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城镇燃气事故报告要求

城镇燃气事故报告要求

【摘要】:根据国务院发布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报告。1)事故报告的内容事故单位发生事故后要以最快捷的方式向有关部门报告,根据国务院发布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以下内容:①事故发生单位概况。发生事故的燃气供应企业,要按规定填写内部事故报告。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报告。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值班制度,并向社会公布值班电话,受理事故报告和举报。

1)事故报告的内容

事故单位发生事故后要以最快捷的方式(电话、传真等)向有关部门报告,根据国务院发布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①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②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③事故的简要经过。

④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⑤已经采取的措施。(www.chuimin.cn)

⑥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若事态仍在继续或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后续报告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事故更具体的信息,事故发生后各方采取了何种应急措施,事故现场处理情况。

发生事故的燃气供应企业,要按规定填写内部事故报告。内部事故报告应包括事故经过、原因分析、责任分析、处理意见、措施等;应列出事故或险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类别、人员伤亡情况,设施损失及对供气造成影响的情况;险情的基本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应急处置措施;直接经济损失;险情或事故原因的初步分析或基本结论;采取的措施及效果的评判;事故报告单位、签发人及报告时间等。

2)事故报告分级发布建议

按照规定,内部事故报告的内容包括事故经过、原因分析、责任分析、处理意见、措施等。报告应详尽描述事故的发生过程,调查取证和事故原因分析,得出事故分析结论,分清责任,提出处理和整改意见。

但是,仅仅向上级主管部门递交事故报告远远不能满足对事故进行科学管理的需要,对达到预防事故的再次发生的要求也是不够的。

对于城镇燃气行业而言,事故报告应分级、分类进行整理和发布,对不同的部门、人员提供不同的信息资料,使事故材料成为预防事故发生、减少伤亡损失的有效资源。例如:

①对于本行业的安全管理及研究机构,事故报告应为这些机构进行事故技术分析、安全管理数据库建设提供重要依据。这类事故报告应详尽,特别注重事故的技术分析和具体参数、数据的提供,包括故障、事故发生以后的处置及应急反应、系统修复及恢复技术、事故损失统计数据等。

为此,城镇燃气行业应尽快在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在广泛开展安全评估的基础上,对城镇燃气行业的安全隐患及事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安全管理数据库,为燃气行业管理、运行、经营部门提供安全指导和技术参考。

②对于燃气行业安全管理人员和一般技术人员,提供事故报告的目的是使他们获得间接经验,以指导其在实际工作中防范类似事故的发生,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事故报告应注重事故原因分析、故障、事故发生发展及扩大的技术细节描述及成功应急技术和方法的介绍。

③对于一般员工和民众,提供的事故报告应以警示、教育为主要目的。生产、运行岗位的员工,要能够根据事故报告对照检查自己操作、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以防范事故发生;一般民众,特别是燃气用户,通过事故报告应能够对照检查自己的行为,规范燃气使用,学会发现隐患、事故报警及应急个体防护等。事故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但同时事故也是人们以生命、财产为代价获得的珍贵教训,必须十分重视。对已经发生的事故进行科学的管理、深入的分析,才能深化对事故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安全评估和制订事故应急预案提供依据;对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置方法等情况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探讨、交流,研究提出合理的管理与控制措施,是有效预防类似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