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开罗次日,我们前往老城区的悬空教堂和犹太会堂考察。千余年来,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就如此紧凑地共存于开罗老城这个狭小的区域。果不其然,当我要乘车离开时,司机告诉我待会儿警察还会来检查我的相机。检查完毕没有问题,我们顺利驾车驶离哈里里市场区。开罗哈里里市场的咖啡区这是我和艾兹哈尔大学的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但却落了个如此下场,悲剧啊。......
2023-11-06
坦率地讲,在中东“犹太国家”和伊斯兰国家的游学改变了我原有的宗教信仰观,甚至我不再为自己没有宗教信仰而感到缺失什么了,而且在这些国家游学时,我也都发现或遇到了一些可以归为“道德丧失”之行为。基于此等改变和状况,我又把目光转向宗教与地区或国家发展的关系层面,查看基督教之于西欧的发展,以及中国古代强盛时期的宗教角色。
基督教是当今世界拥有信徒最多的宗教,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2年12月18日公布的报告显示,全球约有22亿人信奉基督教,占到世界总人口的32%。欧美国家的主流宗教信仰几乎清一色的是基督教。基督教诞生于1世纪的古巴勒斯坦之地,起初被视为犹太教中的异端,在耶稣蒙难后,其门徒逐渐向罗马帝国境内的非犹太人传播基督教。历经重重迫害之后,基督教于313年在罗马帝国取得合法地位,392年被罗马帝国皇帝宣布为国教,基督教从此走上一个迅速发展期,并逐渐成为欧洲的主流信仰。
在基督教成为西欧的主导性信仰后,欧洲历史即进入了所谓的“中世纪”(始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的近千年)。这一时期的西欧政治和社会现实相当糟糕,经常用来形容欧洲中世纪的词汇之一即是“黑暗”。中世纪的西欧远离了古希腊文明,割据严重,混战频繁,政治权威缺失,宗教力量强大,高高在上的教权影响着几乎每一个人和整个社会的运转。特别是到中世纪的后期,基督教之于社会进步的桎梏愈加明显,欧洲著名的“宗教裁判所”即是明证。在中世纪,作为西方文明源泉的古希腊文化被欧洲抛之脑后,在世界政治经济版图上,基督教主导下的西欧也远远落后于以中国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为代表的东方。
西欧新兴的资产阶级对教会日益不满,他们愈发反对教会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控制,遂导致对西欧发展具有举足轻重意义的文艺复兴在14世纪发迹于意大利各城市,并迅速蔓延至西欧各地,人文思想对基督教神学形成越来越大的挑战。在此等背景下,16世纪欧洲兴起了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对基督教在欧洲的主导性存在给予致命打击,欧洲君主们的权力日益隆盛,各民族国家也由是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资本主义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基督教教会的厄运远不止于此,始于17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再次对教会进行了猛烈抨击,启蒙思想家们提出的现代民主政治理论,不仅进一步压缩了基督教在西欧的生存空间,而且还引爆了西欧多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西欧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使得英国、法国等民族国家走上了主宰世界的强盛之路,西欧也完成了对东方的超越,成为现代世界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尽管我认同基督教精神之于西欧兴起的部分推进作用,但是在更大程度上讲,现代西欧的崛起不是源于对基督教的遵从,而是根植于对宗教力量的斗争。英法等国是在逐步摆脱宗教力量的束缚并构建了强大民族国家后才登上世界舞台的;尽管它们在对外扩张中也曾强调基督教信仰的突出作用,但这更应该被理解为是其民族国家强大后的对外政策选择。(www.chuimin.cn)
中国的历史发展则提供了另一个观察宗教作用的视角。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首个统一大帝国,并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体制,这一体制也成为之后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范本,并且把中国引到历史发展的快车道。秦之后的汉帝国是与罗马帝国并驾齐驱的世界显要角色,与欧洲黑暗的中世纪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同期的中国迎来了唐、宋、明等高光时刻,即使是在西欧诸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并进入跨越式发展之际,中国也产生了“康乾盛世”。在千余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国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是当时的世界超级大国。
不像东方的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抑或是西方的罗马帝国,古代中国并未产生普遍的宗教信仰,即使是中国最主要的本土宗教道教,也从未赢得九州共信、华夏同仰,更遑论能影响到中国整体发展进程了。本土宗教如此,外来宗教亦然。尽管佛教传入中国后在某时某地也曾有过辉煌,但是“三武一宗灭佛”证明了其与中国政治和社会的不可调和之矛盾。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深受中国主流文化的影响,中国回族中的“门宦”制度就是明证之一;清王朝时期均信奉伊斯兰教的新疆维吾尔人和西北回族陷入激烈的内斗,也突出显示了中国政治对宗教信仰的主导性存在。虽然有志于来中国传播基督教的教士不在少数,不过不甘屈服于政治的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举步维艰,再加上基督教在近代列强侵华中的某些表现,导致相当长时期内它在中国的形象相当糟糕,信徒自然也就十分有限。
一言以蔽之,整体来看,中国古代强盛时期宗教氛围不甚浓厚,宗教信仰也从未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古代中国的强盛与宗教的关系并不是太大。
有关上帝也会哭泣 行走中东的心灵激荡的文章
抵达开罗次日,我们前往老城区的悬空教堂和犹太会堂考察。千余年来,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就如此紧凑地共存于开罗老城这个狭小的区域。果不其然,当我要乘车离开时,司机告诉我待会儿警察还会来检查我的相机。检查完毕没有问题,我们顺利驾车驶离哈里里市场区。开罗哈里里市场的咖啡区这是我和艾兹哈尔大学的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但却落了个如此下场,悲剧啊。......
