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技学生,同时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对于这样特殊的授课方式,我也有些自己的思考。老师布置作业后,同学们可以在线提交,不懂也可以点开同学的作业,略作“参考”。网上学习平台众多,我使用的主要是大学生慕课,省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MOODLE平台以及超星学习平台。......
2023-11-06
教师教育学院 小学教育193班 张怡冉
“山有木兮木有枝。”语文老师的声音从电脑里传来,温柔儒雅,似先秦楚人絮絮呢喃的吟诵,虽不惊心动魄,却精准地传达出《越人歌》的情致。
线上开学已有将近一个月,我本以为疫情期间诸事不便,老师的教学会受很大影响,但出乎意料的是老师们如此认真负责,总是提前布置好教学任务等待上课——三尺讲台上循循善诱的良师变作摄像头前腹有书香的从容主播。教学资料和疫情的最新动态能够同时从网络的另一头传来,我们点下图标接过这些“沉甸甸”的精神食粮,又打开网页,实时关注疫情动态。可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实践论》中:“‘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而正是在现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这一句话被中国人实践并佐证了。“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这次运用网络授课这一实践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现代技术的巨大作用和贡献以及学校全体师生在线开学开课的不容易。
我首先没有想到的是体育课还能在线开课。2月13号正式开学前,我在省平台上看到系统为我自动导入了健美操课程,觉得十分奇怪,加上进入课程之后无法播放视频,更是让人心中焦灼。我几番捣鼓,还是不能够成功打开每个课件。询问几位同学之后发现存在共同的问题,于是向全能的辅导员寻求这位体育老师的联系方式。辅导员立刻找到了体育老师的联系方式,在可爱辅导员的帮助之下,视频无法播放的问题被成功地解决。最有趣的是,辅导员得知体育有网课之后还感叹了一番:体育居然也可以上网课。事实是,体育真的可以上网课。我选的体育课的时间在下午。第一次上课的时候,我上完一天的课,按照体育老师在群里发的视频在家里锻炼,才意识到自己在家里坐了一个寒假几乎挪不动腿,也跟不上视频的节奏。一次结束便上气不接下气。等到锻炼结束,逐渐平复下来,顿时觉得神清气爽,在家宅了一个月的无精打采全都消失不见了。第二天便腰酸背痛,大小腿动弹不得。几天下来身体便健朗了许多。随后跟着省平台里的健美操视频做动作也变得轻松了。
我在学校寒假新开设的课程中选了一门“西方古典文明史”课程,这门课别具特色。内容设置非常详实,形式多样,具体介绍了西方古典文明的起源、发展及事件的历史影响、政治影响、社会意义等内容。它的具体入微能够补充并完善我对西方古典文明原有的认知体系,同时又拓宽了见闻。由许多老师共同授课,老师们各有所长、各具特色,各自讲述不同的内容,这可以集聚各人的优势和智慧,将西方古典历史生动有趣地介绍给大家;同时又避免了长期见到一位老师而形成的审美疲劳,让同学们在上课前感到期待。这门课程又非常人性化地坚持不落下一个人,并从有意愿的同学中招聘了许多助教,这大大提高了效率,能够极快地在平台操作、视频发布时间等方面解答同学们的困惑疑难;又能在每次测试发布的时候提醒大家,使得群内的消息清清楚楚、干脆利落。同时,刘老师非常可爱随和,选课的那天老师就在群里迎接我们,看到那句“估计大家宅在家里,憋坏了”顿感亲切。他自己班的学生和助教成为优秀学子也会发在群里和大家一起庆贺。还有就是,这门课程的老师有自己的公众号,还可以把父母一起加入课程,无聊的时候都可以解解闷。值得一提的是,这门课程对笔记和讨论帖的字数有明确的最低要求,甚至有可能被删帖,这非常有效地迫使我乖乖地认真做笔记和发帖,看视频也就认真很多,丝毫不敢走神(当然首先是因为内容有趣)。
同时我更意识到线上授课对于老师而言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几天前我们在线召开了一次班会活动,而线上班会不同以往,我需要自己一个人面对屏幕讲话,总觉得大家都掉线了,多少感觉有些奇怪。因此我在准备班会材料的时候感到有些力不从心。讲得太正经恐怕同学们三心二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太不正经又担心失去了班会的价值。同时,讲述材料之时的氛围也很难把握。于是苦苦寻思一个办法,艰难地编辑完成PPT。最困难的是同学们分享居家生活的环节,屏幕如同吸音的湖泊,话语一落便成了永恒的寂静。正是在这样的亲身经历下,我体会到老师们对着屏幕上课的不容易。维持一场线上沟通需要的是大量教学实践经验、授课内容储备以及能够应付沉默的强大心脏(坚持自言自语的能力)。同时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也可能加深眼睛的疲劳程度,而如今教学资料等的准备全都依靠智能屏幕,实在挑战人的各方面应变能力。
