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新工科背景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探索

【摘要】: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开启了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新的篇章。“新工科”是在新形式、新背景下教育改革的重大战略选择,是今后教育发展的新思维、新方式。在“新工科”背景下,将工科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更有效地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开启了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新的篇章。“新工科”是在新形式、新背景下教育改革的重大战略选择,是今后教育发展的新思维、新方式。在“新工科”背景下,将工科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更有效地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

一、新工科下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目的与意义

(一)让教育回归教育的本质和初心,教师回归教书育人的本分

课堂教学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发挥着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职责,所有课堂都应实现知识传授与育人的有机结合,在专业学习中使学生受到全面教育,让教育回归教育的本质和初心,教师回归教书育人的本分。

(二)时代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

大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肩负起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树立正确的三观。长期以来,专业教师重视专业培养,强调知识和技能获取,而忽视了“育人”工作。课程思政就是要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政元素并有机融入教学,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及个人成长奠定基础。

(三)新工科建设发展的需要

新工科建设需要构建新兴工科与传统工科相结合的学科专业“新结构”,将课程思政融入人才培养,培养新兴领域工程科技人才,探索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实现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

二、具体的实践与做法

工学院着力开展工科课程思政改革,推进新工科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针对工科课程特点,从课程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寻找思政融入的切入点,并寻求“润物无声”的思政实施方法,实现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作用。现以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设计为例,介绍学院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工科专业课堂教学的实践。

(1)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目标,恰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专业教师开展思政教育,需要融合专业课的教学目标和课程德育目标,深入挖掘育人资源,提炼爱国情怀、社会责任等育人要素,确定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育人的“三位一体”课程教学总目标,并在教学大纲中明确课程的育人目标。以《交通工程学》为例,课程的育人目标为:培养学生解决交通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从事交通管理和相关工作做准备。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积极投身国家交通科技建设、为建设交通强国而奋斗的精神。(www.chuimin.cn)

(2)开展问题式、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工科课程教学中实施“千问计划”,设计生问师答、生问生答、师问生答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敢于理性质疑,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为例,将抗击疫情元素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提出“为什么将新冠肺炎疑似病人的隔离期定为14天”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再结合疫情期间的最新论文进行解释说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了解概率论知识在抗疫中发挥的作用。

(3)采用案例分析教学,开展“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怀”的思政教育

工学发展历程中蕴含着许多爱国主义的教育元素,在教学设计中引入中国制造业发展历程等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爱国主义热情和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以《机械设计》课程为例,结合中国机器的变迁发展,观看《大国重器》视频,了解“制造业强国战略”,组织学生讨论,引发学生思考,激发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爱国主义情怀,为实现强国之梦打下坚实基础。

(4)采用人物事迹教学,开展“工程伦理”的思政教育

对于工科而言,工程伦理应该成为工科教育的“第一课”。有意识地将专业课程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相结合,通过工程伦理教育,塑造未来工程师具备“关爱生命、关爱自然、尊重公平正义”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以《工程图学》为例,将鲁班学艺、大国工匠·匠心筑梦等人物事迹引入课堂教学,从工匠身上学习优异品质,帮助学生养成守法意识、树立质量意识;通过教师严谨示范尺规绘图,引导学生养成严谨踏实的工程素养,认识到工程人员的项目责任和社会责任。

(5)采用实践教学方式,开展“工匠精神”的思政教育

“新工科”建设旨在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因此,在工科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应融入思政元素,以培养学生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以《机电产品创新设计》课程为例,从口罩制造、消毒机器人、防疫面罩、病菌探测、居家消毒设施等方面切入,将设计机电抗疫产品作为课程实践主题,在强化知识和技能过程中,融入学生创新思维,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创新外观、功能、结构设计,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三、取得一些成效与收获

工学院积极探索新工科教育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将新工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建设“2+X”新工科课程体系,加强课程思政内涵建设。学院成立两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形成典型教学案例,开展课程思政研究、指导、交流;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大纲,做到课程门门有德育;举办“课程思政”教研展示周,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课程思政”微课比赛多人获奖,推进教师人人讲育人,实现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有机统一、教书和育人有机统一。

工学院教务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