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恐惧还可能来源于对死亡之后的无知。对死亡恐惧的征服和直面死亡的勇气即是对死亡的超越。显然,超越死亡,不是事实上人类获得了不死的可能性,而是在精神上超越了死亡的界限。庄子对死持一种乐观态度是基于他生死自然的看法。因此,思考死的问题,最终目的是指向生的问题,通过精神上对死亡的超越使人生更加富有意义。......
2024-01-31
死亡是什么?虽然人人都会死,但是在这一个问题上并不是人人都会给出相同的答案。一些人相信,在他们的身体死亡之后,他们的灵魂仍然活着,会上天堂、下地狱或是去别的什么地方,成为鬼魂或者转世投胎,也许下辈子会变成动物。另一些人相信,一旦死去,他们就不再存在,因为当身体死去的时候,他们的自我也就随之消灭了。而在那些相信死亡就是终结的人之中,有人认为这是件很可怕的事,有人却并不这么认为。
有一种说法是:没有人能够设想当他自身不存在时会是怎样的,所以我们也不能真正地相信,随着我的死亡,我们的存在也会终结。但这种论证是错误的。当然了,你不能从自身出发设想自身的不存在。你不可能设想自身完全消失的情形,因为从自身出发来看,这会是完全的虚无,因而无从设想。但是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完全失去意识——即使只是暂时的——也是无法设想的。虽然事实上你的确不能从自身出发来设想这一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根本就不能设想它:你只需要从外部来想象自己被人打昏,或者沉睡时的情景就可以了。尽管要想到这一点,你必须要有意识,这却并不意味着你是把自己想象成有意识的。
说到死亡也是一样。如果要想象你自身的消灭的话,你必须从外部来设想:想象你这个人的身体躺在那里,而全部的生命和意识都离它而去。要想象某种东西,并不必然要想象你自身对它的体验是什么样子的。当你想象你自己的葬礼时,你并不是想象自己也出席葬礼,这是不可能的:你是在想象,在别人眼中看来这一葬礼会是什么样的。当然,当你想象自己的死亡的时候,你还活着,但是这并不成问题,正如同你在有意识的时候也能够想象自己失去意识一样。
关于死后生活的问题是和身—心问题联系在一起的,而这一问题我们在前面已经讨论过了。如果二元论是正确的,每个人都由连在一起的身体和灵魂组成,那么我们也就知道,可能有某种死后的生活。灵魂本身是独立存在的,并且无需身体的帮助,就能拥有某种意识状态;而当身体死去的时候,灵魂并未被毁灭掉,而是离开了身体。在这种情况下,它不再会有和身体联系在一起的感官知觉和身体行为的意识(除非它找到了一个新的身体可以依附),但是它可能有某种和以前不同的精神生活,依赖于某种和以前不同的因果关系,例如和其他灵魂的直接沟通之类。
但是,即使二元论是对的,死后的生活也只是可能的而已。同样也可能不存在死后的生活,因为灵魂的存活,及其持续的意识,很可能完全依赖于它居住的身体的供养和刺激,并且它也许不能换一个身体。
不过如果二元论是错误的,意识作用发生在大脑里,并且完全依赖于大脑以及整个人体的生理反应,那么就不可能有死后的生活。或者说得更确切一点,要有死后的生活,也就需要生理的、肉体的复活。也许将来某一天这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也许当人们死去的时候,可以把他们的尸体冻结起来,等到以后医学发达,能够治疗相关疾病的时候,再让他们复活。
即使这是可能的,也还有一个问题:那个在几百年后复活的人是原来的那个人吗?还是其他什么人呢?如果你死后被冻结起来,后来又给你的尸体解冻,也许那个醒来的人并不是你,而是一个很像你的人,他有你过去生活的全部记忆。但即使在你自己的身体上复活的是你本人,这也不是“死后生活”的本来意思。一般说来,“死后生活”指的是不需要你原来的身体而继续生活。
我们很难知道自己是否有独立的灵魂。一切的证据都显示出:在人死去之前,有意识的生命完全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运行。如果我们只相信通常的观察,而不涉及宗教信条或通灵术之类,似乎没有理由相信死后生活的存在。但是,我们能否以此为理由,去相信死后的生活并不存在?我认为是这样,但是大多数人宁可保持中立。
另外有一些人,可能出于宗教信仰就能够相信死后的生活,而不需要任何证据。我本人很难完全理解怎么会有人对这种纯出于信仰的观念深信不疑,但是显然有人能够做到,甚至认为这很自然。
让我们转向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我们应当以何种态度面对死亡?死是一件好事,一件坏事,还是一件不好也不坏的事?我并不是说对别人的死亡的想法,而是说如何能够理性地面对你自己的死亡。当你想到自己将来会死的时候,你是应当恐惧、悲伤、无动于衷还是如释重负呢?(www.chuimin.cn)
这显然依赖于死亡的本性而定。如果有死后生活的话,那么你是应当高兴还是发愁,就得看你的灵魂去向何方。但是最为困难和最富有哲学趣味的问题是:如果死亡就是一了百了的话,我们应当对此持有何种态度?神魂俱灭是件可怕的事情吗?
