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在巴勒斯坦难民问题上的看法与巴勒斯坦大相径庭。以色列前驻华大使海逸达亦曾在2004年专门为中国媒体撰写《巴勒斯坦难民问题》阐述以方立场,认为正是阿拉伯国家不接受联合国的相关决议,而且还把战争强加到以色列头上,因此才导致巴勒斯坦难民的产生。巴以的观点是如此对立,也就不难理解双方为什么至今仍还没有在解决巴勒斯坦难民问题上达成共识了。在各方无休止争论中,巴勒斯坦难民不得不继续以卑微的身份生活。......
2023-11-06
570年穆罕默德出生于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城,他是作为遗腹子来到这个世界的。穆罕默德的童年很是不幸,6岁时母亲撒手人寰,8岁时又失去了照顾他的祖父,之后抚养他的重任就落在伯父肩上。幼时生活的艰难非但没有让穆罕默德步入歧途,反而塑造了他坚强、和善和吃苦耐劳的个性,并因此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大概在穆罕默德25岁的时候,一位富有的中年寡妇向他显示了爱意,这位寡妇名叫赫蒂彻,穆罕默德愉快地接受了这段姻缘。这次婚姻不仅使穆罕默德摆脱了贫困之苦,更重要的是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一些问题,比如阿拉伯半岛的政治危机和信仰分散等。
在穆罕默德诞生的时代,阿拉伯半岛的基本社会形态仍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制社会。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是游牧经济,从事游牧生活的则是骁勇善战的贝都因人。因为人口的增长和资源的有限,贝都因人常常互相劫掠,并且把劫掠视作英雄之举,一首阿拉伯诗歌这样来形容贝都因人:“我们以劫掠为职业,劫掠我们的敌人和邻居;倘若无人可供我们劫掠,我们就劫掠自己的兄弟。”[1]大约从5世纪末到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上的部落仇杀和战争接连不断,有迹可循的部落战争就有1700多次。[2]另外阿拉伯半岛还存在一些社会陋习,比如妇女受歧视、活埋女婴等,对此《古兰经》有明确表述:“当他们中的一个人听说自己的妻子生女儿的时候,他的脸黯然失色,而且满腹牢骚。他为这个噩耗而不与宗族会面,他多方考虑:究竟是忍辱保留她呢?还是把她活埋在土里呢?真的,他们的判断真恶劣。”[3]
外部因素也不利于阿拉伯半岛的平稳发展。当时对阿拉伯半岛影响最大的外部力量是波斯萨珊王朝和拜占庭帝国,这两大帝国分处阿拉伯半岛的东西两侧,它们连绵不断的争夺给深处中间的阿拉伯半岛居民造成灾难性的影响。无休止的战争、掠夺和仇杀,以及外部敌人的盘剥和挑拨,使得当时的阿拉伯半岛处于严重的政治危机中。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穆罕默德降生于世,承担起了拯救阿拉伯半岛的重任。他的拯救方式就是通过单一的宗教信仰,首先从精神上统一受苦已久的半岛居民。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以及对外界认识的不足,当时阿拉伯半岛上的居民对大自然充满敬畏,认为万物有灵且灵魂不死,这种认识导致多神崇拜的出现,几乎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敬仰之神,当时在麦加被供奉的偶像有数百个之多,这当然不利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这时阿拉伯半岛还有外部传来的两大宗教,即犹太教和基督教,但不管是犹太教和基督教之间,还是基督教内部,都存在较为激烈的斗争,这让阿拉伯半岛居民很看不惯。于是,为了统一信仰,寻求自己的一神教就成为穆罕默德需要肩负的历史使命。
