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舆图》,中文,设色绘本,美国国会图书馆藏,系15幅《皇舆全览分省图》之一,未注比例,25厘米× 25厘米。笔者认为,实测的《皇舆全览图》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与现实地貌背离的现象,恐怕是牵强附会。实测的《皇舆全览图》原本是纠误嘉靖府图的最好契机,谁料想它反而成为巩固嘉靖府图差池的背书,以致谬误流传直到《大清会典舆图》之《浙江全省总图》。......
2023-11-06
《大清会典舆图》是在同治年间提出编制的,正式开展全国性的省图编制工作是在光绪十二年(1886),各省用了三年至五年时间分别完成省域地图集的测量、编绘。但将测定的诸多经纬点绘入地图,却是传统的制图方法(计里画方),还有一些省份则是计里画方与西式经纬网混用。
这里的计里画方之“方”,依会典馆规定,其边长为7分2厘,合0.072尺。省图每方折地100里,府图50里,县图10里;并要求实测经纬度,尽可能采用圆锥投影法。按清代里制,1800尺为一里,这就意味着省图比例为二百五十万分之一,府图比例为一百二十五万分之一,县图比例为二十五万分之一。
如前所述,小区域地图,以计里画方法绘制所带来的误差还不明显,【按,这可以由已知地球经线圈半径或某纬度圈半径长度为R,量得地表南北方向长度或东西方向长度为C(相当于弧长),求其对应的水平长度L(相当于弦长)的公式L=2R×Sin(C/2R)而得知。比如,已知地球赤道半径R为6378公里,量得零纬度的地表东西两点距离C为10公里,则可计算得其对应的化曲为直之水平距离L为9.999999公里,仅差1毫米余,误差率为一百万分之一。但随着测绘地所处纬度的提高,该纬度圈半径缩小,化曲为直所产生的误差将随之扩大。这是采用计里画方制的地图在省与省甚至府与府之间不能无缝拼接的数学原因】但将各省图拼成全国总图,传统的计里画方法在统驭这些数据时便会出现此伏彼起、无法熨平的现象来,会典馆要求实测经纬度,并“尽可能”采用圆锥投影法,简直是缘木求鱼,就像要一生骑马的将军指挥坦克阵、让百步穿杨的神箭手领导炮兵团,显然是无法胜任的。所以,有人认为《大清会典舆图》标志着清末制图技术相对于《皇舆全览图》《乾隆十三排图》有倒退。
《大清会典舆图》收于《清会典图》内,光绪二十五年(1899)有石印版,中华书局1991年影印出版,但其中无论省图、府图,画面尺幅过小,不忍卒视。
《大清会典舆图》在浙江的成果,实际上就是《浙江全省舆图并水陆道里记》。
光绪十六年(1890)浙江成立全省舆图局,委派曾任宁波知府、“候补道宗源瀚会商藩司设局办理,先延绅士保举内阁中书黄炳垕商订,又遴选即用知县、准补龙泉县知县胡文渊总核一切”。由于其时黄炳垕年事已高,此后的图籍测绘、编纂、付梓诸事,实由宗源瀚和他的同乡胡文渊主持。测绘至十九年(1893)完成,次年编撰成书20册,地图349幅,道里记18900余条,付浙江官书局石印出版。
完整刊载《浙江全省舆图并水陆道里记》的现代出版物有《浙江古旧地图集》。
《宁波历代专志选刊(一)》第2册则刊载了其中的《宁波府》部分。【按,该书所刊之《浙江全省舆图并水陆道里记》,未收宗源瀚撰《凡例》及《浙江全省总图》,又未收原属绍兴府的余姚县、台州府的宁海县部分,不无遗憾】
但以上两种,均为无固定比例的缩印本。(www.chuimin.cn)
清代四大钦制地图集中,只有《大清会典舆图》或《浙江全省舆图并水陆道里记》中,东钱湖才由一个“点”变成了一个“区”。
《浙江全省舆图并水陆道里记》,是一本真正有实用价值的地图集,图上可量度而知两处的直线距离(即所谓“鸟里)”,记中有文字而知两地的实际距离(即所谓“人里”)。至于何处为“鸟里”,何处为“人里”,宗源瀚在《凡例》里说:
办图之法,测量兼施。测得者,虚空直行之鸟里;量得者,地上屈曲之人里。虽绘图以鸟里为纲,而治水行军诸实政,则人里尤切于用。兹本所载方域并水陆记,皆人里也。
“水陆记”用“人里”很明白,但“方域”是否是“人里”,却像是一笔糊涂账。是书的“方域”唯府项下有记,比如《宁波府方域》曰:“镇海在城东北三十三里。”实际上,在今地图上测得宁波老城东门与镇海县城西门相距约17.3公里,以清代每里合今570.6米折算,合30.3里,这意味着“镇海在城东北三十三里”似乎是直线距离,也就是“鸟里”。如果这里的“镇海”,指的是镇海县界,则据是书记载,甬江水路由府城新江桥至张家堰仅20.7里,陆上干路由东渡门外至鄞定桥仅7.2里,均远少于“三十三里”;如果这里的“镇海”,指的是镇海城边,则水路由张家堰到大关渡口,还得加16.5里,合计37.2里,陆上干路由鄞定桥至镇海西门,还得加12.2里,合计49.4里,又都大于《宁波府方域》中的“三十三里”了。