关于这一点,人们看法各异。一些人会说,不再存在,化为乌有,对于死者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好坏可言。另一些人会说,虽然人终有一死,但是一旦死去就是烟消云散,未来生活的一切可能性全都没了,这实在是最大的恶。但是也有人认为死是一种福分——当然并不是说早逝,而是指寿终正寝——因为永生不死虽然诱人,可到头来会无聊得让人无法忍受。
对于死者来说,无论一了百了的死亡是好是坏,它都必然是一种消极的善或者恶。换句话说,它是一片虚无,本身谈不上是否愉快;如果说它是好的,那么一定是因为它避免了某种坏事(例如无聊或痛苦),如果说它是坏的,也一定是因为它失去了某种好事(例如在世时有趣的或愉悦的体验)。
但是现在似乎有一个问题:有人认为,死亡不可能有任何价值,无论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因为一个不再存在的人既不能受益也不能受损:无论如何,即使是一种消极的善或恶也要发生在某个人身上才能成立。但是仔细一想就可以发现,这其实并不真正成问题。我们可以说:那个曾经存在过的人因死亡而已经受益或受损。例如,设想此人被困在一栋着火的楼里,因一根落下的房梁砸中他脑袋而立刻死亡。结果是他不用再忍受被活活烧死的极端痛苦。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说,他这样马上死掉已属幸运,因为可以避免某些更坏的事情。此时死亡就是一种消极的善,因为死者不用再承受接下去几分钟内烈焰焚身的“积极的恶”了。虽然他已经不存在,不能享受到这消极的善,但是不能因此认为,对他而言这根本就不是一种善。“他”是指那个曾经活着的人,如果他当时没有立即死掉的话就会感受到这痛苦。
同样,你也可以说死亡是一种消极的恶。当你死去的时候,你生活中的一切好事都到此为止:美食、电影、旅游、聊天、爱情、事业、书籍、音乐等等这一切都不复存在。如果这些东西是好事的话,没有它们就是坏事。当然了,你不会想念它们的:你是死掉,而不是因为被关禁闭而享受不到这些。但是生命中一切好事因为生命的终结而终结,对于那个曾经活过,现在已死去的人来说,也明显是一种消极的恶。当我们所认识的某个人死去的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悲伤,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也是为了他本人,因为他再也不能看到今天的阳光,也不能再闻到烤炉里的面包香了。
当你想到,自己死去的时候生命中的一切好事都会随之结束,这当然是一个令人懊恼的理由。但是事情不止如此。虽然大多数人总是希望好事多多益善,因而不希望死去,但是有一些人却认为,自己不复存在的前景本身就很可怕,这就很难用我们目前已经说过的内容去解释。没有你,世界照常运转,但是你会化为乌有,这种想法对他们来说是很难接受的。
我们不清楚这是为什么。我们都知道,在我们出生之前的漫长岁月里,世界如常存在,但是却没有我们,对此我们安之若素。那么,想到我们死后就不复存在,这又有什么可怕的呢?看起来,至少对很多人来说,过去不曾存在是无所谓的,但是将来不复存在却十分可怕。
对于死亡的恐惧和对于生命终结的懊恼并不是一回事,前者要更让人费解。我们希望有更长的生命,因而拥有生命中更多的东西,因此我们把死亡视为一种消极的恶,这很好理解。但是你自身不复存在的前景如何会在其本身的意义上显得如此可怕?如果死去就是不再存在,死后就什么也没有了,那么又有什么好怕的呢?从逻辑上来说,除非我们在死后将仍然活着,并且经历一些可怕的转变,否则就不能说死亡是可怕的。但虽说逻辑如此,还是有很多人认为,对他们来说最可怕的事情,就是从世界上彻底消失。
有关你的第一本哲学书的文章
死亡恐惧还可能来源于对死亡之后的无知。对死亡恐惧的征服和直面死亡的勇气即是对死亡的超越。显然,超越死亡,不是事实上人类获得了不死的可能性,而是在精神上超越了死亡的界限。庄子对死持一种乐观态度是基于他生死自然的看法。因此,思考死的问题,最终目的是指向生的问题,通过精神上对死亡的超越使人生更加富有意义。......
