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对人的影响往往保持时间较长。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如狂喜、暴怒、绝望、恐惧。三是脱离引发激情的环境。应激应激又称为应激反应,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与危险情况下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在危险的境遇下独立地采取果断的决定,在瞬息变化的情况下做出迅速的反应,这些都是应激状态。......
2023-11-06
每个人都有情绪表达,我们常发现面对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表达的方式存在差异。例如,同样面对金榜题名,有人表现得如范进中举,高兴的痴迷心窍,发了疯;有些人则表现得淡定自若。之所以产生这样的不同是因为两人在情绪强度上是不同的。我们把这种情绪所固有的特征称为情绪的维度,主要指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方面。这些特征的变化又具有两极性,每个特征都存在两种对立的状态。
情绪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一般来讲,需要得到满足时产生的积极情绪是增力的,可提高人的活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消极情绪是减力的,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
情绪的激动性有激动与平静两极。激动是一种强烈的、外显的情绪状态,如激怒、狂喜、极度恐惧等,它是由一些重要的事件引起的,如得知北京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时,全场观众热血沸腾,喜极而泣。平静是一种平稳安静的情绪状态,它是人们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时的基本情绪状态,也是基本的工作条件。(www.chuimin.cn)
情绪的强度有强、弱两极,如从愉快到狂喜,从微愠到狂怒。在情绪的强弱之间还有各种不同的强度,如在微愠到狂怒之间还有愤怒、大怒和暴怒等。情绪强度的大小取决于情绪事件对个体意义的大小。
情绪还有紧张和轻松两极。人们情绪的紧张程度决定于面对情境的紧迫性,个体心理的准备状态以及应变能力。如果情境比较复杂,个体心理准备不足而且应变能力比较差,人们往往容易紧张,甚至不知所措。如果情境不太紧急,个体心理准备比较充分,应变能力比较强,个体就不会紧张,而会觉得比较轻松自如。
有关学校心理学的文章
心境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对人的影响往往保持时间较长。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如狂喜、暴怒、绝望、恐惧。三是脱离引发激情的环境。应激应激又称为应激反应,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与危险情况下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在危险的境遇下独立地采取果断的决定,在瞬息变化的情况下做出迅速的反应,这些都是应激状态。......
2023-11-06
人类的大多数恐惧情绪是后天获得的,其本质表现是生物体生理组织剧烈收缩,组织密度急剧增大,能量急剧释放。恐惧作为消极的情绪对人类生活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它常被看作是一种原始的情绪,在动物身上是与求生、争夺食物和求偶等行为相联系的。通常认为悲伤、哭泣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但悲伤的紧张度要小于很多其他的消极情绪。此外,哭泣也是消除悲伤、缓解情绪压力的一种好的方法。......
2023-11-06
情绪与情感的联系与区别情绪和情感虽然不尽相同,但却是不可分割的,在日常用语中二者也可以相互替换。情绪是与有机体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关联的体验,侧重于生理的反应和外部表现。例如,婴儿一生下来,就有哭、笑等情绪表现,而且多与食物、水、温暖、困倦等生理性需要相关。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的特征,情感则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的特征。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
2023-11-06
因此,课程权力必须在国家、社会以及个人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如果将高等院校的课程结构比作一块大蛋糕的话,切分这块蛋糕的权力顺序依次为国家、高校、学院或系、教师和学生。理想的课程权力分配应当兼顾国家、社会、学校以及个人,包括教育理论研究者、教育实践者以及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在课程上的权力诉求。对高校教师的访谈也证实了课程权力分配方式对课程设置工作的影响。......
2023-07-03
美国心理学家坎农对詹姆斯—郎奇的情绪理论提出了如下质疑:机体的生理变化在发生上相对缓慢,不足以说明情绪迅速发生、瞬息变化的事实。切断动物内脏器官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联系,情绪反应并不完全消失。根据这些事实,坎农认为,情绪并非外周变化的必然结果,情绪的中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2023-11-06
颞叶是两个大脑半球最外侧的部分,是处理听觉信息的主要皮层区域。额叶从中央沟一致延续到大脑的最前端,包括初级运动皮层和前额叶皮层。但是,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并不是完全一致的。裂脑人实验发现,猴子癫痫发作是通过胼胝体从一侧脑半球扩散到另一侧半球的,切断胼胝体可以阻断这种扩散。裂脑人的研究说明,脑的左右半球存在一些机能的不对称性。所以,分割左、右两个半球并不会彻底影响裂脑人的日常生活。......
2023-11-06
它说明,中华民族天生就是一个具有诗性气质的民族,诗歌从一开始就承载着中国人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表达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之情,这奠定了中国诗歌的基本特征,并开启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诗歌传统。[5]中国诗歌从一开始就直面现实,是心灵的表达,因而中国人很早就提出了“诗言志”的理论,并将“和”作为最高的艺术理想。因此,几千年的中国诗歌,虽然不乏“记忆”和“记录”的内容,但是其核心却是以抒写“怀抱”为特征的抒情诗。......
2024-01-11
长期以来,在我国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未对行政诉讼证明标准明文规定的情况下,行政诉讼的实务中便一直奉行“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一种观点是依据我国行政诉讼法中的相关规定,认为我国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是客观真实,这种观点被概括为客观真实说。“以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是对《行政诉讼法》第5条“以事实为根据”的进一步阐释,明确事实是证据所揭示的事实,与客观事实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2023-08-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