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舆图》,中文,设色绘本,美国国会图书馆藏,系15幅《皇舆全览分省图》之一,未注比例,25厘米× 25厘米。笔者认为,实测的《皇舆全览图》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与现实地貌背离的现象,恐怕是牵强附会。实测的《皇舆全览图》原本是纠误嘉靖府图的最好契机,谁料想它反而成为巩固嘉靖府图差池的背书,以致谬误流传直到《大清会典舆图》之《浙江全省总图》。......
2023-11-06
南宋宝庆《四明志》(下称“宝庆志”),修于胡榘知庆元府的宝庆二年至绍定二年期间(1226—1229),初刊于绍定二年,但该版本今已不复可得。现在所见的宝庆志,其所录史事最晚增补、添换至咸淳八年(1272),故称为“咸淳增刻本”,今藏国家图书馆,系存世孤本。
宝庆志共有舆图16张,其中庆元府有图四,分别是府境、罗城、府治和郡圃图,下辖鄞县、奉化、慈溪、定海、昌国和象山等六县分别有县境图和县治图各一。由于成书于南宋乾道五年(1169)的《四明图经》(下称“乾道志”)原本久佚,该志今存诸旧抄本内并无摹绘舆图,所以乾道志究竟自始便为“无图之经”,还是原图后世灭失,不详;但无论如何,宝庆志所载舆图,乃吾乡可见之最早地图,则为公认的史实。
现知宝庆志后来有3个刻本。
元刻本。据《浙江方志考》说,宝庆志在元至正元年(1341)曾经重刻。但至正本是否同时重刻是志的16张舆图,不详;这个本子是否存世,亦不得而知。
清四库本。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钦定四库全书》辑入宝庆志。无图。
烟屿楼本。宝庆志最著名的重刻本,无疑是清徐时栋烟屿楼的《宋元四明六志》,遗憾的是,烟屿楼本亦无一张地图。
总之,迄今没有发现宝庆志的舆图后来有过刻本。
至于宝庆志的抄本,据龚列沸先生编著的《宁波古今方志录要》,有复且大学图书馆藏的明抄本、浙江大学图书馆藏的清抄本和上海图书馆藏的清嘉荫簃抄本,可惜缘悭一睹。
笔者见知的宝庆志,是两个清抄本,里面都有宋本原图之摹绘图;再加上笔者收藏的《鄞县境图》照片,也就是说,笔者见有宝庆志舆图手工摹绘图三种。(www.chuimin.cn)
一、影印抄本。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年3月影印出版的“宋抄本”《浙江省四明志》,分为五册(《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575号》),有摹绘地图。
该抄本影印本,不题抄者,亦未详抄于何时、庋藏何处。大概地看了一下,便可以推定,说“宋抄本”是吹歪了,说“抄宋本”才差不多,因为国图原本在罗濬序言后,只录有“编类文字府学学正袁藻”等7人姓名,而据烟屿楼本,翻页后还有“教谕楼槃”等4人姓名,估计是国图原本少了一页,于是影印本上“教谕楼槃”等4人姓名也失载。确切地说,该影印本当为“清抄宋本”,因为国图宋本上的“暦”“歷”,在该抄本上分别作“暦”“歴”(避乾隆帝弘历讳),而宋本上的“寧”字,抄本上不改或书为“寕”(避道光帝旻宁讳),但未见有写成“甯”(避咸丰帝奕詝讳)的,故可大致地推测,抄本成于清乾嘉年间。现在看来,这个“清抄宋本”,极可能是宁绍台道陈中孚在嘉庆廿四年四月至道光元年七月重建郡城三喉期间(1819—1821),由鄞县士绅黄定文摹绘誊抄于文澜阁的那个本子(事见陈中孚《浚复城河三喉记》,黄定文《复水喉记》,载清光绪《鄞县志》卷六)。却原来,乾隆晚期,宁波城里各大家所藏宝庆志,都没有“其首三卷并图”……
二、国图抄本。国家图书馆官网还介绍有宝庆志的无名氏清抄本一部,未知誊抄、摹绘于何年,索书号为“地240.51/1256.1”,有摹绘地图。其显著特点是,它照宋本原图整幅摹绘,没有分割为两块。
可惜官网公布的图,像素太低,看不大清。