亲身经历线上授课后,我认为它的好处显而易见。首先,线上授课节省了时间空间,提高了课程之间的教学紧凑度。其次,线上授课还可以方便老师发放学习资料,这些学习资料的电子形式不仅方便随时反复阅读,也节省了纸张,减少了浪费。再次,线上可以实时反馈学习状况,方便了教学评价。比如它方便了老师把握同学们的学习进度、掌握程度和交作业状况;又可以直观地看见是谁在发言、这是谁的观点;同时也减轻了老师统计分数、课代表催作业的压力,节省了人力物力。最后,线上教学可以实际测试教育平台的承载能力,督促教育信息技术的更新发展,这在社会层面有其进步的意义。全国众多学子能够同步网络上课也证实了中国的信息技术极高的承载能力,这对于信息技术领域乃至社会国家都有重要意义。(www.chuimin.cn)
当然,线上全面开学也有其不足、不便之处。电子显示屏成为了我们与世界连接的踏板,于是上课盯着屏幕,写作业也盯着屏幕,平时没事也盯着屏幕,眼睛时常会感到不适。有时候网络问题也会影响教学质量。同时,只能在线上听课导致一些实践类、实验类课程不能够正常开展。比如开学的前两周,我们暂停了每半个月一次的见习,因此短暂地失去了实地见习、积累经验的宝贵机会。
尽管如此,自强不息、奋斗进取的民族精神早已深深影响了每个中国人。不仅同学们坚持每天早起打卡、上课,在疫情期间依旧坚持学习,学校也尽全力不让课程受到疫情太大的影响。我们兢兢业业的系主任几天前召开了一次见习负责人会议,介绍了她在和多位小学校长交流中了解的特殊时期小学线上教学的需求及动态,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了志愿服务和教育见习相结合的四种途径。她指出,在特殊时期,可以发挥各班同学的力量,全策全力提供志愿服务并进行资源筛选;同时,需要随时研究和解决新途径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最终确定了接下来线上见习的形式和内容。在那天的QQ线上视频会议中,系主任的一句话使我深受感动:“不能因为疫情发生就停止不动,应该把危机转变为机会,我们这一代教师应该尽早更多地参与线上教学管理、线上学习辅导等工作。”尽管线上教学有其不足,而每个人在这场疫情面前也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但是作为未来教育行业的一员,我们应当思考的是如何在这种特殊时期保证自己教学经验的积累,如何保证自己在线接受的教育质量是如同以往的,如何在疫情之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专业力量,如何在未来这样一个数字化信息化大时代中适应并为广大学子提供优质的线上课程。因此疫情当前,重要的不是把自己的学习缺陷归咎于线上授课的缺点,而是身处困境而能有所为,有所收获,并尽可能保证这些收获在未来能够有所施展;及时把握时代赋予的新机会,在不同形势下锻炼自己,为将来更好地胜任不同岗位的教学研究工作做准备,此乃当代大学生当仁不让之责任。
我记得线上开学的第一天,“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的陈老师就让我们在学习通上讨论“何为历史”这个话题。我当时只觉得历史是由历代学者记录,后世整理收录而成的某个人类群体客观发生的进程。而老师讲到凡是过去的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变迁都是历史,而人类的历史往往对后世具有借鉴意义。最近,我才开始意识到历史的真正的含义,它并非遥不可及或者与生活无关。每个人几年几十年之后回想起2020年初的这场疫情,或者子代孙代回顾这场“战疫”的时候,它已经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的一笔。而此刻,历史正在我们身边上演,正如“儿童是成人之父”,当下也如同历史之“父”,重要的是我们现今如何看、如何做,如何见证并守望这段历史。
看守瞭望,等待盼望,是为守望。如若人人真正理解不忘初心,守望相助,则知家国情怀并不空泛。往细往小了说,正是这居家学习的特殊时期,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也更加得以彰显。常有人说“自律即自由”,这段时间大家都居家做“宅族”,遵守当前家国规则,严于律己,这一看似牺牲了自由的事实则换取了更大的自由。吾为吾国以知识充实自己,为吾国不忘教育初心,为吾国居家守望历史,为吾国贡献小我之自由。
我整理教学资料的时候无意中看到这个题为“守望历史,莫负时光”的文档,最后一次修改的时间还是两天前,却完全想不起来自己在里面写了什么,于是饶有兴味地打开这个文档,一张空白的纸页暴露在眼前。我才突然意识到也许一个赤条条一字不挂的页面倒预示着这篇文档未来的无穷可能,我在里面多敲一个字,它的无穷大就小一点——这如同吾辈守望当前这段时期,正因为我们对未来一无所知,它才会有无限的可能,我们才决意要克服困难、不断学习丰盈自己的内心,才要努力为社会提供线上教育辅助的志愿工作,才要为祖国打赢这场“攻坚战”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君子自强,民族不息,这一切千里之行都源自此刻足下之奋斗。彼时当年少,在线学习莫负好时光。
有关浙江师范大学在线教学行与思的文章
作为一名教技学生,同时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对于这样特殊的授课方式,我也有些自己的思考。老师布置作业后,同学们可以在线提交,不懂也可以点开同学的作业,略作“参考”。网上学习平台众多,我使用的主要是大学生慕课,省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MOODLE平台以及超星学习平台。......
