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资企业的尴尬现象及其行走中东的挑战

中资企业的尴尬现象及其行走中东的挑战

【摘要】:吉达是沙特的经济中心,中资企业为数不少,在吉达时恰逢它们举行庆祝建国六十五周年系列活动之文艺会演,我特去观摩。本次会演的地点是中国铁建沙特分公司总部,一个十分高大上的地方。中国大批央企,特别是基建企业开进沙特是有原因的,那就是沙特目前对基建有非常强烈的需求。但非常非常遗憾,即使是在如此良好的市场环境下,中国国企在这里竟然还少有盈利。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国企有国企的问题,私企也有私企的烦恼。

吉达是沙特的经济中心,中资企业为数不少,在吉达时恰逢它们举行庆祝建国六十五周年系列活动之文艺会演,我特去观摩。本次会演的地点是中国铁建沙特分公司总部,一个十分高大上的地方。跨进院落,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其中央的游泳池,十二栋相当精致的联体别墅分列游泳池两侧,而地下室则提供了在闹市区不会干扰到邻居的娱乐场所。本次会演就在地下室举行,节目单上有歌曲、朗诵、戏曲、相声等,看来同胞们对此次活动是相当期待并做了充分准备。

演出现场张贴的新中国历任领导人画像

在中国驻吉达总领馆诸位领导入座后,中国铁建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然后各国企领导落座评审席,演出正式开始,理所当然地,主旋律节目首当其冲。凡是有中国官员参加并由官方(参与)主办的活动,从形式上讲基本都是大同小异。此外,在中国铁建领导讲话时,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到该公司在麦加轻轨项目上亏损四十多亿的事情。

中国大批央企,特别是基建企业开进沙特是有原因的,那就是沙特目前对基建有非常强烈的需求。在沙特时我和魏哥驱车3000公里,看到道路、房屋等建设工地比比皆是,不是住房建设就是交通建设,在我有限的国际游历中,在这点上还没见到哪个国家能比沙特更像中国!沙特政府不缺钱,人口的增长也需要更多更好的基础设施与之相适应,因此目前的沙特是比较理想的基建市场。但非常非常遗憾,即使是在如此良好的市场环境下,中国国企在这里竟然还少有盈利。(www.chuimin.cn)

其实,因为有近千万之巨的外籍劳工存在,沙特的用工成本是比较低的,比如我专程考察过的一个中国公司承担的铁路基建项目工地,在那里工作的外籍劳工月工资仅为1500沙特里亚尔,也就是2500元左右人民币(在同一项目的中国工人月工资要高达1500美金,即9000多元人民币)。中国企业之所以盈利不理想,可能与自己的操作思路和方法有关,中国公司内部的激烈竞争甚至是互相拆台使竞价难以提升上去,沙特对基建的近乎苛刻的监理,也杜绝了偷工减料的可能。说实话,每当我目睹沙特的房建工地时都会感慨连连——即使是只有两三层的别墅,也使用大量高规格的钢筋,钢筋那个密集那个粗啊,可以与国内高层的钢筋用料有得一比!中国“走出去战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国企有国企的问题,私企也有私企的烦恼。某天深夜,我与魏哥、在吉达经商的许先生进行了一次长谈,他们二位在沙特日久,也都历经了创业的酸甜苦辣,再加上沙特严格按照伊斯兰教法运转的社会生活,所以谈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感慨多多。沙特是一个相当难以进入并站稳脚的市场,从它对外国人来本国投资的严格限制、对企业招聘员工的配额控制、各种审批手续的时间漫长,到其社会运转节奏的缓慢、工作时间的支离破碎、娱乐活动的极度匮乏,都是中国人特别是中国非穆斯林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的。即使你适应了沙特的规制,也还有自身企业所可能会面临的一些问题,诸如资本积累后的继续发展、合伙人的有效合作、理想员工的匮乏等。

尤其值得提及的是,在沙特的中国企业中,央企的中国员工众多,比较容易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生活圈子,但是私企的中国员工不是太多,而且家属也因为女性在沙特生活的诸多不便而少有随行的,所以员工的业余生活很令投资者头疼,毕竟这和工作效率息息相关。通过对埃及、沙特等中东国家的实地考察,我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中国民众和媒体看到的多是私企财富的日益增多,但是对它们的辛苦付出却没有给予充分客观地认识,或者说中国私企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