穆罕默德与赫蒂彻结婚后,个人生活非常幸福美满。成家后的穆罕默德利用自己多年以来形成的良好声誉和充实的物质条件,不仅赢得了本族人的赞誉,而且也取得了其他家族的认可,到穆罕默德30岁的时候,他已经成为麦加城中的富家之主了。但是伟大的人物决不会仅仅满足于自己生活的安逸,给他们带来赞誉的是其为解决时代难题所做的贡献。对穆罕默德来讲,如何为阿拉伯半岛创造一个光明的未来,就成了他需要肩负的历史使命。
穆罕默德有时在家中、有时在城外幽静的希拉山洞里静坐沉思。610年,当40岁的穆罕默德又一次在希拉山洞思索时,安拉(真主)的使者吉布利勒(即圣经中的迦百利)出现在他面前,并教他诵读经书,命他为真主的使者以及最后一位先知,而且还赋予他匡正社会、拯救世人的使命。有此经历后穆罕默德惊恐万分,于是疾奔家中,躺在床上并让妻子给他盖上被子,这时吉布利勒再次向他传授来自安拉的启示。
穆罕默德得到的这两次启示,被穆斯林看作是他成为圣人的开始,此后穆罕默德就以安拉使者的名义传播伊斯兰教,基本大意是劝诫世人要抛弃崇拜偶像的信仰和做法,转而敬拜独一、普世的真主。穆罕默德曾多次得到真主的启示,在传教过程中,跟随穆罕默德的人不断记下其口述的真主启示,这些启示后来被编撰成册,成为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在开始传播伊斯兰教的时候,穆罕默德担心当地人可能会对这一新生事物感到突然从而不愿意接受,同时也为了防备一些顽固派和多神教徒的阻止和破坏,所以采取了秘密传教方式。经过三年的发展,在613年穆罕默德接到真主的又一次启示后,他的传教活动走上公开化。
那时虽然伊斯兰教也赢得了一些人的认可,但麦加的贵族对它充满敌意,这主要是因为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半岛传统的多神信仰构成毁灭性打击。麦加贵族认为,一旦置于麦加的各部落神被废除,那么麦加就会失去原有的宗教中心和商业中心地位,他们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也会随之严重受损;再者,伊斯兰教宣扬的“天园”、“火狱”两世说也让麦加贵族不舒服,因为按照这一说法,多行不义的贵族们死后自然会进入“火狱”之中。于是,面临来自伊斯兰教的挑战,麦加贵族们便以打击和迫害来对付穆罕默德及其信徒。
从615年起,麦加贵族对穆斯林的迫害越来越厉害,几乎每个家族都开始折磨本族内皈依伊斯兰教的人,想尽种种办法迫使他们退出穆斯林的行列。穆罕默德本人也多次遭到多神教徒的凌辱,一些诗人诽谤他,他在神圣之地克尔白做礼拜时也会受到阻挠和挑衅,甚至还有些人要暗杀他。穆罕默德开始公开传教的头几年可以说是举步维艰。619年,穆罕默德的精神支柱、妻子赫蒂彻和他的保护人、担任族长的伯父阿布·塔里布相继去世(这一年也因此被穆斯林称为“悲伤之年”),这使得他和新生的伊斯兰教都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因为此后有恃无恐的麦加贵族加大了打压力度。
穆斯林在麦加的艰难处境迫使穆罕默德要做出新的抉择,思量再三,他决定出走麦加。在寻求塔伊夫城帮助受挫后,终于和来自叶斯里布(即后来的伊斯兰教圣地麦地那)的代表达成协议,这样,在622年6月到9月期间,麦加穆斯林分批离开麦加并抵达叶斯里布。在众穆斯林顺利走出麦加后,穆罕默德本人也于这年的7月16日前往叶斯里布(这一天被后来的哈里发欧麦尔定为伊斯兰教纪年元年的岁首),同年9月24日,穆罕默德以伊斯兰教先知和领袖的身份进入该城。穆斯林的此次迁徙就是伊斯兰教历史上著名的希吉拉,它是伊斯兰教走向胜利的新起点。(www.chuimin.cn)
