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东钱湖地图史话:仁山智水》

《东钱湖地图史话:仁山智水》

【摘要】:《浙江舆图》,中文,设色绘本,美国国会图书馆藏,系15幅《皇舆全览分省图》之一,未注比例,25厘米× 25厘米。笔者认为,实测的《皇舆全览图》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与现实地貌背离的现象,恐怕是牵强附会。实测的《皇舆全览图》原本是纠误嘉靖府图的最好契机,谁料想它反而成为巩固嘉靖府图差池的背书,以致谬误流传直到《大清会典舆图》之《浙江全省总图》。

《浙江舆图》(见图3-1-4),中文,设色绘本,美国国会图书馆藏,系15幅《皇舆全览分省图》之一,未注比例,25厘米× 25厘米。据李孝聪先生考证:“这套图集不应绘于雍正帝登位之后,可能是康熙《皇舆全图》的摹绘本。”成图于康 熙末年(1721—1722)。

图3-1-4 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浙江舆图》(设色版)

图3-1-5 《浙江舆图》局部

该图(见图3-1-5)上,既未见画有湖的图形,也未见“东钱湖”地名。(www.chuimin.cn)

这说明当年的经纬度控制点和三角网布点,均未将东钱湖列入实测经纬点清单。

笔者猜测是图据木刻版摹绘。

对照外文版(见图3-1-3),图上的鄞东水系还是摹绘得正确的,只是将塘河画得太粗,以至于在甬江与小浃江之间出现了长岛模样。

这个“长岛”,我们在明嘉靖府志图上已经见过(参见图2-2-1),但在实测图上重逢,令人以为这个“长岛”是真实存在的。笔者认为,实测的《皇舆全览图》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与现实地貌背离的现象,恐怕是牵强附会。如上所述,《皇舆全览图》外文版祖本上,绘有小浃江通过塘河而与甬江沟通的情形,而浙省参与实测的官吏正是比照着外文祖本摹绘出中文成果图,以上奏朝廷。又因为经纬度控制点和三角网布点过于稀疏导致地名太少,与事官吏必得参照手头上的志书和舆图资料以填补空白,其中当然有明嘉靖《宁波府志》。他们发现了祖本上那条几乎与甬江平行的河,而对照嘉靖府图,便认为洋人把它画得太细了,于是他们信手“改正”了这个“错误”。

实测的《皇舆全览图》原本是纠误嘉靖府图的最好契机,谁料想它反而成为巩固嘉靖府图差池的背书,以致谬误流传直到《大清会典舆图》(《浙江全省舆图并水陆道里记》)之《浙江全省总图》(参见图3-4-1)。世事之阴差阳错,竟至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