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与能力能力属于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智力与知识1.智力与知识的区别我们都知道,人的知识有多寡,智力水平也有高低。将智力的开发和培养寓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重视知识传授的形式,促进学生的知识结构不断趋于合理、智力也不断获得发展。......
2025-09-30
智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具有复杂的结构。分析智力的结构,对于深入理解智力的本质,合理地设计测量智力的工具,科学地拟定智力培养计划,都有重要意义。自20世纪初,心理学家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人的智力结构提出假设,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形成了不同的理论。
(1)智力的因素理论
1.二因素说
在心理学史上,最早对智力结构进行探讨的是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他认为智力是由两种因素构成:“一般因素”(G 因素)和“特殊因素”(S 因素)。G 因素是一切智力活动所共同具有的因素,是智力结构中的关键和基础。S 因素是保证人们完成各种特定活动所必需的,决定个体各种不同能力的因素。人完成任何一种活动都需要由G 和S 两种因素决定。所以,斯皮尔曼认为,每种智力都是由一定比例的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共同决定的。
斯皮尔曼的二因素理论简单明了,对我们了解智力的结构有一定的启发价值,也为智力测验提供了理论基础。然而,这一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早期斯皮尔曼强调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的区别,将两者绝对对立起来,而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
2.群因素论
这一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提出的。瑟斯顿于2025年对218 名大学生进行测验,然后应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了构成智力的七种因素,即词的理解力、空间知觉能力、语词运用能力、推理能力、计算能力、记忆能力和知觉速度,而且这七种因素之间是互相独立的。
(1)智力的结构理论
1.智力的层次结构理论
2025年英国心理学家阜南继承和发展了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提出了智力的层次结构理论。他认为智力的结构是按层次排列的,智力的最高层次是一般因素(G)。第二层包括两个大因素群:言语和教育方面的因素(V:ED)及操作和机械方面的因素(K:E)。第三层是小因素群。在大因素下又分为言语、数量、教育、机械信息、空间能力和手工操作等12个小因素。第四层是特殊因素,即各种特殊能力。由此可见,阜南智力层次结构理论是对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的深化。
图9-1 智力的层级模型
2.智力的三维结构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于2025年提出了智力三维结构模型(见图9-2),他认为智力可区分为三个维度:操作、内容和产物。智力活动的第一个维度是操作,所谓操作是指智力活动的基本方式,它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集中思维和评价。第二个维度是内容,即智力活动的对象和材料,它包括图形(通过感官看到的具体信息)、符号(数字或单词)、语义(言语含义或概念)和行为(与人交往的智力)。第三个维度是产物,即智力活动的结果。它又分为单元(一个单词、数字或概念)、类别(一系列有关的单元)、关系(单元与类别之间的关系)、系统(用逻辑方法组成的概念)、转换(对安排、组织或意义的修改)和蕴含(从已知的信息中观察某些结果)。由于智力的三个维度中含有多个因素,整个智力就是操作、内容和产物各个维度所属项目相乘的结果。所以,智力可区分为5× 4×6=120种。吉尔福特认为,这些不同的智力可运用不同的测验来检验。
图9-2 智力的三维结构模型
(1)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
1.智力三元理论
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于2025年提出了著名的智力三元理论。该理论认为智力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成分智力、经验智力和背景智力,这三部分智力在智力活动的信息加工中具有不同的作用。
成分智力是指人们在计划和执行某一任务时的心理机制,它包括三个层次不同的成分: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经验智力涉及内部成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它是在经验水平上考察智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特别是处理新情境时的能力和心理操作自动化的信息加工能力。背景智力是指智力各成分在适应当前环境,自我成长以及选择与个人生活有关的新情景等过程中的作用;它有三种形式:适应(个体通过发展有用的技能和行为使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选择(个体在环境中找到自己位置的能力)和塑造(个体在既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也不能选择一个新环境的情形下,对环境的塑造)。
2.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力最初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及其助手经过多年研究提出来的。他们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由七种相对独立的成分所构成。这七种成分是:(https://www.chuimin.cn)
(1)语言智力:主要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体能否顺利而有效地理解和利用语言。
(2)逻辑数学智力:主要包括数学和思维方面的能力,具体而言是指推理和运算的能力。
(3)音乐智力:指个体感受、欣赏和记忆节奏和旋律的能力以及改变、创作和表达音乐的能力。
(4)空间认知智力:主要是感受、辨别、记忆和改变物体空间关系并以此来表达情感与思想的能力。
(5)身体运动智力: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即个体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并使之对事物作出恰当的身体反应;同时又善于利用身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6)内省智力:指个体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能力,其中主要是自我认知、自我反省的能力。
(7)人际智力:主要指与他人交流、交往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
