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学校心理学: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学校心理学: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摘要】: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大量研究,在其1930年出版的《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中提出了儿童的道德发展理论,对品德心理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理论的简要评价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发现了以下规律:儿童的道德认知是呈阶段式发展的,这些阶段与认知发展密切相关。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1896—1980)采用对偶故事法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大量研究,在其1930年出版的《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中提出了儿童的道德发展理论(四个阶段),对品德心理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理论的主要观点

第一个阶段是自我中心阶段(2~5岁),又称作前道德阶段。儿童不顾规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执行规则,即规则对于他来说,还不具有约束力。在这个阶段,儿童还不能将主体与客体相分离,还不能将自己与外界环境区分开来,他们与成人或同伴之间还没有形成合作关系,他们把外在环境看作是自我的延伸。[13]

第二个阶段是权威阶段(6~8岁),又称作道德实在论或他律道德阶段。儿童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绝对的尊重和服从的愿望,即他律道德在一些情感反应和作为道德判断所特有的某些显著的结构中表现出来,其特点包括:一是绝对遵从父母、权威者或年龄较大的人。儿童认为服从权威就是好的,反之,就是坏的;二是对规则本身的尊重和服从,即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不变的。[14]

第三个阶段是可逆性阶段(8~10岁),又称作道德相对论或自律道德阶段。儿童的思维进入具体运算阶段,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他们达到了基于遵从的新的道德关系,从而导致一定程度的自律。这一阶段的儿童已不把准则看作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换句话说,儿童已经开始认识到,只要所有的人都同意的话,规则是可以改变的。[15]

第四个阶段是公正阶段(10~12岁)。公正观念或正义感是在可逆性阶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公正观念往往从抛弃父母的意见而获得的(如当父母不自觉地有不公正行为时)。此后,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关系就从权威型过渡到了平等型。在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平公正,儿童体验到公平公正应当符合个人的特殊情况。[16]

【信息栏】13-1:对偶故事法

对偶故事法[17](www.chuimin.cn)

第一步,设计出两个内容大致相同但仅在行为动机与结果上相反的配对故事。第二步,将这两个对偶故事一一呈现给儿童,请他们认真理解和领会故事情节。第三步,等儿童充分理解了故事情节后,再请儿童回答一些关于两个故事情节所提出的问题。第四步,分析儿童对不同问题的作答情况,推导出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例如,皮亚杰在研究中曾经使用过的两个小对偶故事:

故事A:有一个叫朱利安的男孩子。有一天当父亲出门后,他偷偷到父亲的书桌上,打开墨水瓶用笔蘸墨水画画。一不小心将墨水滴在桌布上,弄脏了一小块。

故事B:有一个叫奥古斯都的男孩子,他发现父亲书桌上墨水瓶已经空了,于是决定帮助父亲做一件事,就趁父亲不在家的时候,偷偷地将大墨水瓶的墨水倒入父亲书桌上的小瓶里,没想到不小心将墨水溢出,弄脏了一大片桌布。

向儿童呈现完这两个故事后,皮亚杰问儿童:“这两个儿童犯了一样的错误吗?你认为谁的过失较大?”

(1)理论的简要评价

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发现了以下规律:儿童的道德认知是呈阶段式发展的,这些阶段与认知发展密切相关。这为人们正确开展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然而,近年来的一些研究也证明,该理论可能也存在一些不足:第一,明显低估了幼儿和低年级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第二,高估了高年级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