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是作为犹太教的分支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它对犹太教的经典《旧约》同样认可,自然,基督教也就认同犹太教中关于巴勒斯坦的种种说法。除此之外,基督教与巴勒斯坦的关系还因为耶稣而变得更加牢固。[13]而且作为“人”,耶稣一生基本都是在巴勒斯坦度过的。......
2023-11-06
在犹太教经典《圣经》中,巴勒斯坦被称作“迦南”,今日关于迦南的大部分记述,包括犹太人的早期历史,都源于《圣经》。犹太人祖先亚伯拉罕在《旧约》中起初被称为亚伯兰,99岁时上帝才为他改名为亚伯拉罕,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则称其为易卜拉欣。
据《圣经》记载,约公元前2000年,身居今伊拉克北部哈兰的亚伯兰得到耶和华(上帝)的启示:“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也要叫别人得福。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诅咒你的,我必诅咒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1]在此等情况下,75岁的亚伯兰带着妻子撒莱和侄子罗得等族人,向迦南奔去。当来到迦南的示剑(今巴勒斯坦的纳布卢斯)时,耶和华再次显现,对亚伯兰说:“我要把这里赐给你的后裔。”[2]
虽然得到耶和华的垂爱,但是亚伯兰的迦南之旅并不顺利,资源的有限让迦南人对这支新来的队伍充满戒意甚至敌意,这时迦南又发生了严重饥荒,亚伯兰不得不带领族人迁往埃及。度过劫难从埃及再次回到迦南后,迦南人的竞争和自己内部的分裂让亚伯兰神伤,在侄子罗得带着部分族人离开后,身处今耶路撒冷附近的亚伯兰得到来自耶和华的指示:“从你所在的地方,你举目向东西南北观看,凡你所看见的一切地,我都要赐给你和你的后裔,直到永远。我也要使你的后裔如同地上的尘沙那样多,人若能数算地上的尘沙,才能数算你的后裔。你起来,纵横走遍这地,因为我必把这地赐给你。”[3]此后亚伯兰就来到今巴勒斯坦境内的希伯伦,并定居于此,而且势力迅速壮大,成为当地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生活日渐稳定下来并逐步走向富足的亚伯兰仍然还有忧伤事,那就是妻子撒莱还是没能为他带来后人。撒莱心有愧意,主动提出让自己的埃及侍女夏甲做亚伯兰的妾,但是“亚伯兰与夏甲同房,夏甲就怀孕了。她见自己有孕,就小看她的主母”[4]。撒莱深感委屈,在得到亚伯兰的许可后,就以自己的方式苦待夏甲,夏甲被迫逃离。夏甲在旷野中遇到耶和华的使者,使者劝她返回主母撒莱那里,并为她即将出生的儿子取名为以实玛利。于是夏甲再次回到撒莱身边,并且在亚伯兰86岁时生下以实玛利。[5]以实玛利(即《古兰经》中的伊斯玛仪)的后裔就是阿拉伯人。
亚伯兰99岁时,耶和华向他显现:“我与你立约,你要作多国之父。从此以后,你的名不再叫亚伯兰,要叫亚伯拉罕,因为我已立你作多国的父。我必使你的后裔极其繁多,国度从你而立,君王从你而出。我要与你并你世世代代的后裔坚立我的约,作永远的约,是要作你和你后裔的神。我要将你现在寄居的地,就是迦南全地,赐给你和你的后裔,永远为业。我也必作他们的神。”[6]之后耶和华还告诉亚伯拉罕,其妻撒莱要从此改名为撒拉,并赐福她次年得子。这样,在亚伯拉罕百岁、撒拉年逾90岁之际,他们的儿子以撒出生了。以撒的后裔,即是犹太人。
此时亚伯拉罕拥有了两个儿子——夏甲生的以实玛利和撒拉生的以撒。就女性魅力而言,年老的撒拉远逊于年轻很多的夏甲,再者撒拉也担心未来的财产继承问题,于是就对亚伯拉罕说:“你把这使女和她儿子赶出去!因为这使女的儿子不可与我的儿子以撒一同承受产业。”[7]亚伯拉罕虽然为此而忧愁,但还是听从耶和华的安排,把夏甲和以实玛利打发走了。撒拉在127岁死去了,悲痛万分的亚伯拉罕向赫人购买麦比拉洞以作安葬撒拉之用,当亚伯拉罕在175岁去世后也葬在这里,之后他的多位后人亦是如此。直到今天,位于巴勒斯坦城市希伯伦市内的“列祖墓”仍然是犹太人的神圣之地。(www.chuimin.cn)
后来由于迦南地区遭遇严重的自然灾害,亚伯拉罕后裔随之迁往埃及,《圣经》上称其为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在埃及发展迅速,埃及统治者忌惮于他们的势力,于是便利用沉重苦役等方式折磨他们。对以色列人更为不利的是,法老还吩咐他的子民说:“以色列人所生的男孩,你们都要丢在河里;一切的女孩,你们要存留她的性命。”[8]在这种严峻的情势下,以色列人的著名先祖摩西奇迹般地存活下来,并且带领以色列人逃出埃及,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借助包括“十诫”在内的摩西律法,犹太教的教规、教义、教法等基本确立,犹太民族也基本成型。
历经四十年的磨难,以色列人最终在约书亚的带领下返回迦南之地,并且在扫罗的领导下于公元前1020年建立了以色列王国,此后历经大卫王(公元前1004—公元前965年)和所罗门(公元前965—公元前930年)的强盛期,特别是在所罗门时期,犹太人在耶路撒冷建立了他们历史上的第一宗教圣殿,使之成为犹太人国家和宗教生活的中心。[9]但是在所罗门之后,这个统一王国便分裂为两部分——北方的以色列王国和南方的犹太王国,前者在公元前722年被亚述人灭亡,后者则于公元前586年被巴比伦征服,而且犹太人的宗教圣殿也被巴比伦人毁掉。即使是被掠到遥远的巴比伦,以色列人也日夜凝望着耶路撒冷:“我们怎能在外邦唱耶和华的歌呢?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记你,情愿我的右手忘记技巧。我若不记念你,若不看耶路撒冷过于我所最喜乐的,情愿我的舌头贴于上膛。”[10]
犹太教圣地西墙(亦称哭墙)
