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浙江师范大学线上教学与思政发展

浙江师范大学线上教学与思政发展

【摘要】:按照RICH理念设计线上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疫情发生以来,外国语学院以RICH理念推进线上课程思政工作,形成了课程思政的良好声势,发出了外院特点的课改声音,强化了传道授业的师者本色,彰显了立德树人的课程底色,使线上课程思政不断向纵深发展。

疫情全球蔓延产生的复杂舆情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较高要求,也是当前高校线上教学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秉持RICH即研究性学习(Researched-based learning)、综合性课程(Integrated curriculum)、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人文素质发展(Humanistic outcome)教学理念,构建一个较为科学完善、具有可操作性、可复制性的外语课程线上教学模式,在当前疫情全球蔓延背景下,着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重视学生作为思想者的成长,达到学生外语专业能力、人文素养、思辨能力、创新能力的同步发展,实现外语课堂全人教育

一、线上课程思政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当前疫情全球蔓延,有必要以线上课程教学为载体,加强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原因是:

①国际舆情错综复杂,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尚嫌不足。近来大学生信谣传谣时有发生,随着疫情全球蔓延,舆情愈加复杂,如果大学生受到影响产生不当言行,有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甚至影响到国家关系、民族团结

②思辨培养比重偏低,大学生独立人格养成缺乏有力支撑。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是所有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专业课程教学对综合素质尤其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还有不足,加强思辨培养有利于提高中外文明沟通互鉴的能力,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独立人格。

③思想成长重视不足,专业课程需要承担全人教育使命。专业课程不仅可以发展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也是引领学生思想成长的重要渠道。我们应重视专业能力、人文素养、思辨能力的同步发展,承担课程全人教育使命。

二、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线上教学设计

在线下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面对面互动,教学语言有较强的现场感染力;学生的课前和课后活动与课堂中的学习活动界限比较分明。而线上教学活动现场感较弱,与学生自主线上学习活动的分割感也偏弱。同时,线上教学比线下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但是不利于接受老师和同学对自主学习的正面影响。因此,在设计线上教学活动时考虑以下措施以扬长避短:线上教学活动与学生的自主线上学习活动融为一体;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组织协作性学习活动。(www.chuimin.cn)

按照RICH理念设计线上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线上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精选素材和学习小组课题材料。小组课题挑选反映国内外疫情防控热点话题和其他时政热点话题。线上教学过程按照以下八个阶段进行设计:形成小组;确定话题;搜集资源;研读整理;制作海报;呈现答辩;学习评估;书面报告。以上线上教学模式能够较好地促进学生能力、思想和人文精神的同步发展。

三、以RICH理念推进线上课程思政向纵深发展

外国语学院以RICH理念为引领,发挥线上教学对学生思想成长的引导,通过大量与当前疫情舆情相关的研究性专题学习活动和口头报告、研讨活动,在发展学生语言基本功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道路自信、科学精神、家国情怀,让线上课程成为引领学生思想成长的重要渠道。

学院举行在线课程建设暨课程思政建设推进会,强调课程思政融入在线课程,让建设的10门在线课程成为课程思政网上阵地。举办教学质量评价专题研讨和本科教学工作研讨,强调课程思政是教学质量的重要部分,全院教师一起研究相关措施,力求建立长效机制。树立课程思政典型,推动教师检视自身不足。通过青年教师教学大赛,选树12位学院“课程思政先锋”,1人获学校“课程思政先锋”称号。制定《外国语学院课程评价制度》,强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

2020年3月21日,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之邀,外国语学院章莉老师担任了第一期“高校外语课程教学理念与实践”线上研修班的主讲教师。为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外语教师带来题为“SPOC环境下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新路径——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主题教学为例”的理念分享以及题为“COVID-19 Pandemic”的在线公开课。公开课陆续吸引2975人次观看直播和录播课程,被学习强国、钱江晚报、中国工人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疫情发生以来,外国语学院以RICH理念推进线上课程思政工作,形成了课程思政的良好声势,发出了外院特点的课改声音,强化了传道授业的师者本色,彰显了立德树人的课程底色,使线上课程思政不断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