三、照片摹本。笔者于2018年在古玩店买到两张照片,拍的同为《鄞县县境图》的右半幅,画面略有不同,显示是拍了两次。经与上述两个抄本摹绘图对比,差异是明显的,可以肯定,照片上的摹绘底本与上述两个抄本摹绘的底本,应该不同。从照片看,这右半幅图似乎并不是装订在书上的,但还是基本可以肯定,这图是从书上脱落或拆下的,因为这图与影印抄本一样,都将宋本原图分割为左右两幅摹绘,并加有图框。与这两张照片同时买得的,还有甬上大收藏家朱酂卿被批斗及被抄家藏品的照片,说明这半幅摹绘舆图与朱氏有很深的瓜葛,而且拍摄于20世纪60年代中叶。
不知原图(包括左幅图)今藏何处。
现行的宝庆志《鄞县县境图》摹本,载于《宁波市志》(1995)(下称“市志”),《鄞县志》(1996)因之。经对比显示,市志的《鄞县境图》系照笔者收藏的舆图(照片)的临摹。
东钱湖,分别出现在宝庆志的《府境图》和《鄞县县境图》上,现分别介绍如下。
有关仁山智水:东钱湖地图史话的文章
《浙江舆图》,中文,设色绘本,美国国会图书馆藏,系15幅《皇舆全览分省图》之一,未注比例,25厘米× 25厘米。笔者认为,实测的《皇舆全览图》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与现实地貌背离的现象,恐怕是牵强附会。实测的《皇舆全览图》原本是纠误嘉靖府图的最好契机,谁料想它反而成为巩固嘉靖府图差池的背书,以致谬误流传直到《大清会典舆图》之《浙江全省总图》。......
2023-11-06
根据宝庆志的《鄞县志》和《县境图》来看,“甲”的序数,与所属乡无关,是全县连续编号的,在《县境图》上看到的最大编号数字是“清道乡五十一甲”。难怪《县境图》上,鄞西的“坊”一个也没。《县境图》中的东钱湖周边,除了山、塘、堰、市,最多的就是寺院道观了。......
2023-11-06
2016年,宁波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从国家图书馆得到了一批珍贵的宁波史料,其中有一幅民国五年测绘的《浙江鄞县东钱湖形势图》。图7-2-1《浙江鄞县东钱湖形势图》民国四年3月,根据北洋政府农商部颁发的各省水利委员会组织条例,浙江省成立了“浙江水利委员会”,专管全省水利工程的调查、规划、督促事宜。《浙江鄞县东钱湖形势图》的测量成果,在图说中交代得很简单。......
2023-11-06
设色是在墨线图上着色,彩绘则是直接以彩笔勾描。《浙江古旧地图集》所刊载的《皇舆全览图·浙江全图》,之所以称为“彩绘”,就是因为该舆图上的江河湖海用的是绿彩。图3-1-10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浙江全图》(彩绘版)笔者数载浏览传统舆图所得体会之一,就是知道明清舆图上“寧”“寕”时常混用,图上有“寕”字,其图未必是清道光后的;但用了“甯”字,肯定是咸丰年后的。图3-1-11《浙江全图》局部......
2023-11-06
民国《鄞县通志》,由张传保、赵家荪修,陈训正、马瀛纂,创修于1933年,至1937年大体完成。《鄞县通志》被目为“地方志步入现代科学的嚆矢”,可说是我国近代史学进步成果的集中体现之作,其中的博物志、工程志编撰和地图测绘,则是《鄞县通志》科学性的典型。......
2023-11-06
是图见载于《浙江古旧地图集》,中文。该图若确如《浙江古旧地图集》所言,则应该是马国贤刻制的铜版本。但经对比,此图与《皇舆搜览: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明清舆图》中刊载的《浙江全图》是一样的,无非后者另有图名Chekiang,又在图边框的经度“东五度”旁注阿拉伯数字的度数“05° ”、纬度“三十度”下注“30° ”等;图中文字笔迹亦一模一样。......
2023-11-06
图2-1-2《府境图》局部《府境图》上居然未见“东钱湖”,不免令人格外郁闷,又心痒难搔。《府境图》除了残破,最大的问题在于图上各个地名的相对位置,与实际情形对比,有着难以解释的错乱。在《府境图》上,东钱湖被画成了一个椭圆形的池塘,围绕它周边的地名,按顺时针方向列数,分别是隐学山、大慈山、青山、竹山、陶公山、太白山和手界乡。国图清抄本和成文影印本中,均有《府境图》摹绘图。《府境图》的铸错原因,很令人好奇。......
2023-11-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