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勒斯坦涵盖今天的巴勒斯坦、以色列和约旦三国。在1948—1949年间的第一次中东战争中,巴勒斯坦再次被瓜分了:外约旦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埃及占领了加沙地带,以色列也占去了部分土地。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约旦和埃及控制的巴勒斯坦西岸和加沙地区又被以色列占领过去,目前巴勒斯坦人所追求的,就是要在这些土地上建立自己的独立国家。......
2023-11-06
古今中外的政治发展史早已证明,革命的参与者虽然在推翻旧势力方面具有共同目标,但是在选择新的发展方向问题上却常有分歧,有时候这种分歧足以能够埋葬他们曾经为之共同奋斗的革命果实。埃及“1·25革命”也具有这样的特点,被革命激发出无限政治参与热情的埃及民众虽然激动万分,但是却没有找寻到实现自己理想的可行之道,于是,群情激昂和方向迷失就成为这个革命后国家的突出特征了。
穆巴拉克总统主政时期,执政党之外的其他党派力量相当有限,难以肩负起即时领导国家的重任。组织最严密、力量相对较大的穆斯林兄弟会,在埃及政治发展中又常处于被打压的地位,其政治理念也难以得到世俗和自由派的认同。所以,在各派力量基于对旧统治的共同愤怒而推翻穆巴拉克总统后,难以产生一个有足够声望和实力的新的领导力量。在此等情势下,埃及军方接管了对国家的主导,而且一管就是一年半,我想这肯定不是追求民主的“1·25革命”参加者的初衷。
埃及的困境不仅仅出现在政治层面,还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停滞不前甚至是倒退。就在各派力量围绕国家权力结构的重建展开激烈辩论和斗争的时候,埃及的经济也是每况愈下,旅游收入是埃及外汇的四大来源之一,国家局势的动荡严重挫伤了埃及的旅游业,毕竟,对于旅游者而言,安全是首先要考虑的。不言而喻,国家的持续动荡也影响到外国对埃及的投资,而国家动荡滋生的纠结和阴暗心理也给埃及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发展障碍。在埃及游学期间,针对社会存在的种种恶习,我经常听埃及人说的一句话就是——“革命以前不是这样的!”这简单的一句话充分说明了“革命”给埃及带来的深刻变化。
在政治混乱和经济恶化的窘况下,在“1·25革命”过去17个月之后,埃及终于迎来2012年6月的总统大选。革命后的埃及人曾经把希望寄托在总统选举上,他们期待新总统能够带领国家走出困境。可是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在走向总统选举的过程中,埃及各派力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愈演愈烈,导致军方对埃及政治发展进行了直接干预。这时也缺乏深孚众望的候选人,这一切都大大降低了埃及民众的选举热情。结果,面对这样一次富有重大意义的总统大选,历经革命洗礼的很多埃及选民却选择了回避,其投票率不足五成,代表穆斯林兄弟会自由与正义党的候选人穆尔西获胜。
就埃及局势而言,穆尔西的上台绝不意味着和平稳定的降临。在总统首轮选举中,穆尔西仅以24.4%的多数票进入次轮选举,之后穆尔西又仅以51.73%(1323万票)的多数赢得与沙菲克的两人对决,如此低的投票率和得票率,显示了穆尔西的群众支持基础并不牢固。沙菲克是被推翻的前总统穆巴拉克任命的最后一位总理,若再考虑到沙菲克因为与穆巴拉克的牵连而丧失的选票,更能凸显埃及选民选举穆尔西的无奈,毕竟很多选民不愿意选举一位刚被推翻的穆巴拉克总统的人!
穆尔西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并曾任教于美国,他也成为埃及有史以来第一位没有军方背景的总统,2012年6月30日宣誓就职。这个选举结果与2006年初的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选举有可类比之处:两个选举走的都是欧美化的“民主”程序,两个选举结果都是被欧美视为“恐怖组织”——巴勒斯坦哈马斯和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的力量赢得胜利。不难理解,埃及大选的结果一经公布,对穆斯林兄弟会心存疑虑的国内外势力就顿感不安,这也为新总统的执政埋下隐患。(www.chuimin.cn)
长期以来,穆斯林兄弟会在埃及政治发展中扮演的是被打压的角色,而且自1952年以来直至穆巴拉克倒台,埃及总统都是由军方人士担任,这决定了穆尔西总统和埃及军方的关系非常难以协调。为了更好地贯彻自己的执政理念,穆尔西总统需要更多更大的权力。2012年11月下旬,穆尔西颁布了赋予总统新权力的法令,这引起许多埃及人的示威抗议,穆尔西也被迫于12月8日宣布废除了上述总统扩权令。穆尔西执政后,埃及外交也有明显变化,他上任后首次国外出访选择了沙特,之后又成为35年来首位访问伊朗的埃及总统。与此同时,穆尔西领导下的埃及召回驻叙利亚大使,关闭叙利亚驻埃及大使馆,公开站在叙利亚反对派一边对抗阿萨德政权。穆尔西的内政外交均招致很大非议。
穆尔西总统在国内遭遇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这与其上台后穆斯林兄弟会的日益活跃也有关系,当然经济和社会状况的持续恶化亦是不可忽视的原因。结果,推翻穆巴拉克总统的埃及革命者们不断把怒火撒向了穆尔西总统,埃及爆发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他下台、重新选举总统的游行示威。面对日益频繁的反穆尔西游行,穆斯林兄弟会也不断组织支持穆尔西的街头活动。埃及伊斯兰派与自由派之间的分歧愈演愈烈,政局再次陷入困境。