随着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在麦地那地位的不断巩固,麦地那在阿拉伯半岛上的影响也与日俱增,这引起麦加贵族更为强烈的敌视。为了削弱穆罕默德势力,麦加向麦地那派出了一些密探,以联络麦地那对先知口服心不服的“伪信士”和犹太人,企图从内部瓦解麦地那社团。此外,麦加人还鼓动两圣城交界处的一些阿拉伯部落起来反对穆罕默德,他们甚至还直接派出小股队伍到麦地那郊区实施抢劫。
另一方面,当穆斯林在麦地那站稳脚跟后,他们对先前在麦加遭受到的苦难并未忘记,他们也怀念仍然存留在麦加城中的亲人、朋友和财产,而且他们对伊斯兰教的第一大圣地——麦加克尔白(天房)的向往也愈加强烈。所以,返回麦加一直是穆斯林的渴望,但是麦加贵族拒绝他们回归。此外,由于麦地那地处麦加商队的必经之地,麦地那穆斯林也会抢劫麦加的商队。
侯德比叶清真寺原址
这样,麦加和麦地那的矛盾日益尖锐,从624年开始,双方就走上战场。历经拜德尔战役(624年)、伍候德战役(625年)、壕沟战役(627年),麦地那逐渐取得了对麦加的优势,并迫使麦加在628年签订了《候德比叶条约》,规定双方停战10年,并且穆斯林可以在来年到麦加朝觐,这实际上是麦加人的妥协。629年,穆罕默德率领1000余名穆斯林奔赴麦加进行朝觐活动。
630年,麦加破坏了《候德比叶条约》10年不战的规定,进攻了麦地那的一个伙伴,穆罕默德以此为由率领上万名穆斯林大军挺进麦加。麦加贵族们面对气势高昂的穆斯林军惊恐万分,于是出城受降,并且宣布皈依伊斯兰教。随后穆罕默德对接受了伊斯兰教的麦加贵族们实施了赦免政策,鉴于麦加在整个阿拉伯半岛上的突出地位,麦加贵族皈依伊斯兰对这个宗教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征服麦加后,穆罕默德把麦加定为伊斯兰教圣地,还对先前阿拉伯半岛居民顶礼膜拜的克尔白天房进行了清理,捣毁了各个部落安放在那里的360尊偶像,宣布天房是伊斯兰教的朝觐中心。接着,穆罕默德又利用和平或战争的方式,把伊斯兰教推广到整个阿拉伯半岛。到631年底,阿拉伯半岛基本上已经统一在了伊斯兰教的旗帜下,穆罕默德也成为半岛当仁不让的宗教、政治和军事领袖,并奠定了以麦地那为中心的阿拉伯国家的雏形。
632年3月,穆罕默德率领数万名穆斯林从麦地那出发,浩浩荡荡的奔向麦加朝觐。在这次朝觐过程中,穆罕默德发表了著名的“辞朝演说”,再次强调了穆斯林的行为准则和社会主张:严禁穆斯林互相残杀、掠夺、放高利贷,放弃伊斯兰教兴起以前形成的血债,要坚定信仰,不要因为贪恋女色而行真主禁止之事等。完成这次朝觐返回麦地那后,穆罕默德不久就身患重病,并于632年的6月8日去世。
到穆罕默德辞世时,阿拉伯半岛居民几乎全部皈依了伊斯兰,半岛也初步联合为一个政治实体,并且已经制定了一套适合阿拉伯地理、人文的社会制度,为后世震惊全球的阿拉伯大帝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随着伊斯兰教的诞生和传播,作为统一民族的阿拉伯人也渐渐形成,但是很不幸,整体来看这个民族的发展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有关上帝也会哭泣 行走中东的心灵激荡的文章
以色列在巴勒斯坦难民问题上的看法与巴勒斯坦大相径庭。以色列前驻华大使海逸达亦曾在2004年专门为中国媒体撰写《巴勒斯坦难民问题》阐述以方立场,认为正是阿拉伯国家不接受联合国的相关决议,而且还把战争强加到以色列头上,因此才导致巴勒斯坦难民的产生。巴以的观点是如此对立,也就不难理解双方为什么至今仍还没有在解决巴勒斯坦难民问题上达成共识了。在各方无休止争论中,巴勒斯坦难民不得不继续以卑微的身份生活。......
