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大脑两半球的分工与合作-学校心理学

大脑两半球的分工与合作-学校心理学

【摘要】:颞叶是两个大脑半球最外侧的部分,是处理听觉信息的主要皮层区域。额叶从中央沟一致延续到大脑的最前端,包括初级运动皮层和前额叶皮层。但是,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并不是完全一致的。裂脑人实验发现,猴子癫痫发作是通过胼胝体从一侧脑半球扩散到另一侧半球的,切断胼胝体可以阻断这种扩散。裂脑人的研究说明,脑的左右半球存在一些机能的不对称性。所以,分割左、右两个半球并不会彻底影响裂脑人的日常生活。

人的大脑两半球,大体是左半球负责右半身,右半球负责左半身。而每一半球在功能上也有层次之分,原则上是上层负责下肢,中层控制躯干,下层控制头部,形成一种上下倒置、左右交叉的微妙结构。同时,每一半球又各自划分为数个神经中枢,每一中枢都有其固定的区域,形成大脑皮层分化而又统合的复杂功能。两个脑半球由胼胝体联结,两个脑半球之间的交互作用,也是靠胼胝体的联结完成的。

(1)大脑皮层的分区

根据皮层在颅骨下所居的位置,可以把大脑皮层分为四个脑叶,分别为枕叶、顶叶、颞叶和额叶(见图2-4)。

图2-4 大脑的功能解剖图

枕叶位于大脑皮层的尾端,是视觉信息传导的主要目的地。其中初级视皮层(纹状皮层)区域的损毁会导致皮质盲,即患者有正常的眼睛及瞳孔反射,但是没有模式知觉或者视觉表象能力。

顶叶位于枕叶和中央沟之间。位于中央沟后侧的中央后回(初级躯体感觉皮层)是触觉信息和来自肌肉牵张感受器和关节感受器信息的主要目的地。

颞叶是两个大脑半球最外侧的部分,是处理听觉信息的主要皮层区域。大多数情况下,左侧颞叶是负责理解人类口头语言的关键区域。同时,颞叶还负责处理运动知觉及人类面孔的识别。如果颞叶损伤或病变,会导致患者出现听觉或视觉上的幻觉现象。研究发现,当精神疾病患者报告出现幻觉时,对他们进行大脑扫描,会检测到颞叶的过度活动。

额叶从中央沟一致延续到大脑的最前端,包括初级运动皮层和前额叶皮层。额叶的后部是中央前回,负责精细运动的控制,如弹钢琴。额叶最前端是前额叶皮层,可以接受所有感觉信息的传入,承担了大量的整合信息的任务。

(1)左右脑的分化

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除语言区之外,每一半球上分别有运动区、体觉区、视觉区、听觉区、联合区等神经中枢,说明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具有一定程度的对称性。但是,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并不是完全一致的。科学家们采用了多种方法,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探讨人类大脑的分化。

韦达实验是对人类大脑两半球语言功能进行研究最早使用的方法,这一方法选择性地麻醉大脑左、右半球,然后要求病人计数和摆动双手的手指。当药物起作用之后,被麻醉的半球就进入了睡眠状态,对侧手就停止了活动。在5分钟之内,注射药物的一侧半球功能暂时丧失,病人出现偏瘫、偏盲和单侧感觉障碍等现象,并出现时间长短不等的失语症。如果注入药物的一侧为左半球,失语症可能持续两分钟,随后伴有命名和计数障碍。如果药物注入非优势脑,只能引起几秒钟的语言障碍,不出现命名和计数障碍。(www.chuimin.cn)

电休克法是对大脑两半球功能进行研究的另外一种比较早的方法。当病人的一侧脑被休克后,就暂时成为一个左脑人或者右脑人,研究者可以对他们的表现进行研究,以揭示左右脑的工作原理。右半球休克后,病人的视知觉受到损害,注意不到画面上的细节问题,不能记住或者认出原来见过的东西,不能分辨声音所传递的情绪情感,倾向于对声音进行分类,而不是去识别它。而左半球休克后,病人变成一个右脑人,他的情绪积极性明显降低,不喜欢用语言回答问题,而用动作和手势来反应,并且说话漫不经心,很难与之交谈,言谈中词汇明显减少,代表抽象概念的词汇更少。这表明,左右两个大脑半球既有自己的独特性,也有共同的知识背景。尽管右半球没有左半球那么多的语词和抽象概念,但也有其自身独特的视觉记忆,并且具有一定的语言机能。