2024-01-31
谁也跑不了加州死亡谷这是一处死亡和财富并存的谷地,走入加州死亡谷,贪婪、无知、孤独、畏惧、渺小、退缩,所有人类的弱点都会涌现出来。淘金热使死亡谷在美国闻名,而死亡更令它闻名于全世界。死亡谷内人畜生死两重天,着实令人费解。两个说法都能够解释死亡谷内人类的失踪和死亡,却无法圆满说明动物在死亡谷内的繁衍生息。......
2023-12-04
利玛窦关于灵魂不朽的证明,与其西方思想史上的前辈们一样,涉及了许多的经验领域中的生命体会,而并非完全诉诸形而上学的分析,尽管这种分析构成了他的证明的重要基础。但是具有理性能力的灵魂却与永恒不变的“共相”相关联,因此灵魂是不朽的。其实这已成为天主教的一个经典性的论证。只是问题在于,按照儒家的看法,灵魂这一存在也是气化的产物。然而,利玛窦的这个论证也是明显存有问题的。......
2024-01-09
物质是愚昧与痛苦的根,因此瑜珈要使灵魂脱出一切感觉现象与躯体的依恋。然而瑜珈行者所寻求的并不是神,或与神的合一。据瑜珈的理论,把精神的一切物质障碍移去,将带给精神超自然的了悟与能力。在印度历史的较后时期,瑜珈由于魔法的行使而堕落了,在这个教派的思想里奇迹的力量比了悟的宁静更有分量。瑜珈行者深信借着瑜珈他将可以麻醉并控制身体的任何部分,只要他把注意力集中于这个部分便成了。......
2023-11-20
孙志刚一个青年的死亡与一部法律的终结人物档案孙志刚,湖北黄冈人,生于1976年。3月20日,救治站宣布其死亡,终年27岁。孙志刚的遭遇被媒体报道后,引起了社会各个层面的广泛关注,焦点集中在对收容遣送制度的反思上。它是孙志刚悲剧的根源。由此,孙志刚事件直接导致施行了逾20年的收容遣送条例的终结。然而事实是残酷的,孙志刚确实已经死亡。这位朋友也是孙志刚死亡之前最后见到的熟人。......
2024-04-24
医学对人的死亡判断标准的认识是一个过程。最早对死亡的判断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多以是否呼吸为标准。这就说明心脏不是死亡的最后界限。脑死亡是指以脑干或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地丧失功能为参照系而宣布死亡的标准。由于脑死亡更具有不可逆性,与心脏死亡标准相比,脑死亡标准显得更为科学,更可靠。目前,世界上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认了脑死亡标准。......
2024-01-31
保田的人生你在干吗?几天后保田蹬着自行车出现在我的家中,他送来了放大到近二十寸的照片,还镶在相框里。保田从小就桀骜不驯,小学三四年级时他再也无法忍受课堂上的刻板的教育方式,毅然决然地独自一人离家出走了。保田是几年后才与家人重新联系上的。保田的雕刻与绘画艺术自始至终围绕着两大主题:死亡与性。保田深沉地瞥了我一眼:是的,那次的印象影响了我的一生,我一直觉得太神秘了。......
2024-01-21
形容的是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加,阅历的沉淀,终于对世事有了彻悟,拨开云雾后,才知道原来一切都是那么的简单,就如同你最初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一样。但后来战火纷飞,生灵涂炭,加上官场腐败,让庄子心生厌倦,于是他决定辞官回乡。庄子和陶渊明两位不甘于被世俗捆绑的人,终于洞悉了官场,看透了世事,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灵魂的归处。......
2023-12-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