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苹果的味道,我们通过舌头产生酸甜的味觉。例如,人可以感觉到自身的饥饿、口渴、疼痛、姿势与运动状态等,这些都属于内部感觉。这种观点也被心理学家所做的“感觉剥夺”实验所证实。实验发现,在感觉剥夺期间,他们的思维很混乱,对任何事情都不能作明晰的思考,思维似乎是跳来跳去,50%的人产生幻觉。不仅如此,感觉剥夺损害了被试的思维,如有的被试参加了为时十四天的感觉剥夺实验之后,有八天之久不能学习。......
2023-11-06
心理学上把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反映水平称为感受性,即感觉能力。不同的人对刺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有的人能辨别出很微弱的刺激量,有的人则辨别不出。用刺激物的物理量来标示一种人的感受性时,就是感觉阈限。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可见,一种刺激要引起感觉,不仅要具备一定的量,而且必须持续一定的时间。因此,感受性的高低是用能引起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性高,则感觉阈限小;感受性低,则感觉阈限大。每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
(1)绝对感觉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并不是任何刺激都能引起感觉,要产生感觉,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的量即强度。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凡是没有达到这一强度的刺激都处在阈限以下,不能引起感觉。例如,我们平时觉察不到落在皮肤上的尘埃,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绝对感受性是指人的感官觉察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绝对感受性可以用绝对感觉阈限来度量,二者在数值上是成反比例关系。绝对感受阈限越大,即能够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大,绝对感觉性就越小;反之,绝对感受性就越大。如果用E 表示绝对感受性,R 表示绝对感觉阈限,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用公式表示:E=1/R。
人的绝对感觉阈限不是一个固定的刺激量,它可因刺激物的性质和有机体的状况而有所不同。例如,活动性质、刺激强度和持续时间、个体的注意和态度以及性别、年龄等因素都会影响绝对感觉阈限。所以,在不同的条件下,同一感觉的绝对感觉阈限不同。
各种感觉的绝对感觉阈限是不同的。一般说来,人的各种感觉的绝对感觉阈限都很低。在黑暗且空气透明的夜晚,人眼能看见30 哩远的一支烛光,它的强度只相当于几个光子;在安静的房间内,人耳能听到20 英尺远机械手表的嘀嗒声,它的强度只有0.0002 达因/cm2;人能嗅到一公升空气中散布的1/10 万豪克的人造麝香;人能品出两加仑水中加一茶匙糖的甜味;人的嗅觉可以感觉到三个房间中一滴香水的香味。
(1)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www.chuimin.cn)
在人的绝对感觉阈限之上,并不是任何刺激量的变化都能觉察出来。变化量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人们才能感觉出有差别。例如,当把100克砝码放在手上,如果再增加1克,那么人们不会感觉到重量有所增加;但是如果增加了3克以上的砝码,人们则会感觉到重量增加了。这表明两个同类刺激物,它们的强度差异只有达到一定的程度,人们才能够觉察出它们的差别。这种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感觉阈限或最小可觉差(JND),能够感受刺激之间这一最小差异量的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差别感受性可以用差别感觉阈限来表示,二者成反比例关系。差别感觉阈限越小,即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越小,差别感受性就越大。
1834年,法国生理学家韦伯(Weber)在研究触觉的差别阈限时发现,对刺激物的差别感觉,不取决于刺激增加的绝对数量,而取决于增加刺激量与原刺激量的比值。例如,对于100克重的物体,必须增加3克才能感到重量的变化,而对于200克重的物体,则必须增加6克。可见,为了引起差别感觉,刺激的增量与原刺激量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用公式表示:K=ΔI/I,其中I 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ΔI 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即JND,K为常数。这个公式称为韦伯定律。对不同的感觉的感觉刺激强度而言,K的数值是不相同的。对于听觉的响度而言,是1/11;对视觉明度而言,是1/62;味觉中咸味的比值是1/5;皮肤的重量感觉是1/53。
