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上帝也会哭泣:比尔詹德和马什哈德的心灵激荡

上帝也会哭泣:比尔詹德和马什哈德的心灵激荡

【摘要】:抵达比尔詹德当天的晚餐后,我到街头漫步。加工藏红花的伊朗女子离开美丽的藏红花和热情好客的村民,我们驱车前往伊朗人口第二大城市马什哈德。马什哈德之所以被视为伊朗的宗教圣城,盖因位于老城区的什叶派第八伊玛目阿里·礼萨陵墓。

在德黑兰停留半日,造访了恺加王朝的统治中心戈雷斯坦宫,这里亦是巴列维王朝两国王的加冕之地,之后便乘机前往伊朗东部靠近阿富汗的城市比尔詹德(Birjand),开始对伊朗东北部的考察,这里也是中国史书上曾经提及的呼罗珊之一部分,迄今伊朗还设有呼罗珊省。

抵达比尔詹德当天的晚餐后,我到街头漫步。也深秋时节已经很有凉意,街上行人极少,正在营业的商店也不多。散步时偶遇两个结伴而行的当地女孩儿,看起来也就十七八岁的样子,她们大方地主动与我合影,其中的一位还与我单独拍照,在其后的行程中我还遇到其他热情与我拍照的伊朗姑娘,这一场景丰富了我对伊朗女孩儿的认识,当然也引起一些同行者的“妒忌”,难道是我长了一副深受中东人民欢迎的面相?

夜行在凉意甚浓的比尔詹德,温暖我的不仅有波斯姑娘的热情,还有街边免费提供的热茶。因为伊朗相当重要的阿舒拉节临近,而每逢此节,一些慈善人士和机构就免费供给食物、茶饮等,比尔詹德街头也有这样的乐施之所。你可以想象,在异国他乡深秋之夜的寂静街头,身着薄衣的我接过热腾腾的茶,心中会泛起怎样的温暖!值得回忆的是,此后我还在一个乡村享受到节日午餐,并且特意观察用来烧制美味的巨大铁锅,当时我们近百人在一院落里席地而坐,尽管有的语言不通,但彼此都是友善相待,笑脸相迎,此情此景让我一下又回到幼年的无忧时光。

采摘藏红花的伊朗人

走进藏红花的田间地头也让我心生快乐。我国医药的传世之作《本草纲目》记载,藏红花本名番红花,原产于天房国(中东)。番红花后经印度传入我国西藏,再由西藏进入内地,因此逐渐被称为了藏红花,它不仅是活血中草药,还具有香料等多种功能。目前伊朗是世界上藏红花的主要生产地,最优质的藏红花也出自这里。在伊朗东北部游学时,我曾不止一次走进藏红花的种植场,深处空旷的大地,远眺巍峨的雄山,沐浴温暖的阳光,在那里我竟然突生陶渊明“种豆南山下”之美好情怀,与当地人一起采摘藏红花朵的记忆至今仍然清晰。

又一日,我们走进一个村庄,到一个加工藏红花的作坊参观。走入房间,只见十几位身穿黑色长袍的女士们正围坐在一起,小心翼翼地从鲜艳的花朵中把藏红花采集出来,看到这一场景,就知道藏红花的产量为什么极少了——从一大堆花朵中采集出的藏红花也不过一小撮。

加工藏红花的伊朗女子

离开美丽的藏红花和热情好客的村民,我们驱车前往伊朗人口第二大城市马什哈德。马什哈德是伊朗最为著名的宗教圣城,在18世纪时曾是伊朗首都。这里也是名人辈出之地,比如被誉为“波斯诗坛四柱”之一的菲尔多西(940—1020)就生于斯,他的《列王记》(也被译成《王书》)堪称波斯民族史诗。现在这座城市是往来伊朗和阿富汗、土库曼斯坦的交通枢纽,并且是伊朗东部的文化重镇,这里有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也是伊朗乃至中东地区著名的旅游胜地。