2013年6月30日,在穆尔西总统上台执政一周年之际,支持与反对穆尔西的力量都走上街头,埃及局势非常紧张。在这种情况下,7月3日,埃及军方首脑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将军宣布暂停宪法,推翻穆尔西总统,成立过渡政府。作为民选的总统,穆尔西总统竟然被军方强行废黜,如果单单从法理和民主的角度看这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穆尔西的支持者指称这是一场军事政变并拒绝承认其结果,起初美国媒体也以政变的字眼来报道这一事件。
但是穆尔西总统黯然离去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像他的上台没有消除动荡一样,其下台也没有带来稳定。随着穆尔西总统的下台,其支持者掀起了连续不断的游行示威,并且制造了一些暴力事端。面对此景,埃及军方禁止穆尔西及穆斯林兄弟会数名高层出国,警方也下令逮捕数百名穆斯林兄弟会领导人及成员。2013年10月9日,穆斯林兄弟会被埃及当局正式解散,也就是成了非法组织;12月24日,埃及临时政府总理又宣布穆斯林兄弟会为恐怖组织。当局的上述接连举措彻底引爆了穆斯林兄弟会的抗争,埃及治安状况急剧恶化,整个社会基本陷入了无序之中。
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为了能够对当下的埃及社会政治状况有一个基本、客观的了解,我在2013年12月29日登上了飞往开罗的航班,奔赴埃及进行实地调研。
有关上帝也会哭泣 行走中东的心灵激荡的文章
古巴勒斯坦涵盖今天的巴勒斯坦、以色列和约旦三国。在1948—1949年间的第一次中东战争中,巴勒斯坦再次被瓜分了:外约旦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埃及占领了加沙地带,以色列也占去了部分土地。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约旦和埃及控制的巴勒斯坦西岸和加沙地区又被以色列占领过去,目前巴勒斯坦人所追求的,就是要在这些土地上建立自己的独立国家。......
2023-11-06
在韩国停留四个小时后,又迎来一段更长的旅程,大韩航空用了近11个小时把我带到利雅得的哈立德国王机场,此刻已是沙特时间凌晨三点。我俩行驶在奔往利雅得的道路上,路两旁灯光连连,途径的沙特女子大学更是壮观。初步印象,就安静和整洁程度而言,利雅得是相当不错。从第二沙特王国起,利雅得就成为阿拉伯半岛的政治中心,时下的利雅得是沙特的首都和第一大城市,也是利雅得省的首府,人口已经超过400万。......
2023-11-06
从2010年10月开始至今,我较为频繁地去中东游学,每次长则一年,短则20天,在这个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去探知中国在中东的国家形象。在我抵达作为发达国家的以色列首日,一位犹太出租车司机就向我展示了他心目中的中国形象。在此等基础上,一些美国人对中国形象的构建就难以反映中国的客观现实了。在与他国之人面对面接触感知到他们对中国的直观认识后,我日益关注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形象。......
2023-11-06
宗教都有对外传播的内在需求,伊斯兰教也不例外,即使是在沙特阿拉伯这样的伊斯兰国家,也存在专门的国内宣教机构,而且还有不少外国人服务其中,来自中国的张先生即是其中的一位。其实沙特本国的宗教信仰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日渐增多的青少年对宗教的叛逆。时至今日,什叶派伊朗和逊尼派沙特之间的关系仍然很不理想,教派分歧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2023-11-06
以色列在巴勒斯坦难民问题上的看法与巴勒斯坦大相径庭。以色列前驻华大使海逸达亦曾在2004年专门为中国媒体撰写《巴勒斯坦难民问题》阐述以方立场,认为正是阿拉伯国家不接受联合国的相关决议,而且还把战争强加到以色列头上,因此才导致巴勒斯坦难民的产生。巴以的观点是如此对立,也就不难理解双方为什么至今仍还没有在解决巴勒斯坦难民问题上达成共识了。在各方无休止争论中,巴勒斯坦难民不得不继续以卑微的身份生活。......
2023-11-06
凌晨四点多爬将起来,准备五点半出发去埃及古城卢克索。在晚点一个半小时后,我们终于在九点五十分沐浴到卢克索灿烂的阳光,两位帅气的当地小伙子前来接机,汇合后我们就奔驰在了绿色的田野间。老实说,相比较这些所谓的旅游点,真正能让我产生更大兴趣的还是当下的埃及人,正因为此,随后我才放弃已经安排好的某些景点参观,独自一人走上卢克索街头,去观察体验埃及人的生活。当然,在卢克索这个广场也能清晰看到生活的艰辛。......
2023-11-06
在穆罕默德诞生的时代,阿拉伯半岛的基本社会形态仍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制社会。正是在上述背景下,穆罕默德降生于世,承担起了拯救阿拉伯半岛的重任。穆罕默德与赫蒂彻结婚后,个人生活非常幸福美满。经过三年的发展,在613年穆罕默德接到真主的又一次启示后,他的传教活动走上公开化。随着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在麦地那地位的不断巩固,麦地那在阿拉伯半岛上的......
2023-11-06
阿拉伯人对美国的反感既源于近现代以来西方各国对自己家园的践踏,也源于美国当下的中东政策。[3]美国对阿拉伯专制政权的支持也是导致本地区出现反美主义的原因。阿拉伯滋生反美情绪和美国对阿拉伯世界的负面认识也有一定的关系。这一观点也代表了为数众多的阿拉伯人的看法。阿拉伯民众的反对之声更加激烈,激进的学者认为这是美国干涉阿拉伯国家的内部事务,是赤裸裸的侵略。......
2023-11-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