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其特点

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其特点

【摘要】: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而中学时期则是继此之后自我意识快速发展后的第二个飞速发展期,因而也被称为“自我的第二次诞生”“自我的发现”时期。中学生这种突然高涨的自我意识,使个性出现了暂时的不平衡性,因而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反抗心理和各种情绪上的矛盾。同一性延缓指的是个体还处于对自我同一性的探索阶段,正在积极地搜集各种信息,比较各种可能性,渴望发现适合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是人类独有的一种现象,是个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情绪体验和自我监控等成分。

(1)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1.自我概念的发展

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特征、能力、态度、信念价值观的总的认识。幼儿的自我概念刚刚开始形成。7岁之前的幼儿对自己的描述主要限于身体特征、年龄、性别和喜爱的活动等方面,还不会描述内部的心理特征。小学生的自我描述是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的描述向比较抽象的心理术语的描述发展。

2.自我评价的发展

个体的自我评价能力一般出现在4岁左右,整个幼儿期,儿童的自我评价发展水平较低。直到小学高年级,个体的自我评价能力才有了长足发展,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从受外部条件的制约过渡到受内部道德认识的制约。大约从四年级起,可以明显地看到儿童开始以道德原则来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2)从注重行为的效果过渡到注重行为的动机,转折年龄在9岁左右。(3)从注重行为直接后果过渡到注重行为或后果的性质。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逐步形成“人比物重要”的概念。(4)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发展,并且有了一定的批判性。(5)从对具体行为的评价到有了一定概括程度的、涉及某些个性品质的评价。(6)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自我评价能力一般落后于评价别人的能力。在评价别人时比较清楚,在评价自己的时候比较模糊。

3.自我情绪体验

国内研究表明(韩进之,1986),儿童在3岁时,自我情绪体验还不明显,自我情绪体验发生的转折年龄在4岁,5~6岁儿童大多数已表现出自我情绪体验。幼儿的自我情绪体验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即由与生理相关的体验(如愉快、愤怒)向社会性体验(如自尊、内疚等)发展。

自尊感是儿童最重要的自我情绪体验之一。自尊是指个体对自我价值的判断以及伴随而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幼儿期是儿童自尊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时期。6岁左右的儿童基本都能体验到自尊感,到童年期,小学生的自尊感出现分化并逐渐趋于稳定。自尊感来源于儿童对自我各方面能力的判断,而儿童最初是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认识自己的,因此,获得成功机会较多的儿童,获得别人奖励的机会也会较多,从而自我感觉良好,自尊水平也就较高。因此,家长和教师应做到正确评价儿童,善于发现每一个儿童的优点,肯定儿童点滴的进步,营造团结友爱的班集体,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儿童的自尊水平。

(1)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1.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1~3岁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期,这一期间儿童开始区分出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开始会使用代词“我”来标志自己。而中学时期则是继此之后自我意识快速发展后的第二个飞速发展期,因而也被称为“自我的第二次诞生”“自我的发现”时期。

朱智贤认为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1)对人的内部世界、内心品质发生了兴趣,开始要求了解别人的和自己的个性特点,了解自己的体验和评价自己。

(2)能更自觉地评价别人的和自己的个性品质。最初是学会评价别人的个性品质,以后才逐步学会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并且这种评价能力是逐步完善起来的。(www.chuimin.cn)

(3)中学生评价别人和自己的品质的能力同青年或成年人比较起来,还是不高的,有一定的差距,而且是不稳定的。这首先表现在中学生对人的评价或自我评价常常是不客观的,而且评价别人时比较清楚,评价自己是比较模糊;其次,中学生对人的评价或自我评价常常是不全面的,或者只看到一点缺点,就抹杀全部优点,或者是只看到一点优点,就忘掉主要缺点;再次,中学生对人的评价或自我评价常常是不稳定的,有时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以至觉得自己了不起,有时又过分低估自己,显得非常消沉。

中学生对自我世界的关注常使得他们对外部世界不屑一顾,这就往往会导致他们个性上的主观偏执性。一方面,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听不进别人的建议和劝告;另一方面十分敏感,总觉别人在以挑剔的眼光看待他们。中学生这种突然高涨的自我意识,使个性出现了暂时的不平衡性,因而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反抗心理和各种情绪上的矛盾。

2.反抗心理的出现

反抗心理是当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感受到某些方面享有的自由被剥夺时,自身激发的一种抗拒心理,其目的是表现个性,突出自我。个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个反抗期,第一个反抗期是大约2~4岁的时候,这一阶段儿童主要是反抗成人对自己身体活动的约束。第二个反抗期就是中学生时期,这时儿童反抗的是有关心理方面的内容,因而有人称这一时期为“心理断乳期”。

中学生产生反抗心理,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自我意识的高涨,使他们有强烈的维护自尊的愿望,通过反抗行为获得他人的重视;二是神经中枢系统的兴奋性过强,对细微的刺激也会引发较大的反应;三是独立性的增强,使得中学生希望能够不受外人干涉,以成熟个体的方式自己去行事。

中学生的反抗心理的外在表现,往往会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类型是激烈、外显的表现,对于他人的言语和行为进行直接和粗暴的反抗,且听不进任何的劝阻,来势十分猛烈;另一种类型则是冷漠、内隐的表现,虽然与他人不发生激烈的直接冲突,但却并不意味着听从他人的意见,而是当作耳旁风,依旧我行我素。

3.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所谓自我同一性,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串感觉。在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中,中学生的发展课题就是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和防止自我同一性扩散。

马西亚(J.E.Marcia)认为,个体在解决同一性危机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四种同一性状态:

同一性形成是指个体通过自己的积极探索,考虑了各种实际选项,形成了自己对价值观和人生目标的选择。

同一性早期完成是一种盲目的认同,个体过早地、匆匆地就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没有考虑各种选择的可能,就停止了同一性的探求。同一性早期完成的青少年往往缺乏主见,遵从他人的目标、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里的他人往往是父母、教师或其他权威人物。

同一性延缓指的是个体还处于对自我同一性的探索阶段,正在积极地搜集各种信息,比较各种可能性,渴望发现适合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这种状态是一种积极的状态,因为在当今的复杂社会,对大多数人来说,自我同一性的达成是一个逐渐缓慢的探索过程,而不是外在的急剧变化,因而延期选择是正常的,也是积极而健康的。

同一性扩散是指个体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想做什么,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他们无法成功地做出选择,或者他们会逃避思考问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同一性形成和同一性延缓都是健康有益的。许多中学生在最初的时候处于同一性早期完成或同一性扩散的状态,随着认知的成熟,逐渐进入同一性形成或同一性延缓,表现出一定的年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