2023-11-06
教师教育学院郑逸农1.线上教态的调整现在处于疫情期,网课是唯一的教学方式。有的教师网课特别多,我每周也有九个网课,所以我们需要重视线上的教态调整。以上介绍了线上教学教师教态的调整和教师心态的调适。不管是教态还是心态,随着网课的推进,各位教师都会变得越来越专业,越来越从容,由业余逐渐走向专业。......
2023-11-06
看着地图标注的颜色渐渐变成触目惊心的红色,我们也仿佛渐渐被新冠病毒吞噬。新冠病毒冲淡了年味、阻断了回校的路,而我们只能选择默默等待。新冠病毒像一只无情的大手阻断了我们回校的路,但是却扼杀不了我们对知识的渴求。疫情面前,我们化科技为利剑,给予了新冠病毒沉重的一击。与坚守中沉淀,于开拓中发展。此次疫情正好让我的生活变得纯粹,频繁的社团活动变为偶尔的线上。第六,因为线上教学,所以作业完成情况难以监督。......
2023-11-06
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面对何等凶神恶煞的妖魔鬼怪,学习的热忱如灯塔,似暖炉,一直都在支撑着我们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纵然困居舍内,难以返校与师友纵情欢笑,思悟的树苗一直都在吸纳天地之精华,不做自缚手脚的落魄者,而是花开满枝,细细编织生命的锦帛。三月莺歌未起,但思悟一直都是进行时的文本。同样,学习建筑艺术不应该仅局限在享受视觉上的饕餮盛宴,还应该有许多哲理性的思考。......
2023-11-06
近年致力于学前教育专业创意版画课程的探索,并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作为美术老师,我认为“视觉抗疫”的力量可能会更有冲击力。这一幅幅作品代表的,除了几次课程习得的纸版画制作技法,还体现了学生在新冠疫情下对抗疫人群的赞美,对祖国的歌颂和对未来的信心。这是学生们用作品进行的“视觉抗疫”,也是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参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2023-11-06
对师生而言,校内的课堂授课时间有区别于生活时间的独立性和专业性;而网络直播课堂则呈现为对生活时间的偶然断裂或嵌入,构成了个体时间感的“干扰”。因为身体的缺席,网络直播课堂将这种置身现场空间的三维全息直觉引导取消了,而只剩下干瘪的语言信息交互。身体的缺席是传播完整性失落的一环。......
2023-11-06
美术学院朱敬东值此全国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广大中小学、校外机构的教师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资源,开设空中课堂,以系统的知识构架中小学生坚固的基础。依托浙江省平台的技术支撑,在工作室页面的教研栏目开设“课堂的深度反思与教研”,为每一个直播的老师课堂反思提供保障,也为工作室团队开展批判性学习建立空间。......
2023-11-06
通过线上教学恢复正常教学进度和教学秩序,为优秀大学生的培养保驾护航。教师以线上教学的方式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以人才培养的形式为抗疫默默付出。疫情使线上教学一下子进入了不同学段的每个人心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改革的步伐。但线上教学的发展不会随疫情结束而消散,而是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推动下,在线上教学便捷、丰富、高效、自由等优势的突显下,不断扩大受众,不断更新功能,不断深入教学,不断拓展维度。......
2023-11-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