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的具体方法如下:第一,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比如,人们可以看到,在画一棵大树时,全班四五十个学生,画出来的大树的样子非常雷同,这种现象越到高年级越明显。如果教师马上对学生进行否定,认为大树根本不可能长到天上去,那学生的创新意识可能就在此刻被遏制了。......
2023-07-23
这里的环境不仅指学校环境,还包括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研究表明,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所谓有利于发挥创造力的环境,应该是一个能支持或高度容忍标新立异者和偏离常规者的环境,是一个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老师或家长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疑问和观念,并且向学生证明他们的问题和观念是有价值的,同时提供给学生大量的学习机会,不断地鼓励儿童思考、尝试、探索和发现,促使其认知功能和情感功能均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其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现。
(1)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创造性与许多人格特征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特别是独立性。家长和老师应该采取民主的教育方式,遵循尊重、鼓励、支持和适当的要求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充分享受独立活动、独立交往的自由,让学生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好奇心与创造力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好奇心既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又是创造性活动赖以进行的重要动力。因此,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能促进他们对创造性活动拥有浓厚的兴趣,促进创造性活动的进行。
2.培养学生的恒心和毅力
创造性活动要求个体能够忍受长期得不到反馈或回报的情况,这就需要恒心和毅力。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得到最终满意的结果。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去完成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需要意志努力的任务,提高学生的恒心和毅力。
3.解除怕犯错误的恐惧心理
学生往往因为怕犯错误而不敢去尝试,从而失去发展创造力的良机。因此,教师应该注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解除他们怕犯错误的恐惧心理,鼓励学生大胆进行一些尝试和冒险。
(1)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可以通过教学和训练,使学生掌握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以发展其创造力。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讲授的和教材上的内容往往被学生认为是完全正确的,即使有不同的想法,也是改变自己求得与老师一致,思维严重被禁锢了。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所讲授的内容并不总是正确或完善的,鼓励学生解放思想,活跃思维,积极地发现问题、提出质疑。
人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教师的提问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发散性提问要求学生尽可能产生多而新的想法。其典型的形式是,“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还有什么新的见解”“如果……会怎么样”,这类问题的重点是启发学生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维操作,鼓励学生求新求异。
【信息栏】9-10: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根据吉尔福特的智力理论,发散性思维是创造力的重要成分,目前许多创造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来实现的。
1.大脑激荡法
这一方法是由纽约广告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奥斯本提出的。其目的是以集思广益的方式,在一定时间内采用极迅速的联想作用,大量产生各种主意。在教学中的基本做法是: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鼓励儿童寻找尽可能多的答案,不必考虑该答案是否正确,教师也不作评论,一直到所有可能想到的答案都提出来为止。然后教师和学生才开始对这些想法进行评价、讨论和批判。最终产生一个创造性的答案。大脑激荡法是团体训练的方式,由于小组讨论比单独思考易发挥创造力,使得个体的才智能得以充分发挥,因而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训练方法。
2.类别变动法
这种方法是用来克服定势和功能固着的影响,它能提高思维的变通性。例如,给出“盒子”的概念,让学生首先想到它的一个特殊用途,如装水果,然后归纳为“容器类”,继而在“容器类”中,细想它尽可能有的特殊用途,如装鸡蛋、装纽扣、装衣服等。(www.chuimin.cn)
3.力行法
其具体方法是:(1)界定问题。在解决问题之前彻底理解所要解决的问题,弄清已知与未知;(2)开放头脑。考虑可能的解决办法,类似于大脑激荡法中的畅所欲言直至穷思竭虑;(3)确定最佳构想。从上一步的各种方法中选择最优的解决办法;(4)付诸实施。
【反思与探究】
1.智力的本质是什么?
2.智力能测量吗?智力测验存在哪些问题?
3.智力对个体将来成就的预测作用有多大?
4.智力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5.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智力开发?
