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国内翻译理论研究翻译二字,见于我国古籍最早者为“译”字,周《礼记》(王制)记载:“中国、夷、蛮、戎、狄……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北方曰‘译’。”随着翻译活动的全面展开,翻译理论研究也有了较大发展。现代时期,即新中国成立后至“文化大革命”前的翻译阶段。......
2023-11-30
我,一名文科教师,近二十年来习惯于站在教室里,和同学们面对面,探讨翻译问题。我喜欢观察学生,留意他们每一个细微表情,并在和他们的交流中获得一些灵感,用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这些年来,我确如一尾游鱼,我的天地,就是教室这一方池塘,小,但我似乎在这方寸之间,找寻到了自己的自信、自如和自由。我以为,我会一直这样进行下去,直到完成游鱼的使命。
不料,一场疫病突如其来,并随心所欲地把病毒洒到全国各处。为了斩断疫病无情的魔爪,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全力配合,全面协调,全方位改变生活方式,也完全打破游鱼原本宁静而美好的温暖世界——我,要开辟新的天地:透过冷冰冰的屏幕,面对“空气”开始我的教学。这样的经历,我从未有过,忐忑中,也带着一丝期待;矛盾中,开始安装各种直播软件,了解各种注意事项,不断做着各种直播课前的准备。而且,学院专门组织有经验的老师培训我们这些“网盲”,让我们学习如何操作各种软件。我通过对比,最终选择用“钉钉”进行直播授课。
终于迎来自己人生的第一堂直播课,那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啊!我点开“直播”,发现只有我自己那小小的人头出现在屏幕右侧;我提出问题,往往得等上好一会儿,信息框才有回复;我想看到学生的表情,可我面对的,是一个个毫无意义的名字,即使连线,也只能看到一个学生……
一整堂课,我如同一只被放逐荒野的蛙,不停地呱、呱、呱……而回响耳边的,除了自己的聒噪,只有自己深深浅浅的呼吸!我惶惑了,难道我要一直这样下去?
课后,我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反思,发现了自己在网上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
①我对学生完全处于未知状态。站在我的角度,进行线下的课堂教学时,学生一目了然,我可以自如地使用自然的语言,和学生进行交流。但用网络进行教学后,学生全部“隐身”在屏幕之后,我完全不知道在对谁实施教学活动。
这是对我的教学的最大考验,因为翻译是非常强调实践性、互动性的活动,课堂上,往往需要学生对译作进行分析和评论,需要学生各抒己见、高度参与。可现在,信息栏内,发言的同学寥寥无几,连线的同学兴趣不高。我应该如何安排教学,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学生参与度更高?这个问题非常关键,因为它关系到课程的总体设计问题,如果不能很好解决,线上教学就很难有序开展。
②师生、生生之间“多向互动”的交流无法及时实现。我在课堂上,可以随机提出一个问题、对一段文学作品给出一种可能的翻译,学生可以对此积极迅速做出反应;我也可以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汇总小组答案,在班级内分享。思想的火花往往就在讨论和分享中迸发。但是,使用网络进行直播教学时,很难开展互动教学。“提问—连线”这一看似简单轻松的步骤,常常也会因为信号不稳定或网络拥堵等问题,带来课堂的中断。我应该如何让网上教学更连贯,更高效呢?
③我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课堂上,一段文学翻译一经呈现给学生,他们很快就能给出各自不同的理解和阐释;而且,他们分享各自的答案,会在比较和对比中发现新的问题;我可以根据他们的回答进行及时反馈和评价。但在线上直播时,同学们无法自由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也无法观察到学生的反应,从而无法根据学生情况和具体的课堂氛围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④学生的积极性无法保证。我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当老师和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时,学生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积极应对文学翻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参与翻译实践;但听教师直播课,既没有思想的相互碰撞,也没有情感的交流,更多的是老师“一言堂”,很多学生可能会丧失学习的主动性,甚至完全失去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这一问题是整个课程的核心问题,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如何能够称得上是教学呢?