还有研究者运用速示实验考察两半球的语言视觉功能。研究者将文字材料或非文字的简单图形材料在速示器中连续呈现,并保证视觉刺激分别投射至被试的两个大脑半球。结果发现,大多数人对于文字性材料的加工优势在左半球,而对于非语言文字的图形材料而言,加工优势则在右半球。另外,右半球还在情绪的理解和识别,空间关系的理解以及整体模式的感知方面表现突出。

除了考察语言功能和形象思维能力在两半球中的差异外,一些心理学家还用眼动仪对两半球在伴有情感性成分的认知活动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被试者思考和回答富有情绪性的问题时,两眼多向左转;思考和回答非情绪性的问题时,两眼多向右转。由于控制眼球运动的中枢定位于对侧半球,所以眼球向左转,表明右半球活动占优势;眼球向右转,表明左半球活动占优势。由此研究者推论,右半球在处理情感信息上占优势,左半球在处理非情感信息上占优势。

(1)裂脑人

实验发现,猴子癫痫发作是通过胼胝体从一侧脑半球扩散到另一侧半球的,切断胼胝体可以阻断这种扩散。20世纪60年代,斯佩里等人设计了一系列巧妙的实验,对裂脑人进行研究。被试是一位家庭主妇,因癫痫施行了胼胝体切断术。实验安排被试坐在一个屏幕前面,屏幕底下放着各种东西,可以用手摸得到,但看不到。首先,将一个杯子的图像投射在被试的左脑,这时被试报告说看见了杯子,并成功从众多物品中挑选出杯子。接着,将杯子的图像投映在被试的右脑,询问被试看见了什么,被试报告什么都没有看见。可是当要求被试用左手从屏幕下的东西里面挑选出她刚才看到的东西,她却正确地把杯子挑选了出来。重复多次,都是这样。因此,实验者推论,图像进入右脑后,右脑没有命名机能,对于看见的东西无法用语言表达,但是视觉信息确实进入了脑内,所以可以指挥左手正确拿出方才看见过的东西。在对裂脑人左右半球的音乐能力进行比较时,发现右脑无论在辨别音色、音调和响度以及旋律的格调方面,都优于左脑。

裂脑人的研究说明,脑的左右半球存在一些机能的不对称性。多数人的语言功能主要由左脑负责,而右脑则主要负责非语言功能,如音乐等。但裂脑人的研究也揭示,脑的左右半球在功能上的分化并不是绝对的。美国神经科学家加扎尼斯的研究发现,右脑也有部分的语言功能,裂脑人的右半球不仅能够将词与图正确搭配,还可以进行音节拼读与押韵等言语活动。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即使没有胼胝体的沟通作用,脑的左、右两个半球仍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协调活动。研究发现,当右脑听到左脑错误的回答时,它就使人皱眉、摇头,通过面部神经让与之相连的左脑感觉到,从而选择另外的答案。在生活中,让裂脑病人看着单词用左手选择物体,这时病人可以说出他所看到的单词,右脑再听到这个单词,再指挥左手选出正确物品。所以,分割左、右两个半球并不会彻底影响裂脑人的日常生活。

(1)左利手

研究表明,左利手者占总人口的1/10 左右。从人类的发展历史角度看,右利手是一个古老的世界性习惯,严格意义上的左利手是很罕见的。相当一部分人,不同的动作惯用手是不一样的,如有的人扔用右手,而接用左手;还有一些动作需双手协同,如锄地、持锹、挥杆等。另外,单手动作惯用某一侧手的人,双手动作的主导手有可能是另一侧的手。

脑神经与认知行为学家研究发现,左利手想事情与别人不同,左利手的人常在写或画之前,脑中已想好成型的图像。许多左利手也会自己想办法把背不起来的零碎数据,重组成一页图画,就记住了。左利手的数学、视觉透视、空间能力较强,有利于往数学与建筑领域发展。左利手在需要快速反应与正确空间判断的运动方面,表现优异。同时,研究发现右利手者用左手做事,比左利手想用右手做事困难得多。

随着研究方法的进步与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大脑两半球的分工与合作问题,有越来越多的事实被人们所认识。脑科学研究的成果已经证实大脑在完成任何心理活动时,都是左右两半球协同活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