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2016年城镇燃气泄漏事件典型案例分析

2016年城镇燃气泄漏事件典型案例分析

【摘要】:2016年1月26日下午对6号楼半地下室保安员备勤室内燃烧残留物进行采样分析,检测到城镇管道天然气的特征成分——加臭剂“四氢噻吩”,证实是天然气发生泄漏并进入了室内。当天然气通过雨污水管沟时,由于与下水道的气味掺混,天然气中加臭剂的警示作用会受到一定影响。对可能威胁燃气管道与设施安全的行为、事件进行甄别、记录、告知、举报等,争取主管部门的支持,必要时采取法律手段申明主张。

没有燃气管道和设施的空间也会发生燃气爆炸!

•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根据爆燃和室内破坏情况,初始判断为燃气爆燃,但该单位院内及爆炸发生的建筑物内,并没有任何燃气管道和燃气设施,是否是燃气爆炸需要谨慎判别。

•爆炸后初始阶段,属地燃气公司到达事故地点附近进行监测时,第一时间未发现燃气浓度,稍后的检测中,未发现作为天然气特征成分的乙烷,但有甲烷丙烷成分。因此,现场的专业技术人员初步判断,爆燃的可能是液化石油气。

•事故点附近的路边有使用液化石油气钢瓶的商户,并曾经发生过液化石油气泄漏。

•燃气公司持续监测后,1月25日08:00、11:00两次在事故点附近检测出高浓度的甲烷、丙烷,表明附近可能发生了天然气泄漏。

•随后几次检测出同时含有高浓度甲烷、乙烷、丙烷,进一步证明是天然气发生泄漏。

•2016年1月26日下午对6号楼半地下室保安员备勤室内燃烧残留物进行采样分析,检测到城镇管道天然气的特征成分——加臭剂“四氢噻吩”,证实是天然气发生泄漏并进入了室内。

•市政雨污水管沟及建筑物内的地漏连通,室外地下管道泄漏的天然气可以通过市政管道、沟槽等空间迅速扩散,并进入附近建筑物中。

•当天然气通过雨污水管沟时,由于与下水道的气味掺混,天然气中加臭剂的警示作用会受到一定影响。

•燃气公司鉴于燃气管道破坏地点为繁忙交通路口、周边人员密集、市政井室中燃气浓度持续上升等因素,在应急处置过程中采取了应急响应升级的措施,保证了抢修的顺利进行。

思考与建议

地下燃气管道泄漏时,由于土壤的阻力,扩散到地面并被检测到,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

若没有检测出乙烷而排除天然气泄漏须慎重。(www.chuimin.cn)

当有燃气泄漏的可能性时,应谨慎对待,持续监测,直至确认故障排除。

管理部门对所有市政设施的施工与维护、维修工作的合法性应进行有效监管,并设置举报机构与制度,加强社会监督。

对于第三方施工活动未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其他专业管道设施、威胁公共安全的行为应追究责任并依法进行相应处罚。

施工单位应保证施工活动的合法、正确,遇有与其他管线设施相关的施工应主动做好施工配合,并采取管理与技术措施对已有的管道与地下设施做好防护。

施工活动结束后应确保不留可能引发事故或破坏的隐患,对不确定后果的施工行为等,应采取会商等方式协同处理。

对于燃气行业及燃气公司

应进一步明确燃气管道及设施的立体空间保护范围,通过制定法规、规范予以确认,并向社会公布。

制定详尽的管理制度,对燃气管线及设施附近的所有施工活动持续进行有效监控;形成与施工单位进行信息沟通与交流、明确各方责任的标准合同文本。

对已知的隐患,应采取有效手段予以排除;对暂时无法排除的,应留存详尽的技术资料档案,重点巡检,并持续关注、追踪解决情况。

对可能威胁燃气管道与设施安全的行为、事件进行甄别、记录、告知、举报等,争取主管部门的支持,必要时采取法律手段申明主张。

燃气事故现场指挥人员应经过培训,能够根据已经发生的事件及可能发生的情况、事件发生地点等,确认启动应急响应的等级,必要时决定应急响应升级;

抢修结束后,燃气公司应持续监测事故点附近井室及环境的燃气浓度,直至恢复正常,方可关闭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