好在各县项下没有《方域记》,其《水路道里记》和《陆路道里记》,都是实际航程与路程,也就是“人里”。
图3-4-1 《浙江水陆道里记》书影,载《宁波历代专志选刊(一)》
与东钱湖有关的水陆里程,以翻拍书影,列示于上,见图3-4-1。
有关仁山智水:东钱湖地图史话的文章
《浙江舆图》,中文,设色绘本,美国国会图书馆藏,系15幅《皇舆全览分省图》之一,未注比例,25厘米× 25厘米。笔者认为,实测的《皇舆全览图》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与现实地貌背离的现象,恐怕是牵强附会。实测的《皇舆全览图》原本是纠误嘉靖府图的最好契机,谁料想它反而成为巩固嘉靖府图差池的背书,以致谬误流传直到《大清会典舆图》之《浙江全省总图》。......
2023-11-06
根据宝庆志的《鄞县志》和《县境图》来看,“甲”的序数,与所属乡无关,是全县连续编号的,在《县境图》上看到的最大编号数字是“清道乡五十一甲”。难怪《县境图》上,鄞西的“坊”一个也没。《县境图》中的东钱湖周边,除了山、塘、堰、市,最多的就是寺院道观了。......
2023-11-06
是图见载于《浙江古旧地图集》,中文。该图若确如《浙江古旧地图集》所言,则应该是马国贤刻制的铜版本。但经对比,此图与《皇舆搜览: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明清舆图》中刊载的《浙江全图》是一样的,无非后者另有图名Chekiang,又在图边框的经度“东五度”旁注阿拉伯数字的度数“05° ”、纬度“三十度”下注“30° ”等;图中文字笔迹亦一模一样。......
2023-11-06
2016年,宁波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从国家图书馆得到了一批珍贵的宁波史料,其中有一幅民国五年测绘的《浙江鄞县东钱湖形势图》。图7-2-1《浙江鄞县东钱湖形势图》民国四年3月,根据北洋政府农商部颁发的各省水利委员会组织条例,浙江省成立了“浙江水利委员会”,专管全省水利工程的调查、规划、督促事宜。《浙江鄞县东钱湖形势图》的测量成果,在图说中交代得很简单。......
2023-11-06
设色是在墨线图上着色,彩绘则是直接以彩笔勾描。《浙江古旧地图集》所刊载的《皇舆全览图·浙江全图》,之所以称为“彩绘”,就是因为该舆图上的江河湖海用的是绿彩。图3-1-10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浙江全图》(彩绘版)笔者数载浏览传统舆图所得体会之一,就是知道明清舆图上“寧”“寕”时常混用,图上有“寕”字,其图未必是清道光后的;但用了“甯”字,肯定是咸丰年后的。图3-1-11《浙江全图》局部......
2023-11-06
图7-10《鄞州区东钱湖镇》参考书目《浙江省测绘志》编纂委员会编《浙江省测绘志》,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年2月版。仇国华编著《新编东钱湖志》,宁波出版社2014年11月版。《宁波市鄞州区地名志》编纂委员会编《宁波市鄞州区地名志》,西安地图出版社2006年5月版。宁波市民政局等编著《宁波市行政区划图集》,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15年1月版。宁波市鄞州区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著《鄞州水利志》,中华书局2009年12月版。......
2023-11-06
图2-1-2《府境图》局部《府境图》上居然未见“东钱湖”,不免令人格外郁闷,又心痒难搔。《府境图》除了残破,最大的问题在于图上各个地名的相对位置,与实际情形对比,有着难以解释的错乱。在《府境图》上,东钱湖被画成了一个椭圆形的池塘,围绕它周边的地名,按顺时针方向列数,分别是隐学山、大慈山、青山、竹山、陶公山、太白山和手界乡。国图清抄本和成文影印本中,均有《府境图》摹绘图。《府境图》的铸错原因,很令人好奇。......
2023-11-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