在韦伯研究的基础上,1860年德国物理学家费希纳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JND 在主观上是相等的。任何感觉的大小都可由在阈限上增加的最小可觉差来决定,据此他推导出一个感觉量与刺激量之间关系的公式:S=KlogI+C 这就是著名的费希纳定律。到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斯蒂文斯用数量估计法研究了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他认为心理量并不随刺激数量的对数上升而上升,而是刺激量的乘方函数。用公式表示就是:P=KIn
其中的P是指感觉的大小,I是刺激的物理量,K 和n是被评定的某种经验的常定特征。对能量分布较大的感觉通道如视觉、听觉来说,乘方函数的指数低,因而感觉量随刺激量的增长而缓慢上升;而对能量分布的感觉通道如肤觉来说,乘方函数的指数较高,因而物理量变化的效果更明显。研究感觉阈限和感受性是有重要意义的。这些数据为某些工程计算提供依据,也为我们的工作生活提供指导。
有关学校心理学的文章
对苹果的味道,我们通过舌头产生酸甜的味觉。例如,人可以感觉到自身的饥饿、口渴、疼痛、姿势与运动状态等,这些都属于内部感觉。这种观点也被心理学家所做的“感觉剥夺”实验所证实。实验发现,在感觉剥夺期间,他们的思维很混乱,对任何事情都不能作明晰的思考,思维似乎是跳来跳去,50%的人产生幻觉。不仅如此,感觉剥夺损害了被试的思维,如有的被试参加了为时十四天的感觉剥夺实验之后,有八天之久不能学习。......
2023-11-06
各种感觉的后象就是这种感觉记忆的不同表现。信息保持时间极短外界信息在感觉记忆中的保持是很短暂的,图像记忆保持的时间约0.25~1秒,声像记忆虽超过1秒,但也不长于4秒,说明信息消失的速度很快,这一特点对信息加工来说极为重要。可见信息的瞬间登记和急速消失是使感觉记忆保持高度效能的条件。虽然信息在感觉记忆阶段停留的时间极短,但足以使人的认知系统对它们进行各项操作和加工。......
2023-11-06
感觉的特性主要指感觉相互作用引起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我们一个感受器由于接受其他刺激或者其他感受器的机能状态对感受性产生的影响,叫作感觉的相互作用。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感觉对比和感觉适应,这在前文已述。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的一般趋势是对一感受器的微弱刺激,能提高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而强烈的刺激则降低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35岁的陈燕却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2023-11-06
智力与能力能力属于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智力与知识1.智力与知识的区别我们都知道,人的知识有多寡,智力水平也有高低。将智力的开发和培养寓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重视知识传授的形式,促进学生的知识结构不断趋于合理、智力也不断获得发展。......
2023-11-06
空间知觉是客观事物的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和方位知觉等。空间知觉是由视觉、听觉、运动觉等感官协同活动的产物,同时也是人长期生活经验和大脑思维的结果。由于人是生活在三维空间之中,所以深度知觉对人来讲是十分重要的。深度知觉的产生,主要是双眼视觉的作用。方位知觉对物体或自身所在空间方向、位置等属性的反映叫方位知觉。......
2023-11-06
感受性由于外界刺激的持续作用或一系列刺激的连续作用而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感觉适应。各种感觉都存在适应现象,其中视觉适应最为人们所熟悉,但在各种感觉中的表现和速度是不同的。只有痛觉和听觉不容易发生适应,因为痛觉和听觉起到警报作用,促使人们避免痛刺激和危险,保护机体免受伤害,痛觉的这一特点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此外,过于强烈的刺激很难产生感觉适应。......
2023-11-06
听觉是声波作用于听分析器所产生的感觉。在人的各种感觉中,听觉的重要性仅次于视觉。声波具有频率、振幅和波形三种物理属性。振幅指振动物体偏离起始位置的大小。发声体的振幅大小不同,它们对空气形成的压力大小也不相同。耳朵是听觉的外周感受器,它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基底膜上有柯蒂氏器官,柯蒂氏器官内的毛细胞是听觉的感受器。人耳响度的感受范围是0~130分贝,超过130分贝的声音引起的不再是听觉而是痛觉。......
2023-11-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