马什哈德之所以被视为伊朗的宗教圣城,盖因位于老城区的什叶派第八伊玛目阿里·礼萨陵墓。9世纪初,伊玛目阿里·礼萨被阿拉伯帝国哈里发马蒙折磨致死并葬于此,之后这里便被冠之马什哈德(殉难处),宗教意义也由是逐渐形成,前来朝觐的穆斯林络绎不绝。我们抵达马什哈德时正值阿舒拉节前夜,作为什叶派宗教圣城,在这样的时刻,这座城市自然是不同凡响。在酒店稍作停顿后,我们三三两两向老城奔去,临近阿里·礼萨陵时,人越来越多,街上整齐划一的队伍和着哀伤的音乐和呼喊声缓慢前进,那呼喊声之悲怆,让人闻之难免伤感连连。(www.chuimin.cn)

马什哈德阿舒拉节纪念活动

行文至此,有必要介绍一下充满伤感的阿舒拉节,这是什叶派穆斯林非常看重的宗教节日。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去世前没有指定接班人,而且也没有儿子在世,结果他去世后各派力量立即陷入了权力纷争。以穆罕默德的堂弟和女婿阿里为核心的派系认为,阿里最有资格继承穆罕默德的领导者地位,但是阿里并不能服众,结果在穆罕默德之后的阿拉伯四大哈里发时代,直至三任之后,阿里才被选为第四位哈里发。

阿里的当选并没有给阿拉伯人带来和平,他与反对派持续作战,并且以失败告终。阿里被刺身亡后其次子侯赛因继续抗争,但是终因寡不敌众,于680年在今伊拉克的卡尔巴拉战死。侯赛因的死加速了阿里派支持者的整合,他们最终发展成为伊斯兰教的少数派——什叶派。侯赛因战死的日子是伊斯兰教历的一月十日,“阿舒拉”意即“第十日”,什叶派穆斯林会在这个节日举行声势浩大的纪念活动,来缅怀680年殉难的第三伊玛目侯赛因。为了表达没能给予侯赛因帮助的自责之情,参加阿舒拉节游行的人会不停地鞭打自己,甚至还有更为严重的自我惩罚之行为,而这样的活动在什叶派穆斯林聚集的圣城表现得尤为突出。

伊朗东部小镇阿舒拉节纪念活动
图中的男子手持铁鞭正在不停地抽打自己的后背,但力度并不大。

众所周知,伊斯兰教有三大圣城,即麦加、麦地那和耶路撒冷,但是对于什叶派穆斯林而言,他们还有另外三个圣城,即第一伊玛目阿里陵墓所在地伊拉克纳杰夫、第三伊玛目侯赛因陵墓所在地伊拉克卡尔巴拉、第八伊玛目阿里·礼萨陵墓所在地伊朗马什哈德。因为前三大圣城所在地均不是什叶派穆斯林聚集区,再则作为伊斯兰教多数派的逊尼派穆斯林并不认同什叶派的某些做法,所以在阿舒拉节期间麦加、麦地那和耶路撒冷等伊斯兰三大圣城并没有相关活动,但是在纳杰夫、卡尔巴拉和马什哈德情况就不同了。

作为以什叶派穆斯林为信仰主体的国度,伊朗自然对阿舒拉节重视有加;作为什叶派圣城马什哈德,阿舒拉节期间当然相当庄重。而就是在阿舒拉节前夜这样的时刻,我出现在了马什哈德街头。我随着人群来到阿里·礼萨陵前,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建筑,男女有不同的入口,而一旦进入其中,便难以找到同伴,因为里面的空间太广阔了!

我孤单地置身于圣陵,在耀眼的灯光下越发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众多穆斯林正在礼拜厅或其外做礼拜,完成功课后他们立即走向圣陵出口,就像是潮水一般向我涌来。已经迷失在圣城的我懵懵懂懂地走出阿里·礼萨陵,这时看到同伴亦在门口。几个中国人的出现显然是一道风景线,一对靓丽的青年情侣热情地和我们交流、合影——顷刻间,我又回到了现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