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的结构和顺序是影响学习迁移的客观因素,而如何将知识以最佳的结构和顺序呈现就是教学设计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
2023-11-06
(1)早期的学习迁移理论
形式训练说 官能心理学认为人的心智是由许多不同的官能组成的,这些官能包括注意、意志、记忆、知觉、想象和判断等。各种官能可以通过特定的学科,像训练肌肉一样通过练习得到增强。一旦心理官能在这些学科的训练中得到提高,就可以在解决其他相类似的问题时产生迁移作用,因此教育的目的只在于进行形式训练。
共同要素说 要素说是由桑代克等人提出来的。共同要素说认为,迁移是具体的而且是有条件的,只有当两个学习情境有相同的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这里所说的共同要素或共同成分指的是两项作业中共同的显而易见的知觉特征,如颜色和形状等。
概括化理论 概括化理论由贾德(H.Judd,1908)提出。概括化理论认为,先前学习之所以能迁移到后继的学习中,是因为在先前学习中获得了一般的原理,这种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运用于应用该原理的另一种学习之中。所以,两种学习之间的共同成分只是迁移产生的必要条件,概括出两种学习的共同原理才是学习迁移的关键。
关系转换说 苛勒(W.Kohler,1929)是关系转换说的主要代表人物。该学说认为,迁移不是由于两个学习情境具有共同成分、原理或规则而自动产生的,而是由于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的关系的结果。学习者必须发现两个事件之间的关系,迁移才能产生,而对关系的觉察是通过顿悟实现的。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奥苏贝尔于1963年在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该理论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迁移是以认知结构为中介进行的,先前学习所获得的新经验,通过影响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影响新学习。
学习定势说 定势说的奠基人是哈罗(H.Harlow,1949)。迁移的学习定势说强调的是学习方法的迁移。学习定势是一种学习策略,即指学会如何学习。
(1)知识学习的迁移理论
1.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认知结构的学习迁移理论从知识获得与运用的角度探讨了迁移发生的条件和机制,强调迁移的产生取决于学习者良好的认知结构。所谓认知结构就是个体头脑中的知识结构。个体原有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知识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固性影响着新知识的学习。原有知识结构的可利用性是指学习新知识时,能够用于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知识,包括概念、命题或者具体例子等。原有知识结构的可辨别性是指利用新知识同化旧知识时,学习者意识到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原有知识结构的稳固性是指同化新知识的旧知识的巩固性程度,即面临新知识的学习时,被用来同化新知识的旧知识是否已经被牢固掌握。(www.chuimin.cn)
2.安德森的产生式迁移理论
安德森(Anderson,1981)的产生式学习迁移理论适用于解释基本技能的迁移。他认为学习迁移的本质以产生式为基本单元,通过知识编辑机制来实现的。所谓产生式,就是一个条件与一种操作相结合的操作规则。两项技能的产生式重叠越多,迁移量就越大。产生式的学习迁移理论一方面强调一种技能到另一种技能的迁移量取决于两者共同产生式的重叠量,另一方面强调知识编辑对产生式的获得与迁移有直接的影响。
3.佛莱威尔的元认知迁移理论
元认知是个体对认知过程的认识。它负责对认知过程进行监控、调节和协调。元认知的学习迁移理论认为,学习者的元认知水平是影响学习策略迁移的重要因素。元认知能力高的学习者,会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自觉地进行监督、控制和掌握,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是学习策略得以迁移的重要保障。相反,元认知能力低的学习者往往不理解认知策略的使用范围,或者不能根据具体情境对认知策略及时进行调整。由此,即使他已经掌握了某一认知策略的具体内容,也无法使之得以成功地迁移。
4.季克和霍约克的图式迁移理论
季克(Gick)和霍约克(Holyoak)认为人们能够在不同的问题解决领域之间成功地迁移,是因为问题解决者获得了解决问题的图式。图式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问题的一般性描述,或知识表征的单元。他们认为,问题解决的迁移不仅是因为图式的获得,还有解题操作的自动化,并且图式的获得发生在规则自动化之前。
5.类比迁移理论
类比迁移是指学习者利用已经学习并解决过的问题(源问题)来解决新问题(靶问题)。类比迁移的理论认为,迁移最有可能发生在靶问题与源问题具有许多共同特征的时候,问题之间相似性的越多,迁移的可能性越大。发生在具有相同的结构特征的两种不同概念领域的类比迁移称为不同领域间的类比迁移;发生在相同或非常接近的概念领域的类比迁移称为相同领域间的类比迁移。许多研究者都认为类比迁移是解决所有新问题的一个主要方法,甚者有人认为它是解决新问题的唯一方法。虽然这一极端观点受到人们的质疑,但是它足以说明类比迁移在问题解决中的重要地位。
有关学校心理学的文章
联结派的学习理论联结派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学习过程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赫尔认为,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降低内驱力和满足需要,使有机体与环境保持平衡,因此,其系统性行为理论也称为内驱力降低说。......
2023-11-06
智力与能力能力属于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智力与知识1.智力与知识的区别我们都知道,人的知识有多寡,智力水平也有高低。将智力的开发和培养寓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重视知识传授的形式,促进学生的知识结构不断趋于合理、智力也不断获得发展。......
2023-11-06
强化论学习动机的强化论由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他们对完全不可能成功或稳操胜券的任务,动机水平反而下降。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在其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制约,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强化,行为的先行因素为期待。班杜拉认为,传统学习心理学的研究集中在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过程上,而传统动机理论的研究停留在提供什么强化才能促进个体进步的行为上。......
2023-11-06
所以,斯皮尔曼认为,每种智力都是由一定比例的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共同决定的。智力的结构理论1.智力的层次结构理论1961年英国心理学家阜南继承和发展了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提出了智力的层次结构理论。由此可见,阜南智力层次结构理论是对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的深化。吉尔福特认为,这些不同的智力可运用不同的测验来检验。他们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由七种相对独立的成分所构成。......
2023-11-06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含很多方面,它的养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生能力提高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小到大,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其次,多关心、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2023-11-06
奥尔波特认为,人格包括两种特质:一种是共同特质,一种是个人特质。他认为,特质是一种心理结构,它表现为相当持久和广泛的行为倾向,人格的整体结构由四个层次的特质构成。共同特质,是指某一地区、某一集团中各成员所共有的特质。如外倾性、神经质、随和性等均与心理健康有关;外倾性和开放性是职业心理与工业心理的两个重要因素;责任心与人事选拔有密切关系。......
2023-11-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