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学校心理学-记忆过程中的提取与结构

学校心理学-记忆过程中的提取与结构

【摘要】:提取是指在需要时将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取出以供应用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记忆的好坏是通过信息的提取表现出来的。记忆的提取过程与此有相似之处。所谓结构性是指记忆在内容、特征和组织上有明显的差异。记忆结构由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构成:感觉(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1)记忆过程:编码、储存、提取

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是包括信息编码、储存、提取的三个基本操作过程。

信息编码(encoding)是人们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或者说是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化的过程。在整个记忆系统中,编码有不同的层次或水平,而且是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的。信息编码又是一个开展的过程,它包括对外界信息进行反复的感知、思考、体验和操作。新的信息必须与人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形成联系,并且汇入旧的知识结构中,才能获得和巩固。每当我们学习新知识时,不论是一幅图像,还是一个概念,往往都会有意识地使之和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将其置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其实这个过程就是编码的过程。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当事物与人们的需要、兴趣、情感有密切联系时,尽管只有一次经历,人们也能牢固地记住它。如一个对花样滑冰感兴趣的人,当看到申雪/赵宏博、庞清/佟健在温哥华冬奥会上以惊心动魄的精彩表演获得金、银牌的时候,对此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终生难忘。

储存(storage)是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存在人们的头脑中,以备需要时提取应用的过程。知识的储存可以是事物的图像,也可以是一系列概念或命题。储存是信息编码和提取的中间环节,它在记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没有信息的储存就没有记忆。

提取(retrieval)是指在需要时将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取出以供应用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记忆的好坏是通过信息的提取表现出来的。

(www.chuimin.cn)

图5-3 在一个大型图书馆里,如果图书都没有编码,那么,要想查找到自己想要的书,将是很困难的。记忆的提取过程与此有相似之处。

(1)记忆流程

按照现代信息加工的观点,记忆是一个结构性的信息加工系统。所谓结构性是指记忆在内容、特征和组织上有明显的差异。记忆结构由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构成:感觉(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这些子系统虽然在信息的保持时间和容量方面存在差别,但它们处在记忆系统的不同加工阶段,因此,相互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如图5-4 所示,信息首先进入感觉记忆,其中,只有那些引起个体注意的感觉信息才会进入短时记忆,在短时记忆中贮存的信息经过加工再储存到长时记忆中,而这些保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在需要时又会被提取到短时记忆中。

图5-4 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