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疫情期间生活化课程的生成与实施建议

疫情期间生活化课程的生成与实施建议

【摘要】: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王春燕2020年鼠年的开端,一场新冠状病毒疫情,让我们始料未及,这样一个全民关注的公共危机大事件,或多或少会带给成人、孩子一些紧张、不安,尤其在这个非常特殊的春节与寒假,人们的生活因疫情发生了很多不同寻常的变化,孩子们也由此产生了多种复杂的感受与困惑。生活即教育,眼前的疫情就是最好的教材。游戏是幼儿的生活方式和生命存在方式。

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 王春燕

2020年鼠年的开端,一场新冠状病毒疫情,让我们始料未及,这样一个全民关注的公共危机大事件,或多或少会带给成人、孩子一些紧张、不安,尤其在这个非常特殊的春节与寒假,人们的生活因疫情发生了很多不同寻常的变化,孩子们也由此产生了多种复杂的感受与困惑。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利用这些生活中真实的事件——活的书,开展生动的教育活动。

生活即教育,眼前的疫情就是最好的教材。这就是活的书,这也是教活书,活教书。只有这样,陈鹤琴先生所说的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才能真正实现。

在当下的疫情期间,幼儿园延迟开学,作为教师主要应关注这样的一些课程的生成与实施;

一、指导家长做好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引导家长在孩子的卫生习惯、生活作息、游戏互动和亲子阅读上做好工作,并帮助家长用孩子能理解的话语系统解释周围发生的疫情事件

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良好的习惯养成是幼儿园课程的首要任务,而这个首要任务的完成需要以生活为载体,尤其是现在当下的特殊生活——幼儿的家庭生活,这更为基础。就如“浙江省幼儿园延迟开学期间教育工作提示”里所言:“要明确当前教育工作开展的场合主要是“家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更多通过“亲子陪伴”来达成。因此,不主张教师开展面向全体幼儿的网络教学,将工作重心放在高质量的家长工作上。”为此,教师要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教育工作:

1.引导并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防疫时期,卫生习惯成为了大家特别关注的重要话题。当下,疫情严重,要求家长和孩子要高度重视生活卫生习惯,讲卫生、勤洗手、不挖鼻,不吃手,天天干净身体好。家长要及时跟进行为,通过自身的行为示范带动和引领孩子。一方面,有关防疫的关键习惯要牢记,如尽量不出门、不串门,不聚伴玩耍,出门谨记戴口罩等;另一方面,家长要重视每一次洗手、洗漱时与孩子的互动,把勤洗手、讲卫生当成一件必需的事、健康的事、愉快的事来落实。

2.与孩子一起制订科学的生活作息安排

特殊时期,可适当增加睡眠时间,但同时要确保一日家居生活作息的科学性。孩子是生活的主人,自己的主体,所以家长在假期一定要征求和听从孩子关于作息安排的一些需求,与孩子一起制订科学的生活作息安排。努力让睡眠、餐点、游戏、运动、学习、劳动等都能得到合理的安排。当然家长要以身作则,早睡早起、按时进餐、合理饮食,保持家庭的正常生活规律。同时也要及时肯定幼儿积极的作息行为,共同与孩子养成有计划、能独立,守规则、善管理(自我管理)的好品质。

3.与孩子共同参与室内微运动

防疫期间不适宜到户外,影响最大的便是运动。但是,家长只要动脑筋、想办法,就可以发现室内同样可以有非常多的有趣运动,当然大部分是微运动。所谓微运动即三微:场地微;时间微;运动量的微。一是场地微,没有户外那么大的运动场地与空间,家里的运动场地是微小的;二是时间微,不可能像在幼儿园或户外自然环境里做长时间的运动,利用一些生活中的片段时间或间隙时间进行,时间相对比较短、碎;三是运动量的微,运动量达不到户外自然空间中的量,微微出汗或有一定的运动量即可。比如客厅可以玩套圈瞄准游戏,阳台可以跳绳,也可以用椅子、凳子、纸箱创设路线或障碍,钻、爬、跨、跳,还可以跟着电视电脑手机音乐全身律动……当下有关亲子室内运动的资源非常丰富,教师可以引领家长寻找,或者推荐使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在家也能享受到每天半小时到1小时的运动时光,在零散的时间里运动,促进孩子身体动作的发展。