2023-11-06
凌晨四点多爬将起来,准备五点半出发去埃及古城卢克索。在晚点一个半小时后,我们终于在九点五十分沐浴到卢克索灿烂的阳光,两位帅气的当地小伙子前来接机,汇合后我们就奔驰在了绿色的田野间。老实说,相比较这些所谓的旅游点,真正能让我产生更大兴趣的还是当下的埃及人,正因为此,随后我才放弃已经安排好的某些景点参观,独自一人走上卢克索街头,去观察体验埃及人的生活。当然,在卢克索这个广场也能清晰看到生活的艰辛。......
2023-11-06
在韩国停留四个小时后,又迎来一段更长的旅程,大韩航空用了近11个小时把我带到利雅得的哈立德国王机场,此刻已是沙特时间凌晨三点。我俩行驶在奔往利雅得的道路上,路两旁灯光连连,途径的沙特女子大学更是壮观。初步印象,就安静和整洁程度而言,利雅得是相当不错。从第二沙特王国起,利雅得就成为阿拉伯半岛的政治中心,时下的利雅得是沙特的首都和第一大城市,也是利雅得省的首府,人口已经超过400万。......
2023-11-06
如前所述,最看好中国发展的主要是经济学家,最不看好中国发展的也主要是经济学家。同样是面对中国经济发展这一客观事实,观察者们表现出差别很大甚至截然相反的态度。近三十年来中国GDP的增长速度足够令人震撼。对中国经济如是之状况,国内外皆出现一些担忧中国经济发展,甚至看空中国未来的声音。......
2023-11-06
在政治混乱和经济恶化的窘况下,在“1·25革命”过去17个月之后,埃及终于迎来2012年6月的总统大选。随着穆尔西总统的下台,其支持者掀起了连续不断的游行示威,并且制造了一些暴力事端。面对此景,埃及军方禁止穆尔西及穆斯林兄弟会数名高层出国,警方也下令逮捕数百名穆斯林兄弟会领导人及成员。2013年10月9日,穆斯林兄弟会被埃及当局正式解散,也就是成了非法组织;12月24日,埃及临时政府总理又宣布穆斯林兄弟会为恐怖组织。......
2023-11-06
宗教都有对外传播的内在需求,伊斯兰教也不例外,即使是在沙特阿拉伯这样的伊斯兰国家,也存在专门的国内宣教机构,而且还有不少外国人服务其中,来自中国的张先生即是其中的一位。其实沙特本国的宗教信仰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日渐增多的青少年对宗教的叛逆。时至今日,什叶派伊朗和逊尼派沙特之间的关系仍然很不理想,教派分歧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2023-11-06
古巴勒斯坦涵盖今天的巴勒斯坦、以色列和约旦三国。在1948—1949年间的第一次中东战争中,巴勒斯坦再次被瓜分了:外约旦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埃及占领了加沙地带,以色列也占去了部分土地。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约旦和埃及控制的巴勒斯坦西岸和加沙地区又被以色列占领过去,目前巴勒斯坦人所追求的,就是要在这些土地上建立自己的独立国家。......
2023-11-06
从2010年10月开始至今,我较为频繁地去中东游学,每次长则一年,短则20天,在这个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去探知中国在中东的国家形象。在我抵达作为发达国家的以色列首日,一位犹太出租车司机就向我展示了他心目中的中国形象。在此等基础上,一些美国人对中国形象的构建就难以反映中国的客观现实了。在与他国之人面对面接触感知到他们对中国的直观认识后,我日益关注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形象。......
2023-11-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