此墙是古犹太王国第二圣殿西墙的一段遗址,中国国内通常认为犹太教教徒至此墙例需哀哭,但据作者实地观察,很少有哀哭的。
公元前538年,波斯王居鲁士征服了巴比伦王国,他下令犹太人可以返回以色列故土,并且承诺帮助他们重建位于耶路撒冷的宗教圣殿,于是5万多名犹太人回到了巴勒斯坦,在第一圣殿的旧址上建立了第二圣殿。[11]之后犹太人就生活在波斯帝国及其后的亚历山大帝国的疆域之内,保持着程度不等的自治,而且犹太人哈斯蒙尼王朝(公元前142年—公元前63年)还曾独立统治大部分原所罗门王国的土地80年。[12]但是当罗马人在公元前63年成为巴勒斯坦的主宰后,犹太人在此地的境遇每况愈下,于是他们接连发动起义反抗,这招致罗马统治者的残酷镇压,并且最终被彻底击败,宗教圣殿也被毁坏,此后只有为数极少的犹太人继续生活在巴勒斯坦,绝大多数犹太人则踏上了漫长的“大流散”之旅。现在,第二宗教圣殿遗迹的耶路撒冷西墙是犹太教最为神圣之地。
有关上帝也会哭泣 行走中东的心灵激荡的文章
基督教是作为犹太教的分支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它对犹太教的经典《旧约》同样认可,自然,基督教也就认同犹太教中关于巴勒斯坦的种种说法。除此之外,基督教与巴勒斯坦的关系还因为耶稣而变得更加牢固。[13]而且作为“人”,耶稣一生基本都是在巴勒斯坦度过的。......
2023-11-06
的确,在这一轮的阿拉伯政治动荡中,沙特、巴林等君主制阿拉伯国家也有反映,特别是巴林,局势严峻到需要沙特出兵帮助其稳定的程度。尽管沙特平稳度过“阿拉伯之春”,但是这个王国也存在危及国家稳定的隐患。石油给这个国家带来巨量的财富,沙特王室从而获得一个稳定国家的有力武器。再者,沙特国内也的确存在一些不满的声音。近些年来,围绕女性在沙特开车的话题也是接连出现。......
2023-11-06
伊朗在本地区能够发挥什么样的影响力,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伊朗与外部世界大国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讲,伊核协议的达成既是伊朗政治改变的结果,同时也是伊朗政治继续改变的催化器。尽管伊朗各力量大都认同伊朗有和平发展利用核能的权利,但是在对待伊核谈判问题上,伊朗内部的意见并不一致。强硬派认为国际社会在伊核问题上对伊朗频频发难,是对伊朗和平利用核能权利的剥夺,是对伊朗国家尊严的冒犯。......
2023-11-06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对思想政治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般说来,良好的环境和积极的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教育对象的思想会产生有利的影响,恶劣的和消极的环境则产生不利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中进行的,因此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社会环境。......
2024-06-21
自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成立以来,推动并设立巴勒斯坦难民营便成为其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根据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的统计信息,截至2013年7月1日,依然存在的正式巴勒斯坦难民营有58个,具体分布是约旦10个,黎巴嫩12个,叙利亚9个,西岸19个,加沙8个;在共近500万登记巴勒斯坦难民中,约有150万生活在正式难民营中。[30]难民营内倚靠在狭小门口的沧桑老人2011年我曾对两个巴勒斯坦难民营进行了实地考察。......
2023-11-06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无疑将为博物馆乃至整个社会创造可观的经济收入,其中蕴含的巨大发展空间源于现当代文化的视觉符号转向,消费逻辑逐渐取代生产逻辑的背景以及体验经济的兴起。在符号经济、消费经济和体验经济勃兴的时代,博物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成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中不容忽视的一环,并且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2023-08-09
虽然国内社会学、历史学、性别研究等领域的一些学者已将“整容”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但很少有人深入讨论其中涉及的整容科学与技术问题,很少有研究去挑战整容科学与技术本身的合理性。一些西方女性主义学者早已关注具有父权制特征的整容手术对女性身体自主权的剥夺和控制,他们认为女性是商业资本、男权文化及其审美需求的被动牺牲者。但这种立场如何能够比较恰当地应于整容问题,其实也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023-08-01
通过考察冲突发生的背景、各方参与冲突的动机与目的及事件主要发展过程等内容,把握内在关系与过程机制,构成了对复杂的冲突问题进行分析与解构的基础,从而成为解决冲突问题的关键所在。总体来看,多学科交叉地引入对冲突问题的研究、从分析冲突角色及其利益关系的视角切入、探讨综合性立场下的协调与应对策略等,是当前冲突研究的重要内容构成。......
2023-08-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