追问自己的本质,是不完满的现实空间的延续。只不过艺术采用了“美”的方式。
苏珊·朗格说过:“真正能使我们直接感受到人类生命的方式便是艺术的方式。”[1]因此,我们对舞蹈的理解恐怕还要在美学的引导下更进一步。举一个例子,在李泽厚的《美的历程》中,他对中国艺术的分析所达到的美学深度是发人深省的。他论及周朝的青铜艺术,指出青铜婪臀这样神秘生物纹饰的“狞厉之美”,其本质并不在于狰狞的外在形态,而是其中蕴涵的人无法阻挡前进的“深沉的历史力量”和原始宗教虔诚的神秘观念。随着人们巫术意识的逐渐淡化,后世徒有狰狞外形的青铜艺术也渐渐向装饰性演变,从而失去了早期青铜艺术那种“历史必然的命运力量”和“人类早期童年气质”的狞厉的崇高之美。透彻的洞悉使人一下感到一些浅薄的“恐怖”形象的可笑,将其与青铜艺术典范的狞厉之美相比较,其高下一目了然。这不也正指出了空有外在形式的艺术的浅薄吗?这样穿透性的分析是美学所需要的,直指艺术品的本质,发散着深层的宇宙观念与历史眼光。
我们常说高难技术和激烈体能运动的舞蹈动作会激发观者的生理冲动,刺激他们的肌肉运动神经。但进一步思考,作为最纯粹地使用人最本质的“材料”——身体的舞蹈艺术,这其中不正蕴涵了人的生命的活力与意义?这不正是“身体文化”衰退的悲哀和继而复兴的本质吗?那么这种冲动就不仅仅是生理意义上的,它包含人类在社会发展中身体与生命的失落感。比如中国古典舞中体现的中国传统的回旋往复之空间观念是深具中国文化精神与哲学精神的,与中国传统的建筑、绘画等艺术也是相通的。因此,我们对舞蹈的美学研究应该再深入一些,再系统一些,视野再广泛一些,要把舞蹈艺术系统地纳入整个大的美学框架之中。诚如以上所指,舞蹈美学的学科建设将是舞蹈理论本身发展与完善的一个重要方面,将填补这方面的空白。在现代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素质教育已经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www.chuimin.cn)
长期处于偏科状态的舞蹈教育面临极大的挑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的舞蹈专科与国外综合大学背景下舞蹈教育的差距是巨大的。在解决这个问题的种种手段中,舞蹈美学教育将是一个比较好的切入口,它与专业非常贴近,又涉及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等非常广泛的文化知识,对提高舞者的文化与鉴赏水平将有极大的帮助。另外,美学有理论学科严谨的一面,也有其特有的美丽诗意与意味深远的一面,两方面相辅相成,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理论的过于枯燥。除了对舞蹈艺术的意义,舞蹈美学作为美学的一个分支,其建设对于美学本身的建设也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历史上大部分的美学研究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艺术,因为艺术是最典型的审美活动,为美学研究提供了最好的参照。舞蹈作为一种久远的、具有自己本体形态特征的艺术,无疑是美学不应忽略的对象。然而舞蹈美学的滞后无论是对舞蹈本身还是对艺术美学来说都是一个遗憾。我们还缺少一座将美学与舞蹈连接起来的桥梁,而这座桥梁一旦贯通,美学和舞蹈将形成良性的互补。最后要说的是,美学虽然称之为“美”学,但并不是仅仅研究“美”。随着社会的发展,审美的范畴早已远远超出了“美”的概念,丑的、荒诞的、黑色的都可以纳入审美的视野。尤其进入近现代以后,林林总总的美学思潮层出不穷,谁都说服不了谁,谁都无法一统江山。
美学这种“泛滥”的发展实际上说明了美学研究虽然说是普遍研究,实际上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人们从纷繁的思绪中各自觅求“美”的途径,它就像一场没有结果的辩论与游戏过程。因此,总有人认为美学研究是没有意义的,各说各有理,但美学存在的价值大概就在于不断激发人的思维,在人的意识做一种夸父追日般的无限的追求。舞蹈美学建设的价值也是如此,是为人们提供更深入的思路。人总不是只靠物质活着的。
有关素质教育背景下舞蹈美学教育的文章
至此,素质教育全面展开。素质教育的概念较为宽泛,在中国教育界首先开始实施的就是艺术教育。舞蹈以其独有的艺术特性开始进入课堂,成为素质教育进程中一门重要的艺术课程。应值得注意的是,素质教育舞蹈课程并不是简单地对专业舞蹈教育的一种技能教育的重复,它的课程应是独立的、有其训练目的的。......
2023-11-06
在中国,尽管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美学学科,但在历史长河中也积淀下深厚的美学传统。有些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舞蹈美学建设的先导。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舞蹈理论自身的发展也必然会将舞蹈美学的建设“推”上日程,这是理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自觉。当然,除了这两方面外,音乐、美术、戏剧等其他艺术门类的美学建设经验也是我们要积极借鉴的。......
2023-11-06
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目的的新型考试模式是与素质教育新模式相适宜的考试模式。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是指培养、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模式同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更应侧重于如下方面。素质教育强调推进教育的新思路、新办法,使教育能够体现时代的发展要求,遵循教育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并要不断根据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推动教育的创造性。......
2023-11-06
在中国舞蹈理论与实践的先驱人物——吴晓邦的倡导下,中国舞蹈家协会于1981年正式成立了“舞蹈美学研究会”。事实上,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舞蹈美学均卡在了这个瓶颈之中,需要我们继续潜心研究,期待日后有所突。......
2023-11-06
名目繁多、收获甚小,学习的意义不是学过什么,而是学到了什么。(一)基础知识人文教育,以文、史、哲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培养。前些年以北京舞蹈学院为首带师生深入新疆、云南、河南、山东、山西等地做田野调查,以丰富自己的教学,提高自己的教研活动。......
2023-11-06
问题的表述方式由否定式悄然转换为肯定式,这是学科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也是舞蹈美学问题域基线的去蔽与敞开。这是中国舞蹈美学体系性著作的明确结论,也是现代世界范围内舞蹈美学思考所走的路子。舞蹈美学的整体发展方向、对象选择、方法选择、框架搭建等大问题均应从这一定位出发,以获得其理论上的统一性,因而它构成了舞蹈美学问题域的另一条基线。......
2023-11-06
舞蹈美学体系研究的原则主要有:其一,美学理论与舞蹈实践的统一。在研究舞蹈美学体系时,要根据历史行程,合乎逻辑地集中反映舞蹈美学思想发展过程的本质、必然性、规律性。(二)比较研究法对既有的舞蹈美学体系类型进行内容的比较研究,分析特点与不足,提取其合理部分为我所用。(五)结构论方法研究舞蹈审美活动各部分内容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合理有序的逻辑建构。......
2023-11-06
(二)我国高等舞蹈教育面临的问题在探索中国古典舞的学科建设之前,不得不对当前整个高等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因为二者是相互影响的。目前,各地艺术教育的舞蹈专业蓬勃发展。受到中国教育大环境影响,主要的理论倾向仍是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创建具有自己特色的中国舞蹈学学科体系。......
2023-11-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