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1月28日到12月1日,德黑兰是世界上最受关注的城市,美国总统罗斯福、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和英国首相丘吉尔齐聚与此,举行了著名的德黑兰会议,它为盟国对希特勒的战争做了进一步的筹划安排。德黑兰会议期间三巨头的绝大部分活动都是在苏联大使馆展开,他们围绕盟国在欧洲战场的下一步行动进行了激烈纷争,并最终取得一些成绩。......
2023-11-06
自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成立以来,推动并设立巴勒斯坦难民营便成为其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按照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的解释,所谓巴勒斯坦难民营,就是在它的推动安排下,由东道国政府设置的用于接纳巴勒斯坦难民并提供基础设施以满足其所需的地方,其所占地大部分是国有地,也有东道国政府从当地地主那里租借的。虽然很多巴勒斯坦难民营是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推动兴建的,但是该机构的职责却仅限于为难民营提供服务和管理自己的设施,它不拥有、管理和警戒难民营,因为这些都是东道国当局的责任。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在每个难民营都拥有一个服务办公室,居民到此处向难民营服务官更新自己的记录或者提出一些与UNRWA相关的问题,然后难民营服务官再把难民的问题和请求提交给难民营所在地区的管理处。
根据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的统计信息,截至2013年7月1日,依然存在的正式巴勒斯坦难民营有58个,具体分布是约旦10个,黎巴嫩12个,叙利亚9个,西岸19个,加沙8个;在共近500万登记巴勒斯坦难民中,约有150万生活在正式难民营中。需要强调的是,在所有巴勒斯坦登记难民中,生活在正式难民营中的巴勒斯坦难民仅有30%左右,这里重点关注的是难民营内的登记难民[28]。巴勒斯坦难民营是为了临时安置难民而建,再加上所在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态势并不理想,所以难民营的整体状况一直处于比较差的状态,甚至一些难民营连诸如供水、污水垃圾处理系统和电力等基础设施都不完备。[29]就笔者看来,目前巴勒斯坦难民营普遍存在的几大问题或特征有人口密度过大、失业率过高、卫生和教育资源短缺以及涉入政治程度较深、与以色列对抗烈度更高等。
尽管同为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提供服务的巴勒斯坦难民营,但是由于所在国(地区)的发展状况和对巴勒斯坦难民的态度不同,因此它们对难民营的关注和投入力度也不尽相同,从而造成各地的难民营状况有较大差别,甚至是同一国家和地区内的难民营,其内部状况和面临的环境也有相当差异。总体而言,在难民营治理方面,不像约旦和叙利亚的难民营治理方式较为单一,即政府机构发挥非常突出的作用,巴勒斯坦控制区和黎巴嫩的难民营在治理方面有多重角色发挥作用,包括人民委员会、安全委员会、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难民营官员、著名人士、巴勒斯坦政治派别和一些组织等等,在不同难民营这些角色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但“人民委员会”都是发挥最大作用的角色,需要注意的是,它的成员并非由选举产生,在很大程度上讲,它凸显的是某一组织相对他者的力量优势。[30]
难民营内倚靠在狭小门口的沧桑老人
2011年我曾对两个巴勒斯坦难民营进行了实地考察。地处伯利恒城市边缘的德黑舍赫(Deheisheh)难民营始建于1949年,2011年登记难民约1.3万。难民营中的小道狭窄且脏乱,两旁的建筑也多是历经风霜,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这里和很多阿拉伯社区一样,住宅均是上不封顶,随时准备加层。墙壁之上反抗以色列的标语、涂鸦随处可见,让人尤其伤感的是,两位少年和一位青年的画像经常进入我的视野——其可爱面容下的那个日期,就是他们的遇难日啊!
我穿行在外人少有踏足的难民营,不时遇到各个年龄阶段的居民。在这里,少年彰显的是冲动,青年体现的是茫然,中年流露的是无奈,老人代表的是沧桑……唯有那孩童,可以在这拥挤的空间绽放出他们天真的笑容。当我慢行至一个拐角时,看到一位正在晒太阳的老妇人,在其身旁则是两个四岁左右的小女孩,其中一位宛若天使般的孩子看到我后径直跑到我身边,让我给她拍照片,拍完后还一直玩弄我的手,就我一只毫无装饰的右手,竟然带给那位可爱的小女孩许久的快乐,她不停弯曲着我的手指,任凭老妇人如何叫她也不回去!