4.引导家长支持孩子的游戏活动

实际观察可知,生活中的幼儿总会处于游戏状态,游戏占据了幼儿绝大部分的生活时间。游戏是孩子的天然需要,是幼儿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游戏是幼儿的生活方式和生命存在方式。游戏不仅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也应该是整个童年的基本活动。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在童年时期,游戏是一桩正当的事儿,儿童甚至在做重要工作的时候,也应当经常做游戏……儿童的整个生活也就是游戏。”可见,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的生活,幼儿生活中的主要活动是游戏,幼儿在游戏中成长,游戏是幼儿的生活状态。因此,幼儿园“停课不停学”,意味着孩子的游戏在家不能停,他们在家也应该像在幼儿园一样,有充分游戏的时间和机会。孩子的游戏很简单,他们是游戏的能手甚至高手,不用担心离开幼儿园的玩具、教具、材料,离开网络孩子就不会游戏,相反,就是简单的生活物件,比如一个瓶子,一个吸管,一块手绢,甚至是一张图片、一本书都足以让他们玩得开心,并在玩乐中获得成长的经验。

教师要引导家长认识游戏对儿童的发展意义,尊重儿童游戏的天性和需要,尽量保障充足的自由游戏时间,尽量和孩子共同游戏,享受想象、虚构、挑战、创造、变化、合作等的乐趣。在游戏中发现孩子的独特之处,并与孩子一起成长。

5.引导家长共同参与孩子的阅读活动(www.chuimin.cn)

居家一日生活需要动静交替,除了前面说的运动、游戏外,每天应该有固定的时间(一次在10~30分钟之内)与孩子一起静心阅读,这是孩子和家长健康生活、丰富经验、涵养心情、发展能力所不可或缺的。共同参与阅读活动,不是让他们背古诗、写汉字,更不是一字一句地把故事背下来,而是要支持他们以绘本为载体、以绘本为主要内容的阅读活动。阅读中家长要多引导和鼓励孩子仔细观察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解读理解并大胆表达;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希望家长能够感受孩子对图画、文字的细微敏感,感受孩子不同于成人解读的独特想法,努力让阅读成为享受,成为习惯。

6.引导并帮助家长用孩子能理解的话语系统解释周围发生的疫情事件

疫情带给我们和孩子的除了切身的感受外,还有大量丰富的信息,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幼儿年龄小,好奇心强,对于当下的疫情也有很多想要了解、想要探究的欲望。疫情期间,新冠状病毒是一个关键词、高频词汇,所以相应的孩子也会对它存有很多的疑问与为什么,比如,什么是新冠状病毒,它是什么样的,它很厉害吗,它怎么传染给我们的,为什么一定要戴口罩等;而且孩子对于新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造成的生活深有感触与体验,为什么不能出门,为什么不能到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家,不能见小伙伴,不能出去玩耍,更不能外面吃饭看电影等,因此面对疫情,不应简单、粗暴地告诉孩子“外面有很多病毒,出去就会感染”,或一味地禁止孩子出去,而是尝试引导家长用孩子能理解的话语系统解释周围发生的疫情事件,了解相关的新冠状病毒感染和疫情防控知识,让孩子参与进来,建立对疫情的正确认识,并从中收获成长。教师要协助家长有意识地突出和选择一些正向又适合孩子的信息和事件,让孩子关爱自然,关爱动物,关爱生命。用他们听得懂的话而不是专业术语来丰富他们的知识,尽可能地用图画表征、故事讲述、游戏体验等有趣的方式来带领孩子学习体会。

二、针对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基于儿童视角,从多方面链接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真实经验和发展需要,预设可能生发的活动和课程

