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受到当时进化论和复演论的影响,提出了复演说,认为胎儿在胎内的发展复演了动物进化的过程;而出生后个体的心理发展,则复演了人类进化的过程。此外,孟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华生认为环境和教育是心理发展的唯一条件,教育是万能的。二因素论认为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1.遗传与生理成熟是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生物因素遗传是指遗传物质从上代传给下代的现象。......
2023-11-06
除了遗传素质和环境等因素影响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之外,影响个体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因素还有很多,既有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方面的外部因素,也有来自个体自身方面的内部因素。
(1)影响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外部因素
1.家庭教养方式
个体的品德受到其所处家庭的教养方式的深刻影响,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有研究证明,过分严厉与放任型的教养方式会对孩子的品德造成不良的影响,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会对孩子良好品德的塑造产生积极的影响。[24]
2.学校教育方式
学校教育方式对个体的品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强化来加以引导。合理的表扬和批评会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教师所提倡和表扬的人和行为往往会变成学生们模仿与学习的素材,而教师所反对和批评的不良行为常常成为学生们尽力克服的内容。因此,可以通过教师的表扬和批评来塑造学生们良好品德的形成。[25]
3.社会文化风气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社会文化风气对他们的影响会变得越来越重要。社会文化风气是由大众传媒、社会舆论、名人的榜样示范等方面构成的。学生的生活世界不可能与社会相分离,他们的道德理想、信念与价值观正处于形成过程中,属于可塑性较强的时期,既容易接受良好社会风气的影响,也容易接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因此,教育者要特别重视社会文化风气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26]
4.榜样和同伴的作用
青少年的态度和道德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他们的同伴集体的行为准则和风气决定的。这也就是社会心理学中所说的模仿与从众现象。青少年的品德往往是通过模仿身边的重要他人(如家长、教师或同伴)的行为而形成的。榜样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与父母开始疏远,喜欢和同伴交往,希望得到同伴们的认可和接纳。不管同伴们的思想是健康还是不健康的,都对青少年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27](www.chuimin.cn)
(1)影响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内部因素
1.个体拥有社会经验
个体拥有的社会经验的丰富程度对于个体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个体拥有的社会经验越多,越有利于个体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相反,个体拥有的社会经验越少,就有可能越不利于个体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例如,有研究证明,当一个人因为自己的过失而感到内疚时,他们更愿意在未来提供志愿帮助,从而减少内疚。[28]
2.认知失调
许多研究都已表明,个体具有一种维持平衡和一致性的需要,即力求维持自己的观点、信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当认知不平衡或不协调时,如新出现的事物和自己原有的经验不一致,或者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不一致等,这时内心就会有不愉快或紧张的感受,个体就会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信念,以达到新的平衡。因此,认知失调是品德改变的先决条件。[29]
3.态度定势
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往往支配着一个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相关的信息。对教师有消极的态度定势,将会对教师的教诲和要求视若无睹,甚至引发冲突。帮助学生形成对教师、集体的积极态度定势是使学生接受德育的重要前提。[30]
4.道德认知发展水平
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取决于个体已有的道德规范和准则的理解与掌握水平,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根据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等人的研究,要改变或提高个体的道德水平,应该要顾及其接受能力,遵循先他律后自律的渐进原则。因此,在实施道德教育时,不应只注意德育的形式进行道德说教,而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切身体验,晓之以理。[31]
有关学校心理学的文章
霍尔受到当时进化论和复演论的影响,提出了复演说,认为胎儿在胎内的发展复演了动物进化的过程;而出生后个体的心理发展,则复演了人类进化的过程。此外,孟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华生认为环境和教育是心理发展的唯一条件,教育是万能的。二因素论认为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1.遗传与生理成熟是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生物因素遗传是指遗传物质从上代传给下代的现象。......
2023-11-06
引起和维持无意注意的原因,包括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和人的主观特点两个方面。有意注意与年龄也有重要的关系。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大脑额叶的机能有两个:一是接受和分析信息,把人的注意引向一定的刺激物和动作;二是抑制那些不需要的刺激物所引起的注意,亦即控制人的分心。一个有顽强意志品质的人,较容易使自己的注意服从于当前的目的和任务。有意后注意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并在有意注意之后产生的。......
2023-11-06
问题发现之后,是否能顺利解决,有赖于许多因素,我们了解一下这些影响因素将有助于了解某些问题迟迟不能解决的原因,从而创造有关条件去解决问题。启发法不能完全保证问题解决的成功,但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较省时省力。季克的故事为解决邓克尔的难题提供了良好的类比结构。但是对应也可能走向“死对”,如邯郸学步,似东施效颦,这反是思维僵固的表现,是不利于问题解决的。......
2023-11-06
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般认为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其中环境和教育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质上,遗传因素的作用较为重要。......
2023-11-07
了解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帮助教师有效地应对,是维护和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教师面临的特殊适应问题主要源于教师的工作特点。教师的工作要求情感投入人际关系是教师影响力发生作用的主要渠道。因而沟通与合作能力是新型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教师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致力于道德锻炼和心理健康,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这些问题的严峻与迫切性,可以说,并不亚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问题。......
2023-11-06
到了近代,经验的心理学迅速发展,成为哲学心理学的主流,主要探讨知识经验是怎样产生的,属认识论问题。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产生于英国,鼻祖是培根,重视感官经验的作用。理性主义心理学思想产生于法国,鼻祖是笛卡尔。在自然科学中,对心理学发展影响较大的是生理学和物理学。达尔文的进化论对心理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但结果表明对动物智力的测量并非易事,最终认识到这是一项无意义的工作。......
2023-11-06
总的来看,现代学校管理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以追求效率为目标的科学管理阶段。学校管理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受到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影响,强调学校管理中的教职工民主参与。从此学校管理学的建设和传递就得到了一个法定地位。1978年以后,我国学校管理学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023-10-20
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如果那些构成变态的各种先天性倾向的关系保持不变,并且在成熟期变得更为强烈,其发展的结果就只能是性倒错。1.性欲的释放许多专家认为,所有性倒错固着的必要前提存在于性本能的先天弱点之中。......
2023-08-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