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陈世雄:苕霅村舞龙队的龙头手

陈世雄:苕霅村舞龙队的龙头手

【摘要】:经过数年勤学苦练,陈世雄终于成为出色的龙头手。1955 年3 月,陈世雄带领由苕霅、周家两支舞龙队精英组成的奉化舞龙队,赴北京参加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会演,获优秀演出奖。陈世雄开动脑筋,大胆革新,将布龙道具美化成如今的模样。1988 年新春,75 岁高龄的陈世雄亲自指导训练的苕霅舞龙队参加宁波市舞龙大赛,获得“一品龙”荣誉称号。鉴于陈世雄为奉化布龙艺术所做的贡献,人们誉之为“龙伯伯”。

陈世雄(1913—2003),奉化苕霅村人。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

陈世雄从小酷爱布龙艺术,13 岁就会舞草龙灯。17 岁开始学舞布龙,师承本村著名龙舞艺人陈阿满(人称阿满太公)。经过数年勤学苦练,陈世雄终于成为出色的龙头手。当年村里穷人多,陈世雄训练了两支舞龙队组成青龙会,逢年过节时,走乡串村滚龙灯。这既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又为村民增加了收入。1946 年农历正月上灯日(十三日至十六日为灯节,第一天谓上灯日),以他为龙头手的苕霅舞龙队在奉化大桥商会组织的“庆祝抗日战争胜利百龙大赛”活动中一举夺冠,获得“活龙活现”锦旗一面。宋美龄在溪口过50 岁生日时,蒋介石特邀苕霅舞龙队在溪口沙滩表演。1947 年正月初二,陈世雄的舞龙队又被蒋介石父子请进丰镐房舞龙,激起蒋介石孙辈极大兴趣,蒋孝文、蒋孝武等一群青少年也定做了一条小布龙摆舞。

1955 年3 月,陈世雄带领由苕霅、周家两支舞龙队精英组成的奉化舞龙队,赴北京参加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会演,获优秀演出奖。同年4 月4 日,在国务院举办的“庆祝苏军解放匈牙利十周年”纪念大会上,他的布龙队为中央首长和外国贵宾表演,受到好评。当年,奉化舞龙队准备赴波兰华沙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民间舞蹈比赛。因逢农忙,舞龙队队员作为主要劳动力需要回乡掘笋插秧,无法出国,便把相关舞蹈技艺传授给中国青年艺术团。该节目在世界青年联欢节民间舞蹈比赛中荣获铜奖。

陈世雄不但技术精湛,还对传统布龙的形状和套路进行了一系列改良、创新,使布龙道具更加美观、真切,动作更加丰富、完善。

奉化布龙原来没有龙鳞、龙肚布和龙“百脚”,在正式舞台表演不太雅观。陈世雄开动脑筋,大胆革新,将布龙道具美化成如今的模样。率队参加北京表演并一举成名后,陈世雄对自己加压,和队友们一起创作了“九龙璧”“双龙戏珠”“龙虎斗”等多种布龙舞蹈节目,多次参加省、市、区文艺表演,并获得优秀演出奖、民间艺术奖等。同时,他还把“江西派”舞龙套路动作发展为27 个基本套路,大大提高了奉化布龙的技巧和难度系数。这一套布龙技巧,为国家体委制定舞龙竞技套路奠定了基础。1958 年,陈世雄被吸收为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www.chuimin.cn)

由于布龙曾一度被列为“封、资、修”范畴,奉化布龙也因此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其间,陈世雄并没有泄气,一直在孜孜不倦地为布龙艺术的提高做努力。

改革开放后,奉化布龙获得新生,苕霅龙舞重振龙威。1988 年新春,75 岁高龄的陈世雄亲自指导训练的苕霅舞龙队参加宁波市舞龙大赛,获得“一品龙”荣誉称号。同年3 月,该队又在浙江省“华星杯”舞龙大赛中荣获特别奖。同年9 月,应邀参加北京国际旅游年舞龙大赛,获第二名。

陈世雄不但是位舞龙高手、布龙艺术的开发者,而且在传承发扬奉化布龙技艺方面也成绩斐然。他除了先后培养了奉化第三代、第四代优秀舞龙手陈尚洲、陈国华等数十人,还对省内外慕名请教的舞龙爱好者进行热情辅导,并派出本队高手到外地传授舞龙技艺。

鉴于陈世雄为奉化布龙艺术所做的贡献,人们誉之为“龙伯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