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还应运用集体的力量形成正确的舆论来影响并教育产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学生对训斥已经习以为常,一般的谈话、劝说、批评不大见效。不良品德行为的学生开始认识到错误,有了改正错误的愿望,并在行为上转变。不良品德行为是在不健康的活动中形成的。考验是一种信任的表示,可以激起学生的尊严感,从而坚定改正不良品德行为的意志力。......
2023-11-07
品德不良是指个体具有的不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道德品质与行为,表现为个体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较严重的道德过错,有的甚至处在犯罪的边缘或已有轻微的犯罪行为。[32]在本节中,我们将简要地对品德不良产生的原因和矫正的方法进行阐述。
(1)学生品德不良产生的原因
要想对品德不良的学生提出切实可行的矫正措施,应首先搞清楚学生品德不良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在这里,我们结合已有研究对品德不良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梳理,大致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体自身因素四个方面[33]。
1.家庭方面
(1)家长的溺爱和迁就。
(2)家庭对孩子有着过高和过严的要求,同时,又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
(3)家庭成员教育的不一致性,主要是家长对子女要求前后不一致。
(4)家长缺乏模范表率作用。
(5)家庭结构的剧变,比如经常吵架、父母离异甚至一方身故等原因。
2.学校方面
(1)教师的教育观念有偏差,教育方式不当。
(2)学校管理机制不完善,对学生中不正确的行为缺少约束和引导。
(3)个别教师不重视自身的德行,无法发挥模范表率作用。
(4)教师和家长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造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脱节。
3.社会方面
影响学生品德形成的社会环境有两个方面:一是广义的社会环境,是指整个社会关系和社会风尚;二是狭义的社会环境,是指除学校和家庭以外的环境,主要包括学生的朋友、邻居、社区,以及影响个体的各种社会活动等。如果个体长期生活在一个不良的环境里,就比较容易滋生不良品德。此外,不良同伴对学生不良品德的形成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个体自身因素方面
(1)某些合理需要未及时得到满足。
(2)学生某些性格上的缺陷会直接导致品德不良。
(3)受错误道德观或错误道德逻辑的支配。
(4)明显的意志薄弱。
(5)异常的情感表现。
(6)良心未觉醒。
(1)矫正学生品德不良的方法
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既要了解导致其不良品德形成的原因,还应采取科学有效的矫正方法。一般来说,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化过程大致要经历醒悟、转变和自新三个阶段。
1.醒悟阶段
一些品德不良的学生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不良行为会给与自己有切身利益的人或事物带来的不良后果,如果教育者能够抓住时机适时引导,激发学生良心上的觉醒,往往可能促使他们的醒悟。例如,有些品德不良并犯有较严重道德错误的学生,当发觉教师为此伤心不已、父母为此气病等情况时,会引起他们的内疚与悔恨,从而产生自我反省,进而达到醒悟的阶段。[34]
2.转变阶段
当品德不良的学生产生了改过自新的意向,并且对自己的错误初步有所认识之后,在行为上会产生一定的转变。教育者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这只是开始,在整个转变阶段必然要经过不断反复的矛盾过程,最终才能成为一个“新人”。②
3.自新阶段
品德不良的学生转变之后,如果长期不再出现或者很少出现反复,就逐步进入自新阶段。进入这个阶段的学生,完全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社会生活中。对于这样的学生,教育者必须要注意:一是避免歧视和翻旧账,给他们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加倍关心他们的成长;二是要更为积极地帮助他们形成完整的自我概念。[35]
针对品德不良的学生,我们应采取的教育措施是:(1)创设良好的道德环境,消除敌意和对抗情绪;(2)抓住时机,引起内心震动,促使转化;(3)提供典型事例,明确是非观念,提高道德认识;(4)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5)锻炼意志力,增强抗诱惑的能力,培养良好习惯;(6)应当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个性特点,做到因人而异,使各项措施更具有针对性。
【反思与探究】
1.什么是品德?如何理解品德的心理结构?
2.结合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来解释社会实际问题。
3.影响个体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4.简要介绍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以及矫正品德不良的方法。
【第十三章资源链接】
1.陈泽河,戚万学.中学德育概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
2.林崇德.品德发展心理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4.(www.chuimin.cn)
3.马文驹.当代心理学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4.汪凤炎,郑红,陈浩彬.品德心理学[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
5.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注释】
[1]林崇德.品德发展心理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4:4.
[2]林崇德.品德发展心理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4:16.
[3]马文驹.当代心理学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78.
[4]陈泽河,戚万学.中学德育概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46.
