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浙江师范大学在线教学改革:线上线下同质等效

浙江师范大学在线教学改革:线上线下同质等效

【摘要】:外语学院本学期106名老师开设了94门线上课程,284个教学班,全面开启“云”授课的在线教学模式。面对疫情,外语学院有序开展线上课程教与学、线上毕业论文开题、线上专业实习、线上教学质量自查与抽查、学院领导和教学督导随机听课、线上教研活动等工作,持续做好跟踪反馈在线教学质量,努力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同质等效”。

为了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教”,外语学院2月初成立了本科线上教学工作小组,制订了《外语学院疫情防控期间本科课程教学管理规定》《外语学院2019-2020第二学期本科教学工作安排》《外语学院2019-2020第二学期本科生线上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方案》,明确线上教学相关要求和质量跟踪保障体系,确保线上教学顺利进行。外语学院本学期106名老师开设了94门线上课程,284个教学班,全面开启“云”授课的在线教学模式。开学以来,老师们积极开展与学生的教学互动,其中QQ群占72.89%、钉钉群占21.13%、微信群占2.82%、腾讯课堂(会议)占2.46%,在线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普遍好评,本科教学运行良好。

外语学院鼓励教师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克服软件、平台的技术困难,敢做“主播”,多措并举确保线上教学质量。据调查,学院线上授课方式主要有教师直播(22.77%)、教师直播+资源自学混合(60.21%)、课程平台资源自学(9.86%)、其他授课方式(9.16%)等。为应对线上教学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系部积极开展线上教学研讨活动,交流线上教学平台使用、方法和教学对策等,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三月底共开展线上教学研讨15场次,组织线上听课12场,参与教师达到200多人次,逐渐形成了线上教研活动的常态化。同时支持教师以在线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的课程进行教改探索并设立专项教改课题支持,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钱江晚报》用“抗疫话题辨是非,浙师大年轻教师打造有温度、有深度的战疫金课”为题整版报道了章莉老师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之邀,为全国各地高校2975名师生作题为“SPOC环境下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新路径——以‘新型冠状病毒’主题教学为例”的在线公开课。公开课以外媒失实报道为切入点,引导同学们理性思考“污名化”背后的根源,别出心裁的课堂设计与话题讨论让观看直播的师生们直夸“精彩”。章老师认为:SPOC是一种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模式,通过平台布置任务与直播上课相结合,能将传统课堂教学和慕课优势互补,非常适用于疫情期间的在线课堂。她还认为全民抗疫,疫情本身就是与时俱进的思政教材,通过“新型冠状病毒”为主题,将课程思政自然融入听、说、读、写等专业教学的各个方面,融合“主题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以问题为中心”等教学方法,努力打造出一门“在线金课”。

在《学习强国》平台上“这位英语老师的直播课火了,她要用英文唱响中国故事”。杨沁老师善于运用年轻人更容易接受的新媒体手段,让学生爱上英语。她在抖音直播间开设纯公益性质的“地道口语训练营”,帮助英语专业学生“宅家”期间锻炼口语能力,每周二、四晚八点准时开播,分享新潮又地道的口语表达。万万没想到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们都来“选修”她的课,其中有大学生,也有中小学生,甚至还有已经参加工作的职场新人。当她发现家里钢琴的架子很适合放讲义后,就把直播阵地转移到了钢琴边上。“教学时,我看到钢琴就会忍不住想用一下。”杨沁说,“所以我就想着,能不能把它用到教学中去。”伴随着这样的灵光一闪,杨沁将例句谱上和弦,配合钢琴边弹边唱,不仅旋律动听,还能体现重读和连读。学生季凡认为:“比起白纸黑字的符号和文字,这么一唱,节奏点、重读我们全记住了。”跟着钢琴的旋律和节奏练习语音语调,这堂口语课趣味盎然,教学效果甚至超过了平常的课堂教学。(www.chuimin.cn)

面对疫情,外语学院有序开展线上课程教与学、线上毕业论文开题、线上专业实习、线上教学质量自查与抽查、学院领导和教学督导随机听课、线上教研活动等工作,持续做好跟踪反馈在线教学质量,努力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同质等效”。

外语学院教务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