巴勒斯坦难民营里的小女孩(www.chuimin.cn)
东耶路撒冷舒法特巴勒斯坦难民营始建于1965年,某日上午我去这里探访。在一位热心阿拉伯老伯的帮助下我辗转来到难民营入口处。这里显得相当凄凉,一段高大厚实的隔离墙呆立在那里,旁边是更为高耸的以色列岗楼,在它们下方,则是几乎悄无声息行走的巴勒斯坦人,以及充满冲突痕迹的破旧街道和路障。难民营入口处设有以色列检查站,而且在这里执行任务的以色列全副武装之人还相当多。主道两侧是窄窄的步行通道,我边走边拍照,不一会儿即被以色列检查人员提醒不许拍摄。
在寂静之中我走进舒法特难民营,展现在眼前的景象很是暗淡:在破旧不堪的主街道两旁,是几乎同样破旧不堪的建筑;在尘土飞扬之间,行走着同样希望飞逝的难民;旁边不远处那高大厚重的隔离墙,默默地述说着此地被隔离的特性。我站在难民营内侧,回望那对巴勒斯坦人戒备森严的以色列检查站,仅有一个检查站相隔,内外境况竟有天壤之别。当我对着检查站拍照时,两位巴勒斯坦青年走到我身边,用手势和简单的英语单词鼓动我继续拍摄,而当几十米开外的检查站传来大兵制止拍照的声音时,其中一位青年又对着远处的以色列人竖起大拇指以示配合与支持……
我沿街朝难民营里面走——很多巴勒斯坦难民营是沿街而建,面积其实很小,比如我正在探访的这个,才0.2平方公里,基本就是一个小长条。崎岖不平的狭窄街道两旁是各式小店。当经过一家水果店时,小伙子店主十分热情地邀我进店看看,之后就积极张罗给我拍照,当他举着我的摄像机拍照时,我分明看到他的双手在相当剧烈地颤抖,我没有用错词,就是“剧烈”——事后当我把照片传到电脑上看时,发现他拍摄时距离近的还好,稍远的一张就已经是非常模糊了。
作者在耶路撒冷舒法特巴勒斯坦难民营
舒法特难民营内的建筑相当稠密,这也是所有现存几十个巴勒斯坦难民营的共同特征。因为人口不断增多,所以舒法特难民营的住宅也越来越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安全就渐渐被人忽略,在原来仅为建一层、两层打下的地基上,现在建起了三层、四层。这里也有一些新建筑,有几处看样子马上就可以入住了,在周围破旧建筑的衬托下,它们愈发显得卓尔不群——在哪里都是有贫富的分化啊。
有关上帝也会哭泣 行走中东的心灵激荡的文章
1943年11月28日到12月1日,德黑兰是世界上最受关注的城市,美国总统罗斯福、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和英国首相丘吉尔齐聚与此,举行了著名的德黑兰会议,它为盟国对希特勒的战争做了进一步的筹划安排。德黑兰会议期间三巨头的绝大部分活动都是在苏联大使馆展开,他们围绕盟国在欧洲战场的下一步行动进行了激烈纷争,并最终取得一些成绩。......
2023-11-06
宗教都有对外传播的内在需求,伊斯兰教也不例外,即使是在沙特阿拉伯这样的伊斯兰国家,也存在专门的国内宣教机构,而且还有不少外国人服务其中,来自中国的张先生即是其中的一位。其实沙特本国的宗教信仰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日渐增多的青少年对宗教的叛逆。时至今日,什叶派伊朗和逊尼派沙特之间的关系仍然很不理想,教派分歧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2023-11-06
尽管“1.25革命”的对象是穆巴拉克总统,但是需要为革命爆发负责的绝不仅仅是他一位,因为埃及的政治危机也有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随着权力越来越集中在穆巴拉克一个人身上,他所承担的责任自然相应增大;在反对派和民众的诉求日益不被满足的情况下,国家最大权势者穆巴拉克当然成为第一被问责人,并最终成为2011年埃及“1·25革命”的对象。......
2023-11-06
古巴勒斯坦涵盖今天的巴勒斯坦、以色列和约旦三国。在1948—1949年间的第一次中东战争中,巴勒斯坦再次被瓜分了:外约旦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埃及占领了加沙地带,以色列也占去了部分土地。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约旦和埃及控制的巴勒斯坦西岸和加沙地区又被以色列占领过去,目前巴勒斯坦人所追求的,就是要在这些土地上建立自己的独立国家。......
2023-11-06
以色列在巴勒斯坦难民问题上的看法与巴勒斯坦大相径庭。以色列前驻华大使海逸达亦曾在2004年专门为中国媒体撰写《巴勒斯坦难民问题》阐述以方立场,认为正是阿拉伯国家不接受联合国的相关决议,而且还把战争强加到以色列头上,因此才导致巴勒斯坦难民的产生。巴以的观点是如此对立,也就不难理解双方为什么至今仍还没有在解决巴勒斯坦难民问题上达成共识了。在各方无休止争论中,巴勒斯坦难民不得不继续以卑微的身份生活。......
2023-11-06
基督教是作为犹太教的分支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它对犹太教的经典《旧约》同样认可,自然,基督教也就认同犹太教中关于巴勒斯坦的种种说法。除此之外,基督教与巴勒斯坦的关系还因为耶稣而变得更加牢固。[13]而且作为“人”,耶稣一生基本都是在巴勒斯坦度过的。......
2023-11-06
现在就说说沙特的女人和男人。利雅得商场内的沙特女子沙特不仅对本国女性在公共场所的着装和行为举止有严格规定,对外国女子也有一些约束。沙特男人的着装和这里的女人一样有特色,很多都是一袭白色长袍,红白相间的方格头巾和保持其稳定的黑色头圈。因为女人不能驾车和男人白天要外出工作,所以晚上就是沙特举家外出的时刻。在沙特,男人和女人,国民和外来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
2023-11-06
非但如此,埃及政局的动荡却是愈演愈烈,以致军方在2013年7月3日废黜了民选的穆尔西总统。那么,埃及普通民众又是如何看待“1·25革命”以及前总统穆巴拉克、穆尔西和穆斯林兄弟会的呢?10月9日,穆斯林兄弟会被埃及当局正式解散。穆巴拉克的倒台对埃及周边国家也产生了重大冲击,以色列就是其中的一个。我很想知道时下的埃及人是如何看待以色列、哈马斯和巴勒斯坦的。......
2023-11-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