[5]汪凤炎,郑红,陈浩彬.品德心理学[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34.
[6]林崇德.品德发展心理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4:32-33.
[7]林崇德.品德发展心理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4:32-33.
[8]林崇德.品德发展心理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4:33-34.
[9]林崇德.品德发展心理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4:33-34.
[10]汪凤炎,郑红,陈浩彬.品德心理学[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37.
[11]林崇德.品德发展心理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4:33-34.
[12]汪凤炎,郑红,陈浩彬.品德心理学[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84.
[13]林崇德.品德发展心理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4:42.
[14]林崇德.品德发展心理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4:42.
[15]林崇德.品德发展心理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4:42.
[16]林崇德.品德发展心理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4:42.
[17]汪凤炎,郑红,陈浩彬.品德心理学[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85.
[18]林崇德.品德发展心理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4:48-49.
[19]林崇德.品德发展心理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4:48-49.
[20]林崇德.品德发展心理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4:48-49.
[21]汪凤炎,郑红,陈浩彬.品德心理学[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94-95.
[22]林崇德.品德发展心理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4:49.
[23]林崇德.品德发展心理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4:49.
[24]汪凤炎,郑红,陈浩彬.品德心理学[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114-115.
[25]汪凤炎,郑红,陈浩彬.品德心理学[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114-115.
[26]汪凤炎,郑红,陈浩彬.品德心理学[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114-115.
[27]汪凤炎,郑红,陈浩彬.品德心理学[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114-115.
[28]汪凤炎,郑红,陈浩彬.品德心理学[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114-115.
[29]汪凤炎,郑红,陈浩彬.品德心理学[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116-117.
[30]汪凤炎,郑红,陈浩彬.品德心理学[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116-117.
[31]汪凤炎,郑红,陈浩彬.品德心理学[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116-117.
[32]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473.
[33]汪凤炎,郑红,陈浩彬.品德心理学[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238-243.
[34]②汪凤炎,郑红,陈浩彬.品德心理学[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243-244.
[35]②汪凤炎,郑红,陈浩彬.品德心理学[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243-244.
有关学校心理学的文章
教师还应运用集体的力量形成正确的舆论来影响并教育产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学生对训斥已经习以为常,一般的谈话、劝说、批评不大见效。不良品德行为的学生开始认识到错误,有了改正错误的愿望,并在行为上转变。不良品德行为是在不健康的活动中形成的。考验是一种信任的表示,可以激起学生的尊严感,从而坚定改正不良品德行为的意志力。......
2023-11-07
[27]影响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内部因素1.个体拥有社会经验个体拥有的社会经验的丰富程度对于个体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2023-11-06
有学者提出了对学生攻击性行为的矫正方法,可进行参照,现提供如下:(一)认知行为法通过矫正学生的思想、信念和态度,达到治疗的目的。(二)集体影响法对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学生同样以正面教育为主,引导学生在解决同学纠纷时采取非攻击性行为的方式来妥善解决、化解矛盾。当此学生采用非攻击性行为或非暴力手段解决问题时,教师给予表扬。......
2023-11-20
爱幻想、好空想、容易被任务吸引的人往往容易接受催眠,但没有这些特质的人也可被催眠。催眠更依赖于被催眠者的努力和能力,而不是催眠师的技术。事实上,很多研究表明,被催眠的人并没有完全丧失自己的意志。尽管被催眠的人在暗示下确实做出了诸如撕毁圣经,偷试卷甚至贩卖非法药品的行为,但是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知道这些行为只是实验而已,并没有犯法。因此实验者认为,只有在合法范围内被催眠者才会做出“非法”行为。......
2023-11-06
强迫症的含义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强迫症患者中以脑力劳动者居多。日本的森田疗法认为,当事人力图控制强迫症状的努力以及这种努力所导致的对症状出现的专注和预期,只会加重当事人的此种强迫症状。因此,要想矫正强迫症状,应放弃对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做无用控制的意图,而采取“忍受痛苦,顺其自然”的态度治疗强迫行为。......
2023-11-06
焦虑症的含义焦虑症是指个体不能达成目标或不能克服困难的威胁,致使自尊心、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的情绪状态,同时伴有明显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运动性不安。。焦虑症的焦虑往往指向实际并不存在的威胁,且紧张、焦虑程度极为严重。焦虑症的成因焦虑症的病因尚无定论。焦虑症的治疗认知疗法。为防止考试焦虑发生,学校可以用团体辅导的方式,于考试前进行干预。......
2023-11-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