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教师的角色心理与学校心理学

教师的角色心理与学校心理学

【摘要】:教师的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社会对教师素质的关注尤为突出,无论是关注其道德责任还是强调专业素质,都是从局外人的视角出发对教师的社会角色提出了规范。所谓教师角色,是指教师按照其特定的社会地位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角色,并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它是由一系列角色构成的角色系统。教师角色的形成阶段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是一个连续

教师的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教师角色的多重性决定了教师素质的多样性。社会对教师素质的关注尤为突出,无论是关注其道德责任还是强调专业素质,都是从局外人的视角出发对教师的社会角色提出了规范。

(1)教师角色的含义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一对于教师角色最简单同时也是影响最大的言说,直指教师职业的本质。

所谓教师角色,是指教师按照其特定的社会地位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角色,并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它是由一系列角色构成的角色系统。

(1)教师角色的构成

1.“家长代理人”的角色

在许多学生和家长眼里,教师是父母的化身。学生入学后常常自然地把许多父母具有的特征、行为模式,与父母相处的经验、体会,推及自己与教师的交往中。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学习上是老师,在生活上是长者和父母。

这一角色在教师身上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它激发教师产生一种对学生的父爱和母爱,产生“监护人”的作用;消极意义主要是教师可能会出现“家长制”作风,认为学生就像他的“孩子”一样可以任意处置,以致形成不良的师生关系。

2.“学生楷模”的角色

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有着十分重要的功能。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知识的源泉,是智慧的替身与行为的典范,教师所有的举止言行都无疑成为学生模仿和学习的表率,在学生心灵上打下深深的烙印。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他肩负着传递社会文化价值与标准的任务,他也就被学生看作是代表这些价值的人。因而教育中强调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榜样、模范、表率作用去感染每一个学生,教育每个学生,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

3.“知识传授者”的角色

“知识传授者”是教师职业的中心角色。提到教师,人们不免想到,教师是一个知识的宝库,是一部内容丰富的教科书。教师的主要功能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教师的这一角色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的。教师的这一角色特征决定了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以及邻近各个领域的知识,还要了解科学研究的新成果,而且还要对自己所教学科充满热情,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学生自觉地学习。

4.“严格管理者”的角色

“严格管理者”的角色主要表现在教师是学生集体的领导者和纪律的执行者两方面。学校的教学活动大都以集体的方式进行,教师领导并指导着作为一个整体的班级,对他们施加影响。社会也希望教师能够培养良好的班集体,使学生在班集体中受到良好教育。因此,教师作为学生班级的管理者,应有计划地去培养班集体,创造一种和谐、民主、进取的集体环境,形成良好的班风,运用奖罚来控制、调节学生的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律己”的习惯,加强自我管理

5.“心理调节者”或“心理医生”的角色

教师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有生命的个体,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其中也有部分学生,由于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其心理上的困扰。对于这些现象,教师就要充当“心理调节者”或“心理医生”的角色,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习和适应更有效的生活方式;同时要掌握心理疏导技术,减轻、消除心理压力和矛盾,帮助学生学会主动调节自己的情绪,以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对后进生给予较多的关怀,消除其压抑感;了解学生常见的心理异常症状,及时发现问题;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帮助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等。

6.“学生的朋友和知己者”的角色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有时还需要淡化自己的地位角色,成为值得学生信赖的朋友和知己,对待学生热情、友好、同情、平等、民主,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

当然,学校、家长和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是多方面的,这也说明了教师工作本身的责任和职业的崇高。

【信息栏】16-1:学生喜欢的教师角色和形象

学生喜欢的教师角色和形象

有关研究表明,学生对教师的人格修养有着很高的期望,张旭东对627 名中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喜欢的教师形象如下。

(1)认真负责,与学生和睦相处,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没架子;

(2)讲课生动,能够引起学生兴趣,有较渊博的知识,讲课能旁征博引,使学生受到启发、指导,不拖堂;

(3)关心和爱护学生,和蔼可亲,年轻的应该让学生感到像大哥哥、大姐姐,年长的则应像父母;

(4)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疾苦,能时常了解学生们对他的意见,在学生心理遇到沉重打击时,亲如父母及时关怀;

(5)思想开放,不古板,经常与学生交流情感,与学生打成一片,有风度,有吸引的气质;

(6)能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定期给学习差的学生辅导;

(7)能够理解学生们的某些做法,在大型活动或者班级重大问题上处理妥当;

(8)工作态度认真,对自己出现的错误敢于承认,不找任何借口,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言行一致。

(9)认真批改作业,作业要留的适量,不要不留,也不要留的太多;

(10)照顾全体同学要全面,不要单单使一些学习好的同学听懂,下课时对同学的提问要耐心回答。

资料来源:吴增强.学校心理辅导通论[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373-374.