【第九章资源链接】
1.戴海崎.心理与教育测量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智力测验从产生到现在,人们围绕它的争议就一直不断。本书涉及有关智力测验的争议问题,以及应该如何看待智力测验。
2.朱德全.现代教育统计与测评技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如何来测量人的智力,是非常复杂的。本部分内容介绍了一个具体的智力测验,读者可以简单地测量自己的智力。该测验选自威廉·巴那德和居尔斯·列尔普德所著的《测测你自己》一书中的一套自我测验试题,主要是面向成年人的,对年满13岁者有效,测验时间为45分钟。
3.Lewis R.Aiken.心理测量与评估[M].张厚璨,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创造性是什么?如何来测量?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本部分内容首先介绍了创造性个体的特征,然后对创造性的测量进行了探讨,列举了一些具体的测验题目,比如后果测验、远程联想测验、非常规用途测验和词语联想测验等。
【注释】
[1]朱德全.现代教育统计与测评技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79.
[2]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630.
有关学校心理学的文章
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的具体方法如下:第一,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比如,人们可以看到,在画一棵大树时,全班四五十个学生,画出来的大树的样子非常雷同,这种现象越到高年级越明显。如果教师马上对学生进行否定,认为大树根本不可能长到天上去,那学生的创新意识可能就在此刻被遏制了。......
2023-07-23
小学阶段的学生都具有模仿的天性,教师抓住这一特点,运用临摹教学可以明显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临摹教学除了可以使学生增长美术技能、提高美术技法之外,对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升也有促进作用。通过临摹教学,学生可以获得完成绘画作品足够的表象,可以为激发其想象力打下基础,帮助学生将创意以具体作品的形式展现出来。......
2023-10-31
然而,日本父母却截然相反,他们并不推崇给孩子买很多玩具,而是鼓励孩子自己试着动手做玩具。老师发现李金铭的儿子不动手以后,就引导他试着用手里的材料,发挥创造力,制作出自己想要的玩具。因为他们认为购买来的玩具,大部分都缺乏创造性,会限制孩子的创造力发展,而自己动手做玩具,既可以让孩子从玩中得到知识,同时又会有效地开发孩子的创造力。由此看来,日本父母试着让孩子自己动手做玩具,的确是一种......
2024-04-16
基于以上认识,小次郎希望通过模仿,来发掘孩子们的创造潜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小次郎相信,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的学习会充满不断克服困难的快感,在其求知欲得到激发的同时,潜能也能得到很好的释放。另外,父母一定不能让孩子照搬照抄,如果一味复制别人的东西,最终会埋葬了孩子的创造潜力。所以,中国父母应该摒弃“模仿是可耻”这一原则,在模仿的基础之上,逐步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发掘他的创造潜力。......
2024-04-16
以培育王牌学生的教育理念为出发点,引领孩子走幸福成长之路,力争谱就教育的和谐旋律。尤其是2009年,中国首次成为美国的最大债务国,首次成为世界最大贸易国。所以说,“培育王牌学生促学生为王”的教育理念的产生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这已经成为中国教育实现历史飞跃的必然选择。......
2023-11-22
否则,三方面教育不一致,就会产生分力,各自的教育影响就会削弱,甚至抵消。最近几年,群众中流传一种说法,即“5+2=0”。“5+2=0”是说学校5天的教育效果被社会上2天的“负面影响”削弱甚至抵消了,这就入木三分地反映了学校、社会、家庭三种教育形式之间的脱节和冲突。为此,培育王牌学生不仅仅作为一种学校教学实践而存在,更应该将其提到一种社会事业的高度上来关注,进而为社会培养出未来之王。......
2023-11-22
大学生参加冰雪体育文化活动或者运动而形成的一种涵养或者能力,就是大学生冰雪体育文化素养,这种素质将大学生的冰雪体育品质和精神结合在一起,也是构成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冰雪体育文化素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冰雪体育知识、冰雪体育技能、冰雪体育精神、冰雪体育行为等。......
2023-11-20
在运动强度、时间和频率这三个因素中,以个人最大摄氧量为基准,可以算出耐力运动中所需氧量占最大摄氧量的百分比,因此即可确定运动强度。运动强度是运动处方中决定运动量的最主要的因素。相对强度是按照个体各自的体力来对运动强度进行设定的。但由于运动效应和蓄积的作用,时间不宜超过3天。......
2023-11-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