……
一个一个问题接踵而至,我该如何应对?我如何解决这种种难题,顺利开展自己的网上教学,成功度过自己的艰难时刻呢?
我联想到翻译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尽管我无法和学生在教室里探讨问题,但我们可以视频交流;我不能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可以提前让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处理;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理解文学翻译作品,我可以把所有相关素材通过QQ或微信的形式分享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揣摩,然后可以通过发信息,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想法;也可以采用网络会议模式,和大家一起讨论。有不同意见,大家可以探讨。(www.chuimin.cn)
这样的想法,正好与现在比较流行的“多模态协同教学模式”不谋而合,也就是将教师线上课堂的内容介绍、评价和总结与同学课外的自主学习方式相结合,以提高教学效果。所谓“模态”(modality),指一系列的符号系统,Kress在其A Social Semiotic Approach to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一书中,认为模态是“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创造意义的符号资源”,即传递信息的不同方式或渠道,比如声音、图像、视频、手势等,语言只是其中一种符号形式。人类通过各种具体感官系统与外界环境进行互动,对应的就是各感官的模态形式,比如与声音相关联的就是听觉模态,如果只通过一种模态来互动,即单模态,而通过多种模态体现实现互动行为就是多模态。这门课可以整合听觉、视觉和触觉等多种模态的多种表现方式,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搭建起一种新的文学翻译的教学框架。
经过一番思量,我打算将这门课分成老师线上直播和学生利用线上互动平台自主学习两个部分。在我的线上直播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介绍基础理论知识、代表人物,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评价学生的作业。一般情况下,每一讲都涉及一个文学翻译主题,每个主题之下,会有相关人物代表及相关著作和理论思想,这些内容会以“图片+文字”的形式,重点部分会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拓展内容让学生课后阅读和理解。
学生线上自主学习部分,主要是给学生提供各种辅助翻译的音频、视频、文字和图片材料。文学翻译非常强调艺术性、想象力与语境的作用。相当多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文学名著,都有拍成电视、电影或者录有音频。我将这些音频或视频材料发给学生,让他们将原文、音像材料和译文一起比较、欣赏和评价,然后,用自己的触觉去产出,去实践,形成自己的译文。
当学生完成自己的译文,就借用各种网络联系方式,比如QQ、微信、钉钉等,将各自的问题、发现和译文发到群里,供大家评价和讨论。我对所有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并以此来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同时,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出自己的理解。
经过这样的处理,后面的课似乎变得有趣起来。课前,学生在互动平台上获取学习资源与学习任务,通过自主学习,获取各自的养分,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体验,并分享在钉钉或QQ群里。我针对学生的问题,不断在课堂上补充新的知识和翻译处理方法。
学生的积极性似乎得到了无限提高。他们会在我给出自己的见解时,在信息栏里提出他们的质疑。让我记忆犹新的一次直播课,是我在介绍矛盾修辞法的翻译时,提到鲁迅《阿Q正传》中作者对眼睛的描述:
“阿Q可是永远记得那狼眼睛,又凶又怯,闪闪的像两颗鬼火,似乎远远的来穿透了他的皮肉。而这回他又看见从来没有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了,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永是不远不近地跟他走。”
我提前将这个作业布置给了学生,学生也将自己的译文分享在群里。我正在就学生对“矛盾修辞”的翻译处理方式进行评价,认为一般会用“yet”在两个意义相反的形容词间,比如“又凶有怯”可以翻译成“fierce yet cowardly”,而有同学用“and”将这两个单词相连,这样的表达非常少,因为英美人无法理解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而且,即使用“and”表示这种完全的含混,也最好使用“both……and”的结构。这时,学生提出了新的问题:他们在参考书上查到,表示矛盾修辞时,可以两个形容词直接相连或者用一个副词修饰一个形容词的形式,比如“cruel sweet love”(残忍又甜蜜的爱情)或者“vulgarly right”(粗俗但正确)。那这里能否采用这些方式呢?