(1)社会变迁中教师角色发展的趋势

在缓慢演变的社会里,教师角色仅仅被视为或者主要被视为将前人所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和方法传授给年轻一代而已。然而,随着社会变迁速度的加快,教师角色的功能已经远远不限于如此了。在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教师角色的内容和重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向国际教育局提供的报告,揭示了教师角色转换的一般趋势。

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履行多样化的职能,更多地承担组织教学的责任;

从一味强调知识的传授转向着重组织学生的学习,并最大限度地开发社区内部的新的知识资源;

重视学习的个性化,改进师生关系;

实现教师之间更为广泛的合作,改进教师与教师的关系;(www.chuimin.cn)

更广泛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

更密切地与家长和其他社区成员合作,更经常地参与社区生活;

更广泛地参加校内服务和课外活动;

削弱加之于孩子们身上,特别是大龄孩子及其家长身上的传统权威

教师角色的这些转换,不仅意味着学校教育功能的某些变化,而且对教师素养的要求以及相应的师资培训问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教师角色的形成阶段

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教学实践,一位新手型教师逐渐成长为一个胜任教学工作的熟手型教师,其职业角色的形成主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角色认知阶段

角色认知是指角色扮演者对某一角色行为规范的认识和了解,知道哪些行为是合适的,哪些行为是不合适的。对教师职业角色的认知,就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的过程,包括教育工作是怎样的职业,它所承担的社会职责是什么,它在历史、现实中处于怎样的地位等。

2.角色认同阶段

教师角色的认同指个体亲身体验接受教师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并用来控制和衡量自己的行为。对教师角色的认同能在认识上了解到教师角色的行为规范、社会价值和评价,并经常用优秀教师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心理和言行,自觉地评价与调节自己的行为。同时在情感上也有了体验,表现出较强的职业情感,如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等。

3.角色信念阶段

信念是个体确信并愿意以之作为自己行为指南的认识。信念表现在教师职业中就是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在此阶段中,教师角色中的社会要求转化为个体需要,形成了教师职业特有的自尊心和荣誉感。教师意识和教师特有的情感,使他们自觉地奉献出毕生的精力。

(1)教师角色意识

教师的角色意识,就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规范的认知和体验。教师的角色意识是教师自我意识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形成明确的角色意识,教师群体才能形成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职业行为规范,教师个体也才能不断地调节、完善自己的职业行为,很好地完成教师的社会职责。

教师角色意识的心理结构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

1.角色认知

角色认知是指角色扮演者对角色的社会地位、作用及行为规范的认识和对与社会的其他角色的关系的认识。对于教师来说,只有具有清晰的角色认知才能在各种社会情境中恰当地行事,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教师角色认知的实现是教师通过学习、职业训练、社会交往等,了解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望和要求。

2.角色体验

角色体验是指个体在扮演一定角色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的评价与期待而产生的情绪体验。一般来说,这种体验因主体行为是否符合角色规范并因此受到不同评价而有积极与消极之分。例如,责任感、自尊感或自卑感都是教师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产生的情绪体验。

3.角色期待

角色期待是指角色扮演者对自己和对别人应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的看法和期望。它是因具体人和情境的不同而变化的。

教师的角色期待是教师自己和他人对其行为的期望。角色期待包括两方面:一是自我形象,即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期望;二是公众形象,指他人对某一特殊角色的期望。这两者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教师只有对教师角色的社会期待不断地认同与内化才能尽快地把社会期望转化为自我期待,从而减少角色混淆与角色冲突

(1)教师威信

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望和信誉,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对学生影响所产生的众望所归的心理效应。教师威信体现着对学生的凝聚力、吸引力、号召力和影响力,它实质上反映了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成功地扮演教育者角色、顺利完成教育使命的重要条件。

1.教师威信的内容

教师威信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基础和前提。赫尔巴特说:“绝对必要的是教师要有极大的威信,除了这种威信外,学生不再重视任何其他意见。”教师的威信大致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1)思想威信

每个教师的世界观、知识水平、品德表现以及对每一事物的态度,都无时无刻不在对学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威信,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

(2)学识威信

对教师来说,学识是他们的宝贵财富,具有一种科学赋予的特殊力量,那么他在学生中便产生了影响力。

(3)品德威信

教师品德是调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以及与社会各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教师的品德条件主要指他们的道德、品行、人格、作风等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因素。这些因素对于教师职业来说就是师德。品德可以决定一个教师的行为的倾向,好的品德能够使学生产生敬重感,并形成一种感染力、影响力。

(4)情感威信

一个教师如果对他的学生既当老师,又做朋友,爱生如子,平等相待,从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予以关心爱护,学生就会产生信赖感。如果教师对学生怀着真挚的情感,为人谦逊,态度和蔼,会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有了信赖感和亲切感,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就大,教师的威信相应就提高了。

2.教师威信的建立途径

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具体包括:①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②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③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④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⑤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教师的威信只能依靠教师个人的学识才智、育人成果、社会贡献而获得,重在通过教育实践活动进行自我培养和提高。任何威信都有人际心理关系的内容。教师要建立和提高自己的威信,有助于疏通与学生的心理关系,建立融洽和谐的人际心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