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学校心理学:弗洛伊德的五个人格发展阶段

学校心理学:弗洛伊德的五个人格发展阶段

【摘要】: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德据此把人格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他认为这五个阶段的顺序是不变的。弗洛伊德认为,前三个阶段是人格发展的最重要的阶段,为成年后的人格模式奠定了基础。这一阶段是个体的性发育成熟期。本阶段影响儿童活动的主要因素已由父母转向同伴

(1)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前三个阶段称为前生殖阶段),弗洛伊德据此把人格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他认为这五个阶段的顺序是不变的。

第一阶段:口唇期(0~1岁)。

口唇区域为快感的中心。婴儿的活动大多以口唇为主,摄入、撕咬、含住、吐出和紧闭是五种主要的口腔活动模式。如果对一种原始模式产生固着作用,成年后就可能形成依赖(从事大量的口唇活动,沉溺于吃、喝、抽烟与接吻等)和攻击性(从事那些与撕咬行为相等同的活动,如挖苦、讽刺与仇视)的人格特征。

第二阶段:肛门期(1~3岁)。

肛门区域成为快感区。在这一阶段,儿童会接受排便训练,这是儿童第一次接触到外部纪律权威,因此代表了本我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一般地,如果排便训练过于严格,儿童会形成过度控制的行为习惯,如洁癖、吝啬和强迫的人格特征,也有可能造成儿童的反抗,从而形成过度铺张浪费、越轨的人格特征;如果排便训练过于随便,儿童在成年后容易形成肮脏、浪费、凶暴和不守秩序等人格特征。

第三阶段:性器期(3~6岁)。

生殖器成为快感的中心。这是人格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以异性父母作为自己性欲的对象,男孩对母亲产生爱恋,仇恨父亲,称为恋母情结或俄狄浦斯情结;女孩对父亲产生爱恋,仇恨母亲,称为恋父情结或克勒厄屈拉情结。儿童在仇恨同性父母的同时又害怕报复,最后压抑自己的性欲,停止对同性父母的敌视,逐渐接近、接纳、认同同性父母,并逐渐发展起同性父母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否则,儿童就可能演变成同性恋或异装癖、异性癖等性心理障碍。

弗洛伊德认为,前三个阶段是人格发展的最重要的阶段,为成年后的人格模式奠定了基础。他主张,人格的最初形成应是在5岁左右。

第四阶段:潜伏期(6岁~青春期)。

这一阶段儿童已经进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因此,将兴趣从家庭成员转向同伴,特别是同性同伴,倾向于避开异性同伴。

第五阶段:生殖期(青春期~成年)。

这一阶段是个体的性发育成熟期。个体开始试图与父母分离,建立自己的生活,逐渐发展出成年人的异性恋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的人格发展要想在性、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达到成熟状态,即达到生殖期人格的理想水平是很难的,很少有人能达到。因为人格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两种危机:一是固着,即不论在每个人格发展阶段满足过多或过少,都会使力比多停滞在那个阶段,从而使个体在成年后表现出该阶段的人格特征;二是倒退,即个体在人格发展过程中遇到挫折,从而从高级阶段返回到低级阶段,表现出低级阶段的人格。他认为固着和倒退是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

【信息栏】10-1:弗洛伊德古典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古典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1856—1939)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

1.本我

本我(id)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本我具有很强的原始冲动力量,弗洛伊德称其为力比多(libido)。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非社会化和混乱无序的,它遵循快乐原则。

2.自我

自我(ego)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它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要求。

3.超我

超我(superego)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是道德化了的自我,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其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它具有三个作用:一是抑制本我的冲动,二是对自我进行监控,三是追求完善的境界。

在人格结构里,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人格的整体。它们各自代表了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是生物本能我,自我是心理社会我,超我是追求完美我;当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人格表现出一种健康状况;当三者互不相让,产生敌对关系时,就会产生心理疾病。(www.chuimin.cn)

(1)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

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使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和健全的人格。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

整个发展过程分为八个阶段。

1.学习信任的阶段(0~1.5岁):信任感对不信任感

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如果父母或者照料者给予婴儿适当的、稳定的与不间断的关切、照顾、哺育和抚摸,婴儿就会对父母产生一种信任感,认为这个世界是安全而可信赖的地方。这种对人、对环境的基本信任感是形成健康个性品质的基础,是以后各个时期发展的基础,尤其是青年时期发展同一性的基础。

2.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5~3岁):自主感与羞怯感

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儿童初步尝试独立处理事情,如果父母允许幼儿去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鼓励幼儿独立探索的欲望,幼儿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养成主动、自主的性格;反之,如果父母过分溺爱和保护或过分批评指责,就可能使儿童怀疑自己对自我和环境的控制能力,产生羞怯感。

3.发展主动性的阶段(4~5岁):主动感对内疚感

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由于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的发展,儿童可能把活动范围扩展到家庭之外。儿童喜欢尝试探索环境,承担并学习掌握新的任务。此时,如果父母或教师对儿童的建议给予适当鼓励或妥善处理,则儿童不仅发展了主动性,还能培养明辨是非的道德感;反之,如果父母对儿童的问题感到不耐烦或嘲笑儿童的活动,儿童就会产生内疚感。

4.变得勤奋的阶段(6~11岁):勤奋感对自卑感

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在这个时期,多数儿童已进入学校,第一次接受社会赋予他并期望他完成的任务。他们追求任务完成时获得的成就感及由此带来的长辈的认可和赞许。如果儿童在学习、游戏等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就并受到承认的奖励,儿童将以成功、嘉奖为荣,养成乐观、进取和勤奋的性格;反之,如果由于学习方法不当或努力不够而多次遭受挫折或其成就受到漠视,儿童容易形成自卑感。本阶段影响儿童活动的主要因素已由父母转向同伴、学校和其他社会机构,教师在培养儿童勤奋感方面具有特殊作用。敏感、耐心、富于指导经验的教师有可能使有自卑感的学生重新获得勤奋感。

5.建立个人同一性的阶段(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要求谨慎的选择和决策,尤其体现在职业定向、性别角色分化等方面。如果青少年不能整合这些方面及各种选择,或者根本无法在其中进行选择,就会导致角色混乱。

6.承担社会义务的阶段(18~25岁):亲密感对孤独感

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培养爱的品质。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去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

7.显示充实感的阶段(25~50岁):繁衍感对停滞感

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繁衍感,培养关心的品质。当一个人顺利地度过了自我同一性时期,以后的岁月中将过上幸福充实的生活,他将生儿育女,关心后代的繁殖和养育。埃里克森认为,繁衍感有繁殖和培育两层含义,一个人即使没生孩子,只要能关心孩子、教育指导孩子也可以具有繁衍感。反之没有繁衍感的人,其人格贫乏和停滞,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他们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关心他人(包括儿童)的需要和利益。

8.达到完善的阶段(50岁以后):自我完善感对失望感。

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培养智慧、贤明的品质。

伴随着衰老过程,老年人的体力、心力和健康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所以被称为自我调整对绝望感的心理冲突。

当老年人回顾过去时,可能怀着充实的感情与世告别,也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自我调整是一种接受自我、承认现实的感受;一种超脱的智慧之感。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它定义为: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老年人对死亡的态度直接影响下一代儿童时期信任感的形成。因此,第8 阶段和第1 阶段首尾相连,构成一个循环或生命的周期。

埃里克森认为,在每一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中,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所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就算完成了这阶段的任务,逐渐实现了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