副词修饰形容词很好解释,这实际上是强调了形容词,而作为副词的特征就弱化了。如果要这样翻译,那可能需要思考作者在文中想强调眼睛的哪一个特征。可两个形容词相结合的情况,我一时无法回答,因为语言表达本身似乎就没有完全固定的公式,每一个作者可能会有自己的表达风格。但这样的表达,是不是符合英美人的表达习惯呢?我不知道。那一刻,我似乎感觉自己开始有些心虚。但我犹豫片刻,没有用“语言表达风格”这样的话语去搪塞,而是直接告诉学生,我这里确实不是很清楚,课后我去查阅资料,弄清楚之后再回复。
我看不到学生的表情,不知道他们怎么想,但我觉得,无论遇到任何问题,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我在课后翻阅了相关参考书,也询问了美国本土老师,确认两个形容词的表达方式比较少见,他们非常少用,而最常见的用法就是“yet”和“副词+形容词”的方式,只是后者确实如我所言,副词的功能弱化了。
通过查阅文献的过程,我不仅解决了学生的问题,也让自己的认识得到了补充。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吧!
转眼间,网上直播教学已快一月,我似乎又有些如鱼得水起来。原来,只要自己有心,面对任何教学方式都不会无措!
有关浙江师范大学在线教学行与思的文章
第3章国内翻译理论研究翻译二字,见于我国古籍最早者为“译”字,周《礼记》(王制)记载:“中国、夷、蛮、戎、狄……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北方曰‘译’。”随着翻译活动的全面展开,翻译理论研究也有了较大发展。现代时期,即新中国成立后至“文化大革命”前的翻译阶段。......
2023-11-30
第2章西方翻译理论研究西方翻译研究历史源远流长,内容浩如烟海,很难用三言两语概括。西方的翻译是从翻译《圣经》开始的,而中国的翻译则始于佛经的翻译。有学者认为西方的翻译高潮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阶段。当时的西方翻译家们云集西班牙的托莱多,把大批作品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是历史上少有的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友好接触。许多语言学家把现代语言学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甚至把翻译学列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2023-11-30
目前翻译专业教师师资队伍力量薄弱,水平参差不齐。可以说,教师才是ESP教学成败的决定性因素。目前外语专业的翻译教师青黄不接,一大批有名望的老教授相继退休,在职的知名教授忙于指导硕士生和博士生,中年骨干教师外流现象严重,翻译教学的重担自然地落在了青年教师肩上。......
2023-11-30
第5章翻译教学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交流日趋频繁。从当前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来看,主要是以下几种类型:第一,各大专院校从事翻译教学工作的翻译师资;第二,各级各类翻译研究机构中的翻译科研人员;第三,各行各业从事口、笔译实践工作的译员。高层次翻译研究人才的培养,严格地说应该是研究生阶段的教学任务。但是,翻译教学仍然处于英语教学研究之边缘地带。......
2023-11-30
其中,语法翻译法在中国的英语教学中影响深远,有重要的地位。1872年,京师同文馆公布了八年制西学课程,在课程中,翻译和文法、写作一起成为外语教学中绝对重要的内容。由于这些新的教学法无一不将语法翻译法作为落后的对立面加以排斥,翻译因而在外语学习和教学中受到质疑,受到排挤。......
2023-11-30
其核心是翻译课程板块,语言课程和百科知识课程是为学生最终获得翻译能力和翻译素养服务的。截至2013年7月,全国共有106所高校获得教育部批准,试办翻译本科专业学位。截至2011年12月,获准试办翻译硕士专业的高校已达159所。......
2023-11-30
五四以后,我国翻译事业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译论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64年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中提出了“化境”的文学翻译标准。这一时期的中国作家把翻译文学与文学创作紧密地联系起来,翻译与创作的密切关系有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在现代文学史上,很多作家一身兼二任,创作与翻译并重,相互促进。或换言之,其翻译观对其创作......
2023-11-30
在语言信息处理方面,由于人类语言的模糊性、离散性及其他语言特性,极大地限制了计算机在此领域中的应用。模糊是相对于精确而言的,模糊与精确是一对矛盾,是对立统一的。模糊语言具有不确定性、不精确性以及相对性、亦此亦彼等性质。......
2023-11-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