该理论丰富了智力的概念,使人们破除了传统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缩写IQ)式的思维,特别是对于像“白痴天才”等一些特殊儿童的认识和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教育如果能从多元智力角度分析每位学生可能存在的智力因素,进行有的放矢的培养,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3.情绪智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戈尔曼提出了情绪智力商数(简称EQ)的概念,将情绪智力界定为5个方面。
(1)自我认知能力:个体觉察并了解自己的感受、情绪和本能冲动的能力,以及感知自己对他人的影响。
(2)自我调控能力:自动调节控制冲动和心情,以及谨慎判断和三思而后行的能力。
(3)自我激励能力:不断激励自己努力的能力。
(4)认知他人情绪并产生同感的能力:有同情心,了解他人情绪以及适当影响他人情绪反应的能力。
(5)社会与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个体管理人际关系和建立人际网络的能力,也包含寻找共同点与建立亲善关系的能力。
情绪智力的提出,不但突破了传统智力只注重认知能力的局限,而且还可以预测个体的成就、预测个体的生活幸福和心理健康等。情绪智力强调可培养性,主要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与智商相比,情商在成功的人生中似乎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它将直接影响人的工作、学习与生活的成功与否,但这并非就否定了智商的作用。实际上,在成功的主宰因素中,智商与情商缺一不可。智商是成功的根本,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智力水平,才有机会敲开成功的大门;情商则能更好地推动人们获取成功。智商将成功的机会带到人们面前,情商会从多方位、多角度帮助人们抓住成功的机会。
【信息栏】9-1:测定EQ
测定EQ
国外一位研究者曾对一组包括503 名成年人和229 名青少年的被试者做了一项多因素情绪智力的测试。该测试要求被试对一系列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被试的回答由专家和所有测验的完成者来评价。结果显示,所有被试的EQ 和IQ的相关较低。这提示我们,EQ 所测试的是和传统IQ 不同的能力。而且成年人的EQ 得分高于青少年,说明EQ 受到环境和经验的影响。此外,女性的情绪知觉明显优于男性。
相关文章
智力与能力能力属于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智力与知识1.智力与知识的区别我们都知道,人的知识有多寡,智力水平也有高低。将智力的开发和培养寓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重视知识传授的形式,促进学生的知识结构不断趋于合理、智力也不断获得发展。......
2025-09-30
归因理论是学习动机理论中的一种有代表性的理论。早期的归因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海德提出,海德认为,当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体验到成功或失败时,会寻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表8-2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模式韦纳认为,人的个性差异和成败的经验会影响他们的归因方式,同时,个人对自己上一次成就行为的归因将会影响到他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等。韦纳研究还发现,归因会使人出现情绪反应。......
2025-09-30
美国心理学家坎农对詹姆斯—郎奇的情绪理论提出了如下质疑:机体的生理变化在发生上相对缓慢,不足以说明情绪迅速发生、瞬息变化的事实。切断动物内脏器官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联系,情绪反应并不完全消失。根据这些事实,坎农认为,情绪并非外周变化的必然结果,情绪的中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2025-09-30
到了近代,经验的心理学迅速发展,成为哲学心理学的主流,主要探讨知识经验是怎样产生的,属认识论问题。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产生于英国,鼻祖是培根,重视感官经验的作用。理性主义心理学思想产生于法国,鼻祖是笛卡尔。在自然科学中,对心理学发展影响较大的是生理学和物理学。达尔文的进化论对心理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但结果表明对动物智力的测量并非易事,最终认识到这是一项无意义的工作。......
2025-09-30
心境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对人的影响往往保持时间较长。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如狂喜、暴怒、绝望、恐惧。三是脱离引发激情的环境。应激应激又称为应激反应,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与危险情况下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在危险的境遇下独立地采取果断的决定,在瞬息变化的情况下做出迅速的反应,这些都是应激状态。......
2025-09-30
人类的大多数恐惧情绪是后天获得的,其本质表现是生物体生理组织剧烈收缩,组织密度急剧增大,能量急剧释放。恐惧作为消极的情绪对人类生活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它常被看作是一种原始的情绪,在动物身上是与求生、争夺食物和求偶等行为相联系的。通常认为悲伤、哭泣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但悲伤的紧张度要小于很多其他的消极情绪。此外,哭泣也是消除悲伤、缓解情绪压力的一种好的方法。......
2025-09-30
我们把这种情绪所固有的特征称为情绪的维度,主要指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方面。情绪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情绪的强度有强、弱两极,如从愉快到狂喜,从微愠到狂怒。情绪强度的大小取决于情绪事件对个体意义的大小。人们情绪的紧张程度决定于面对情境的紧迫性,个体心理的准备状态以及应变能力。如果情境不太紧急,个体心理准备比较充分,应变能力比较强,个体就不会紧张,而会觉得比较轻松自如。......
2025-09-30
情绪与情感的联系与区别情绪和情感虽然不尽相同,但却是不可分割的,在日常用语中二者也可以相互替换。情绪是与有机体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关联的体验,侧重于生理的反应和外部表现。例如,婴儿一生下来,就有哭、笑等情绪表现,而且多与食物、水、温暖、困倦等生理性需要相关。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的特征,情感则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的特征。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