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类型 验证性教学时数 3操作视频一、实验目的学习卵磷脂的提取和鉴定方法。卵磷脂易溶于醇、乙醚等脂溶剂,可利用这些脂溶剂提取。新提取的卵磷脂为白色蜡状物,遇空气可氧化成为黄褐色,这是由于其中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所致。......
2025-09-30
【目的要求】
1.学习纸上层析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氨基酸纸上层析的操作技术。
【实验原理】
纸层析是以滤纸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分配层析是利用不同物质在两种不相溶的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分离的一种技术,即指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达到平衡时的浓度比,也为该溶质在两相中溶解度之比。
滤纸纤维的—OH为亲水性基团,与水有很强的亲和力,而与有机溶剂的亲和力极弱。所以纸层析是以有机溶剂饱和的水为固定相,而以水饱和的有机溶剂为流动相。
展层时,将样品点在距滤纸一端2~3cm的某一处,该点称为原点。然后在密闭的展层缸内,层析溶剂沿滤纸的一个方向进行展层,这样混合氨基酸在两相中不断分配。由于分配系数不同,其结果会分布在滤纸的不同位置。物质被分离后在纸层析图谱上的位置即在纸上的移动速度可用Rf值来表示。所谓Rf值是指在纸层析中从原点至层析点中心的距离与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的比值:
纸层析中,在一定条件下,某一物质的分配系数(Rf)是常数。Rf值的大小与物质的结构、溶剂系统、pH、层析温度和层析滤纸的质量等因素有关。
(1)物质结构 根据相似相容原理,极性物质易溶于极性溶剂(水)中,而非极性物质易溶于非极性物质(有机溶剂)中,所以物质的极性大小决定了物质在水和有机溶剂之间的分配情况。
(2)溶剂系统 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系统中Rf值不同。选择溶剂系统时应使被分离物质在适当的Rf值范围内(0.05~0.85之间),并且不同物质的Rf值至少差别0.05才能彼此分开。溶剂的极性大小也影响物质的Rf值。在用与水互溶的脂肪醇作为溶剂时,氨基酸的Rf值随着溶剂碳原子数目增加而降低。
(3)pH溶剂系统的pH会影响物质极性基团的解离形式。酸性氨基酸在酸性溶液中所带静电荷比在碱性时少,带电荷越少亲水性越小,因此在酸性溶剂系统中Rf值较碱性溶剂系统中大,而碱性氨基酸则相反。
(4)层析滤纸的质量 层析用滤纸要质地均匀、紧密,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并含杂质少。国产新华滤纸可用于一般的纸层析。如对层析要求高,应事先将滤纸用0.01mol/L HCl溶液处理以去除纸上的Ca2+、Mg2+、Cu2+等离子。
(5)温度和时间 温度不仅影响物质在溶剂中的分配系数,而且影响溶剂相的组成及纤维素的水合作用。温度变化对Rf值影响很大,所以层析时最好控制温度不要相差±0.5℃。当所有条件相同时,氨基酸层析时间短,则Rf值小。
纸上层析法是生物化学中分离、鉴定氨基酸混合物的经典技术,可用于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定性鉴定和定量测定,也是定性或定量测定多肽、核酸碱基、糖、有机酸、维生素、抗生素等物质的一种分离分析工具。
【试剂与器材】
1.试剂
(1)展层剂 正丁醇、80%甲酸和水以体积比30∶6∶4在容量瓶中进行混合并充分振摇。
(2)氨基酸标准液(1000μg/mL)谷氨酸、脯氨酸、亮氨酸(白氨酸),分别配制成该浓度溶液。
(3)氨基酸混合液(500μg/mL)谷氨酸、脯氨酸、亮氨酸的混合液。
(4)0.1%茚三酮 丙酮溶液。
2.器材(https://www.chuimin.cn)
新华1号滤纸;培养皿;烧杯;毛细管;吸量管;铅笔;尺子;层析缸;电吹风;订书机;玻璃板。
【操作方法】
1.配制展层剂:按正丁醇∶80%甲酸∶水为30∶6∶4的比例配制40mL展层剂倒入培养皿中,立即放入密闭的层析缸下。
