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学习的迁移理论1.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知结构的学习迁移理论从知识获得与运用的角度探讨了迁移发生的条件和机制,强调迁移的产生取决于学习者良好的认知结构。元认知能力高的学习者,会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自觉地进行监督、控制和掌握,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是学习策略得以迁移的重要保障。相反,元认知能力低的学习者往往不理解认知策略的使用范围,或者不能根据具体情境对认知策略及时进行调整。......
2023-11-06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1896—1980)采用对偶故事法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大量研究,在其1930年出版的《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中提出了儿童的道德发展理论(四个阶段),对品德心理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理论的主要观点
第一个阶段是自我中心阶段(2~5岁),又称作前道德阶段。儿童不顾规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执行规则,即规则对于他来说,还不具有约束力。在这个阶段,儿童还不能将主体与客体相分离,还不能将自己与外界环境区分开来,他们与成人或同伴之间还没有形成合作关系,他们把外在环境看作是自我的延伸。[13]
第二个阶段是权威阶段(6~8岁),又称作道德实在论或他律道德阶段。儿童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绝对的尊重和服从的愿望,即他律道德在一些情感反应和作为道德判断所特有的某些显著的结构中表现出来,其特点包括:一是绝对遵从父母、权威者或年龄较大的人。儿童认为服从权威就是好的,反之,就是坏的;二是对规则本身的尊重和服从,即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不变的。[14]
第三个阶段是可逆性阶段(8~10岁),又称作道德相对论或自律道德阶段。儿童的思维进入具体运算阶段,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他们达到了基于遵从的新的道德关系,从而导致一定程度的自律。这一阶段的儿童已不把准则看作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换句话说,儿童已经开始认识到,只要所有的人都同意的话,规则是可以改变的。[15]
第四个阶段是公正阶段(10~12岁)。公正观念或正义感是在可逆性阶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公正观念往往从抛弃父母的意见而获得的(如当父母不自觉地有不公正行为时)。此后,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关系就从权威型过渡到了平等型。在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平公正,儿童体验到公平公正应当符合个人的特殊情况。[16]
【信息栏】13-1:对偶故事法
对偶故事法[17](www.chuimin.cn)
第一步,设计出两个内容大致相同但仅在行为动机与结果上相反的配对故事。第二步,将这两个对偶故事一一呈现给儿童,请他们认真理解和领会故事情节。第三步,等儿童充分理解了故事情节后,再请儿童回答一些关于两个故事情节所提出的问题。第四步,分析儿童对不同问题的作答情况,推导出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例如,皮亚杰在研究中曾经使用过的两个小对偶故事:
故事A:有一个叫朱利安的男孩子。有一天当父亲出门后,他偷偷到父亲的书桌上,打开墨水瓶用笔蘸墨水画画。一不小心将墨水滴在桌布上,弄脏了一小块。
故事B:有一个叫奥古斯都的男孩子,他发现父亲书桌上墨水瓶已经空了,于是决定帮助父亲做一件事,就趁父亲不在家的时候,偷偷地将大墨水瓶的墨水倒入父亲书桌上的小瓶里,没想到不小心将墨水溢出,弄脏了一大片桌布。
向儿童呈现完这两个故事后,皮亚杰问儿童:“这两个儿童犯了一样的错误吗?你认为谁的过失较大?”
(1)理论的简要评价
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发现了以下规律:儿童的道德认知是呈阶段式发展的,这些阶段与认知发展密切相关。这为人们正确开展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然而,近年来的一些研究也证明,该理论可能也存在一些不足:第一,明显低估了幼儿和低年级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第二,高估了高年级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
有关学校心理学的文章
知识学习的迁移理论1.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知结构的学习迁移理论从知识获得与运用的角度探讨了迁移发生的条件和机制,强调迁移的产生取决于学习者良好的认知结构。元认知能力高的学习者,会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自觉地进行监督、控制和掌握,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是学习策略得以迁移的重要保障。相反,元认知能力低的学习者往往不理解认知策略的使用范围,或者不能根据具体情境对认知策略及时进行调整。......
2023-11-06
归因理论是学习动机理论中的一种有代表性的理论。早期的归因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海德提出,海德认为,当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体验到成功或失败时,会寻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表8-2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模式韦纳认为,人的个性差异和成败的经验会影响他们的归因方式,同时,个人对自己上一次成就行为的归因将会影响到他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等。韦纳研究还发现,归因会使人出现情绪反应。......
2023-11-06
到了近代,经验的心理学迅速发展,成为哲学心理学的主流,主要探讨知识经验是怎样产生的,属认识论问题。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产生于英国,鼻祖是培根,重视感官经验的作用。理性主义心理学思想产生于法国,鼻祖是笛卡尔。在自然科学中,对心理学发展影响较大的是生理学和物理学。达尔文的进化论对心理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但结果表明对动物智力的测量并非易事,最终认识到这是一项无意义的工作。......
2023-11-06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论关心的是人格发展的局部,即主要从认知的发展角度研究人的社会化。认知发展论详细论述了个体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认知及思维能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特别是描述了儿童在各个发展阶段是如何思考的。(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科尔伯格关于人的道德发展的学说是当前最有影响的学说。海因茨的妻子患癌症,生命垂危。这样,认知的发展就表现为主体和环境积极互动的过程。......
2023-08-01
所以,斯皮尔曼认为,每种智力都是由一定比例的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共同决定的。智力的结构理论1.智力的层次结构理论1961年英国心理学家阜南继承和发展了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提出了智力的层次结构理论。由此可见,阜南智力层次结构理论是对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的深化。吉尔福特认为,这些不同的智力可运用不同的测验来检验。他们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由七种相对独立的成分所构成。......
2023-11-06
根据思维活动凭借物的不同分类1.直观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这是以实际动作为支柱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在个体智慧的发展过程中,儿童先有直观动作思维,而后才有具体形象思维,一般到青年期之后,才能具有较发达的语词逻辑思维,所以儿童的这三种思维有水平高低之分。而对于成人来说,上述三种思维往往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
2023-11-06
低级心理机能是动物和人类所共有的,而高级心理机能则是人类所特有的。维果茨基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就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由此,维果茨基清楚地阐明了人类心理活动的社会制约性。......
2023-11-06
奥尔波特认为,人格包括两种特质:一种是共同特质,一种是个人特质。他认为,特质是一种心理结构,它表现为相当持久和广泛的行为倾向,人格的整体结构由四个层次的特质构成。共同特质,是指某一地区、某一集团中各成员所共有的特质。如外倾性、神经质、随和性等均与心理健康有关;外倾性和开放性是职业心理与工业心理的两个重要因素;责任心与人事选拔有密切关系。......
2023-11-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