2023-11-06
1970年9月28日接替去世的纳赛尔出任总统后,萨达特总统励精图治,对埃及的内政外交做了大幅度改革,并且殚精竭虑地谋划对以色列的战争。1981年10月6日,为纪念第四次中东战争胜利8周年,开罗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萨达特总统等埃及的一干要人自然位居检阅台。在他最喜欢的10月6日这一天,他被国内隶属于伊斯兰激进力量的军人刺杀身亡。萨达特逝世后被安葬于无名英雄纪念碑的底部中空地带。......
2023-11-06
白宫有54个房间,现在的场景布局基本保持了巴列维国王时期的原貌,以期向来客展示前国王的奢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战略地位日益显现的伊朗成为大国的竞争之地,英苏在1941年8月出兵占领了伊朗,礼萨国王被迫退位,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9月16日登基,是为人们熟知的巴列维国王。......
2023-11-06
首次游学伊朗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某日在旅行中途休息时遇到一个伊朗女孩,经过交谈方知我们的目的地相同,就是去她家所在的城市。而且,伊朗人的热情与开放也让我感觉温暖。带着对伊朗的留恋和对这个国家更为迫切的认知渴求,我踏上了回国之旅。在去机场的路上,一直陪同我们的那个伊朗大帅哥特别交代,到机场告别时女士们一定不要和他握手,因为在机场这样的场合和非亲属异性握手,在伊朗是不被允许的。......
2023-11-06
在政治混乱和经济恶化的窘况下,在“1·25革命”过去17个月之后,埃及终于迎来2012年6月的总统大选。随着穆尔西总统的下台,其支持者掀起了连续不断的游行示威,并且制造了一些暴力事端。面对此景,埃及军方禁止穆尔西及穆斯林兄弟会数名高层出国,警方也下令逮捕数百名穆斯林兄弟会领导人及成员。2013年10月9日,穆斯林兄弟会被埃及当局正式解散,也就是成了非法组织;12月24日,埃及临时政府总理又宣布穆斯林兄弟会为恐怖组织。......
2023-11-06
时至今日,以色列的犹太定居点仍然存在于西岸、东耶路撒冷和戈兰高地。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的中东和平基金会认为,截至2011年西岸有140个犹太定居点,戈兰高地则有33个。以色列正统(宗教)犹太人至于定居点上的犹太居民,除了国内移民外,还有以色列从国外吸收的新移民。......
2023-11-06
在韩国停留四个小时后,又迎来一段更长的旅程,大韩航空用了近11个小时把我带到利雅得的哈立德国王机场,此刻已是沙特时间凌晨三点。我俩行驶在奔往利雅得的道路上,路两旁灯光连连,途径的沙特女子大学更是壮观。初步印象,就安静和整洁程度而言,利雅得是相当不错。从第二沙特王国起,利雅得就成为阿拉伯半岛的政治中心,时下的利雅得是沙特的首都和第一大城市,也是利雅得省的首府,人口已经超过400万。......
2023-11-06
开罗是从中国前往非洲其他国家的重要中转站,所以在这个区域看到此等光景也就不足为奇了。经过12个小时的连续飞行,30日清晨六点降落在声名显赫的开罗机场。走出机舱,首先看到的是并不纯净的天空,当然,对于来自连遭雾霾侵袭之中国的我来讲,开罗的这种大气状况只能增加我的熟悉感。......
2023-11-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