2.滤纸准备:取1张新华1号滤纸(20cm×20cm),以顺滤纸纹方向为高,在距滤纸底边2cm处用铅笔画一直线,在此直线上等距离点8个点(每人4个),然后在每个点下面分别标出谷、亮、脯、混合字样,作为相应溶液的点样处(如图3-4所示)。
图3-4 层析滤纸图
3.点样:用毛细管将各氨基酸样品分别点在8个相应的点样处。将毛细管口轻触到纸面,样品自动流出。点样时,必须等第1滴样品用冷风吹干后再点第2滴,如此反复3~5次,点子扩散直径控制在0.1~0.2cm内。将点样后的滤纸两边对齐,用订书机将滤纸钉成筒状(图3-5)。纸的两边不能接触,避免由于毛细现象使溶剂沿边缘快速移动而造成溶剂前沿不齐影响Rf值。
4.展层:将钉好的筒状滤纸垂直浸入展层剂中,展层2~3h。当展层剂距纸的上沿2~3cm时取出滤纸,用吹风机的热风吹干。
5.显色:用吸量管吸取5mL0.1%茚三酮-丙酮溶液均匀撒在滤纸上,立即用吹风机热风吹干,即可显出各氨基酸层析斑点。用铅笔轻轻描出显色斑点的形状(图3-6)。
图3-5 卷成筒状的层析滤纸
图3-6 层析图谱
1—原点 2—斑点中心 3—溶剂前沿
6.Rf值计算:用尺子分别测量原点至各显色斑点中心的距离以及原点至溶剂前沿的距离,计算其比值,即可得各标准氨基酸及混合液中各氨基酸的Rf值。
【要点提示】
1.手上的汗渍会污染滤纸,层析前必须先洗干净手或带上一次性手套再拿滤纸。
2.点样时,尽量不要用手直接接触滤纸,以免污染。
3.点样毛细管不要混淆,防止相互污染。
【思考题】
1.谷氨酸、亮氨酸和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各显什么颜色?试从分子结构特点说明在本实验条件下Rf值不同的原因。
2.本实验如采用碱溶剂系统展层,会对几种氨基酸的Rf值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为什么?
相关文章
实验类型 验证性教学时数 3操作视频一、实验目的学习卵磷脂的提取和鉴定方法。卵磷脂易溶于醇、乙醚等脂溶剂,可利用这些脂溶剂提取。新提取的卵磷脂为白色蜡状物,遇空气可氧化成为黄褐色,这是由于其中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所致。......
2025-09-30
课题设计细胞内的核酸包括DNA与RNA两种分子,均与蛋白质结合成核蛋白。DNA与RNA性质上的差异决定了两者的最适分离与纯化的条件是不一样的。临床常见的标本有血液、尿液、唾液、组织及培养细胞等;核酸分离与纯化的方法非常多,如何恰当地收集与准备材料,选择适宜的分离与纯化方法是一个首要的问题。近年来,有关试剂盒的开发与自动化仪器的使用,能批量制备核酸样品,大大提高了分离与纯化的效率。......
2025-09-30
科学课上,老师带领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把盐水里的盐分离出来。开始做实验了,我先按照老师的指导一步一步架好实验器材,接着拿出一杯浓盐水,慢慢地倒进蒸发皿里,然后又拿出一盏酒精灯,取下灯帽,点燃灯芯,轻轻地把酒精灯移到放蒸发皿的铁架下边。老师让我拿出一根玻璃棒搅拌蒸发皿里的浓盐水,告诉我们这样可以使水蒸发得更快。对整个实验过程的描写详尽而全面。......
2025-09-29
实验类型 验证性教学时数 3操作视频一、实验目的掌握酵母RNA提取的方法。RNA可溶于碱性溶液,用氢氧化钠使酵母细胞壁变性、裂解,然后用酸中和,离心除去蛋白质和菌体后,上清液用乙醇沉淀,由此可得RNA的粗制品。RNA由核糖、碱基和磷酸组成,加入硫酸煮沸后可使其水解,从水解液中可对上述组分进行分别鉴定。向上述含有RNA的离心管内加10% H2SO45mL,加热煮沸1~2min,将RNA水解。......
2025-09-30
节点分离法是单元删除法的一种改进,不需要删除单元,不影响能量守恒,可以描述材料中的宏观裂纹生成和断裂破坏等现象。节点分离法可以有效地预测材料中裂纹的分布、断裂后碎片的运动,但失效判据过于简单,应用到材料行为较为复杂的场合,需要根据实验结果来调整失效判据,预测功能有限。另外,节点分离法预测断裂问题与网格划分密切相关,需要预先确定断裂可能发生的薄弱部位,并在建模时加以处理,裂纹扩展方向受网格边界限制。......
2025-09-29
实验类型 综合性教学时数 3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对糖酵解过程进一步加深理解。通过碘乙酸和硫酸肼的作用,了解使中间产物堆积的方法在研究中间代谢的意义。......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