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遗忘的含义、规律及应用

遗忘的含义、规律及应用

【摘要】:遗忘是保持的对立面,保持的丧失就意味着遗忘的出现。他将实验结果绘制成一条曲线,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该曲线反映了遗忘变量和时间变量的关系,揭示了遗忘的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图5-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5-2不同时间间隔的保持成绩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通过无意义音节研究总结出来的,那么我们识记过的任何材料是不是两天以后都会忘记70%?

(1)遗忘含义

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内容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发生错误的回忆和再认。遗忘是保持的对立面,保持的丧失就意味着遗忘的出现。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说,遗忘就是信息提取失败或提取出现错误。

根据遗忘的程度和性质的不同,可分为部分遗忘与完全遗忘,暂时遗忘与永久遗忘。如果识记过的内容在头脑中留下了大部分,只是其中一部分不能回忆或再认,属于部分遗忘。如果全部回忆不起来,则属于完全遗忘。若已转入长时记忆的内容一时不能被提取,但在适宜条件下还可恢复,属于暂时遗忘。例如,提笔忘字;熟人相见叫不出对方的名字;话到嘴边说不出来(称为舌尖现象);考试时,回忆不出有关的知识,一出考场立刻想起来了等,都属于暂时遗忘。若识记过的内容,不经重新学习,记忆绝不可能再行恢复,属于永久遗忘。

(1)遗忘进程规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1850—1909)最早对长时记忆和遗忘进行了系统研究。为了消除新学习的材料与记忆中已有知识的可能联系,他创造了无意义音节,即一种有两个辅音和一个元音组成的字母串,如TAJ、YIC、HUZ、CEX、GAW 等。为了测量遗忘,他还设计了节省法,即再学法。实验中他以自己做被试,在识记材料后,每隔一段时间重新学习,以重学时所节省的时间和次数为指标,测量遗忘的进程。他将实验结果(见表5-2)绘制成一条曲线,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见图5-5)。该曲线反映了遗忘变量和时间变量的关系,揭示了遗忘的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在识记后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时间,几乎不再遗忘。

(www.chuimin.cn)

图5-5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表5-2 不同时间间隔的保持成绩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通过无意义音节研究总结出来的,那么我们识记过的任何材料是不是两天以后都会忘记70%?我们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识记的常常是有意义的材料,而有意义的材料不像无意义音节那么容易很快被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