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知觉必然受到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和知觉者本人因素两方面的影响。(一)客观因素刺激物的强度旅游环境是一个复杂的感知环境,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存,环境中既有物的刺激,又有人的刺激,但不是所有刺激都能引起人的注意并成为人的知觉对象。一般来说,刺激物的强度越大,就越容易成为人们知觉的对象。这些差异对旅游者选择知觉对象有很大的影响。......
2023-11-30
空间知觉是客观事物的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和方位知觉等。如果人不能认识物体的形状、大小、距离和方位,就不能适应客观环境。空间知觉是由视觉、听觉、运动觉等感官协同活动的产物,同时也是人长期生活经验和大脑思维的结果。
(1)形状知觉
形状知觉是人脑对物体形状特征的反映。网膜的视像形状和眼睛察看物体时动觉刺激是形成形状知觉的重要信息;手抚摸物体时肌肉活动所产生的动觉,也是物体形状的信号。人脑对这些视觉的、动觉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就产生了反映客观事物形状的知觉。
在形状知觉中,对象的轮廓具有重要的意义。轮廓是图形与背景的分界线,它是在视野中邻近的成分出现明度和颜色的突然变化时出现的。轮廓决定形状。轮廓清楚,形状就清楚;轮廓模糊,形状就模糊。因此,教师在直观教学中欲使学生对图形形成清晰的知觉,必须考虑到用明度或颜色的变化来突出图形的轮廓。当客观上不存在刺激的梯度变化时,人们在同质的视野中也能看到轮廓,这种轮廓叫主观轮廓或错觉轮廓,如图4-6 所示。
图4-6 主观轮廓(资料来源:Coren,1972)
(1)大小知觉
大小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的长度、面积、体积方面属性的反映。人对于物体大小的知觉是靠视觉、触觉和运动觉实现的。由于人在生活实践中使视觉、触觉、运动觉和各种判断距离的信号建立了联系,因此,人能单凭视觉信号判断物体的大小。
物体大小的视知觉由两个因素决定:第一,物体的实际大小。在距离不变时,视像与物体大小成正比。因此,视像大小是物体大小知觉的一个重要线索。第二,知觉者离物体的距离。同一物体,知觉到的大小与距离成反比。物体由于远近不同,可能视像大小知觉相同,但我们并不认为它们大小相同。
【信息栏】4-3:经验与空间知觉(www.chuimin.cn)
经验与空间知觉
先天盲的人在医治复明后的最初几天是看不到物体的大小、形状和远近的。经过几天之后,他逐渐形成了视觉与触觉、运动觉的联系,开始能分辨物体的形状、大小和距离。
如果你是一个细心的人,你会发现新生儿是可以倒视的。你递给他一个玩具,他抓倒了。这是由于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但是,为什么我们正常人看东西却是正立的呢?这是触觉、运动觉和经验参与的结果。19世纪心理学家斯特拉顿(Stratton,1896)给自己戴上一副特制的眼镜。开始时,他看到的物体是倒立的。经过8天后,又成了正立的。当他摘下眼镜时,他看见的物体又是倒立的,经过12天才矫正过来。这表明,人的知觉不仅在生活实践中产生发展,而且在生活实践中改造。
(1)深度知觉
关于物体远近距离或深度的知觉为深度知觉,它包括立体知觉与距离知觉。由于人是生活在三维空间之中,所以深度知觉对人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形成深度知觉需要一些线索,主要有单眼线索与双眼线索。
单眼线索是指用一只眼睛就能感受的深度线索。这些线索包括:对象重叠、线条透视、空气透视、明暗与阴影、运动视差、物体的结构级差、颜色分布和眼睛的调节。双眼线索指由双眼所提供的深度与距离的信息。深度知觉的产生,主要是双眼视觉的作用。双眼线索包括视轴辐合、水晶体的调节与双眼视差。
(1)方位知觉
对物体或自身所在空间方向、位置等属性的反映叫方位知觉。在方位知觉中,视觉的方向定位和听觉的方向定位是方位知觉的两种主要的形式。
当人们用眼睛观察周围环境时,环境中的物体就在视网膜上形成了不同的投影。由于物体在视网膜的投影的位置不同,便给大脑提供了它们的空间方位的信息。听觉的方向定位是人双耳的机能。人的左、右两耳中间相隔一般为27.5 厘米。由于同一声源到达两耳的时间差、强度差和位相差,这是人利用听觉耳进行方向定位的主要线索。
有关学校心理学的文章
所以知觉必然受到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和知觉者本人因素两方面的影响。(一)客观因素刺激物的强度旅游环境是一个复杂的感知环境,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存,环境中既有物的刺激,又有人的刺激,但不是所有刺激都能引起人的注意并成为人的知觉对象。一般来说,刺激物的强度越大,就越容易成为人们知觉的对象。这些差异对旅游者选择知觉对象有很大的影响。......
2023-11-30
心境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对人的影响往往保持时间较长。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如狂喜、暴怒、绝望、恐惧。三是脱离引发激情的环境。应激应激又称为应激反应,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与危险情况下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在危险的境遇下独立地采取果断的决定,在瞬息变化的情况下做出迅速的反应,这些都是应激状态。......
2023-11-06
人类的大多数恐惧情绪是后天获得的,其本质表现是生物体生理组织剧烈收缩,组织密度急剧增大,能量急剧释放。恐惧作为消极的情绪对人类生活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它常被看作是一种原始的情绪,在动物身上是与求生、争夺食物和求偶等行为相联系的。通常认为悲伤、哭泣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但悲伤的紧张度要小于很多其他的消极情绪。此外,哭泣也是消除悲伤、缓解情绪压力的一种好的方法。......
2023-11-06
听觉是声波作用于听分析器所产生的感觉。在人的各种感觉中,听觉的重要性仅次于视觉。声波具有频率、振幅和波形三种物理属性。振幅指振动物体偏离起始位置的大小。发声体的振幅大小不同,它们对空气形成的压力大小也不相同。耳朵是听觉的外周感受器,它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基底膜上有柯蒂氏器官,柯蒂氏器官内的毛细胞是听觉的感受器。人耳响度的感受范围是0~130分贝,超过130分贝的声音引起的不再是听觉而是痛觉。......
2023-11-06
[27]影响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内部因素1.个体拥有社会经验个体拥有的社会经验的丰富程度对于个体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2023-11-06
视觉是由外界物体所发出的或反射出的光波作用于视分析器而引起的感觉。在人的各种感觉中,视觉常常处于主导地位。在正常情况下,人的视觉对光的强度具有极高的感受性。在明视觉条件下,对黄绿色的感受性最高;在暗视觉条件下,对蓝绿色的感受性最高。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叫视敏度。医学上称之为视力。......
2023-11-06
智力与能力能力属于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智力与知识1.智力与知识的区别我们都知道,人的知识有多寡,智力水平也有高低。将智力的开发和培养寓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重视知识传授的形式,促进学生的知识结构不断趋于合理、智力也不断获得发展。......
2023-11-06
第一节感觉和知觉的概述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一)什么是感觉在心理学中,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产生感知觉的生理基础主要是分析器,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则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最后,感觉和知觉本来是一体的,合称为感知觉,纯粹的感觉基本不存在,它和知觉同时进行,我们只是为了更好的研究才将二者分开。运动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
2023-12-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