美国课程专家尼莫在其《生成课程》一书中提到:生成课程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一般可以归纳为三个源头:来自儿童,来自教师的选择,来自教师和儿童的讨论与协商。但不管课程的生成来源为何处,最初的课程计划只是作为一种课程内容选择的可能性,是一个起点,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这一计划应该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也就是说要不断地根据儿童的反应以及教师的价值观和经验的判断做出课程计划的调整。

在延期开学期间,教师要“停教不停学”,为新学期即将面对的挑战和变化,做更为充分的教育准备和能力储备。面对当下的新冠病毒,面对孩子们这么多真实的经验与发展需求,教师要思考:我该做些什么准备?该从什么角度引导孩子?如何预设可能生发的活动或课程?我们建议,基于儿童视角,从“身心健康、科学认知、社会情感”等方面链接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真实经验和发展需要,预设可能生发的活动和课程。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1.身心健康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技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在当前疫情背景下,我们需“关注幼儿乐观积极的情绪状态”,如保持稳定的情绪,不紧张,不过度焦虑,也要“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如保证喝水量,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健康的生活作息与良好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我们可以从“面对病毒我们该做什么”,学习正确地戴口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科学洗手;打喷嚏该怎么办;健康的饮食知识有哪些;守护自然生态,保护野生动物;舒缓情绪,对病毒不惧怕,不焦虑紧张等,生发诸如《病毒侵袭我不怕》《健康作息我安排》《口罩的秘密》等活动,通过适宜的方式,贯穿在一日生活中,帮助幼儿克服恐惧、害怕的心理,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面对困境学习勇敢应对,并对未来生活产生美好的憧憬。

2.科学认知

《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在目标1:亲近自然,喜欢探究中强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究兴趣”,鼓励小中班幼儿提出各种问题,大班幼儿则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刨根究底;在目标3: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中,鼓励小班孩子“初步了解和体会动植物和人们生活的关系”;大班则“初步了解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知道尊重和珍惜生命,保护环境”。

当下疫情,病毒既离孩子很远,又离孩子很近。通过相关活动,可“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究兴趣”,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支持幼儿的探究行为,激发幼儿通过查阅资料、亲子互动、同伴团体讨论等寻找答案,在此过程中认识自然,体悟科学,进而珍爱生命,尊重和保护自然。我们可以“从新冠病毒的故事”说起,比如病毒是什么,病毒什么样,它从哪里来,它怎么传播,感染病毒后的危害等方面开展活动,生成诸如《冠状病毒小怪兽》《野生动物的秘密》《地球妈妈》等主题或项目活动,在探究、讨论与互动中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方式多样化地表征对病毒的认知与理解。同时引发孩子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野生动物及“微生物世界”的好奇与关注,增长关于自然科学的知识,从而懂得敬畏自然,关爱生命。

3.社会情感

《指南》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的氛围。疫情期间,让幼儿“感受关心和尊重他人”,并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是很重要的,而且是难得的契机。我们可以从“感恩有你们”这一角度出发:比如认识钟南山爷爷;比如社会上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爱的行动——各行各业的捐赠,志愿者活动等;比如伟大的医护人员,英勇的解放军叔叔等,生成《奇怪的春节长假》《宅在家,也快乐》《我们身边的抗疫英雄》《武汉在哪里》《特殊的装备》等主题或项目活动,帮助孩子了解社会中各种充满社会责任感的群体,从一个个具体生动的事件和实例中引导孩子感受“众志成城”的生动诠释,体会祖国的温暖,从而进一步萌发孩子学会感恩,学会关爱(关爱自然,关爱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学会奉献,学会自我约束,形成初步的责任感,比如不集聚,不串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等。

生活是美好的,但生活有时又是残酷的。在当今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下,“一日生活皆课程”早已成为了我们的理念,希望我们的老师能结合当下孩子真实的生活和真切的体验,依托生活,利用生活应对疫情过后的幼儿园课程,开展切实有效的教育活动,同时,通过网络或团队研修思考、预设开学后可能生成和生发的主题或项目活动资源,让生活成为最好的课程,让生活化的课程为孩子的成长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