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重点中学将“奥数”与升学挂钩的潜规则让家长和孩子无能为力。“奥数”并非适合每个人学习,也并非定要作为升学的考核标准。不过从小朋友说的“奥数”到“养家糊口”这一整套路线来看,似乎应当在中学和大学阶段分别再加上“高考名师”和“热门专业”这两股,“奥数人生”的八股文方算完整。......
2023-11-05
尧、舜均为上古时期的贤明君主,皆因其子不肖而将帝位禅让于他人,“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尧、舜不仅德行修养无人能比,同时也有着超凡出众的智慧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能力。尧“其仁如天,其知如神”,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他们的德行与智慧为诸子百家、世代后人仰止,尤其被儒者尊为“圣王”,成为儒家入世作为,追求“内圣外王”的最高典范。像尧、舜如此高不可攀的境界,何以人人皆可为之呢?
战国时期,曹国国君的弟弟曹交请教孟子:“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圣王,真是这样吗?”
“没错。”孟子回答。
“我听说当年文王身高十尺,商汤身高九尺。而我身高九尺四寸,却还吃着闲饭,一事无成,是何缘故?”曹交惑而不解地问。
孟子笑笑说:“怎么会这样呢?关键问题在于要自己努力去做啊!有人在这一点上,所付之力不及一只幼小的禽兽,此乃无力之人;而那些为此付出千斤之力的,则是有力之人。
乌获是古代有名的大力士,你若能努力承担乌获所担负的重任,也就和乌获一样了。人怎么能担心自己不能做呢?担心的是不去做罢了。敬服、顺从而慢行于长者之后为‘悌’,抢行于长者之先则为不悌。徐徐慢行,谁做不到呢?只是不去做罢了。
尧、舜所行之道,就是孝悌。你若佩戴、使用与尧相同的服饰、器物,述说、记诵尧的言辞,与尧的行为相同,那你就与尧无异。同样,你若佩戴、使用与桀相同的服饰、器物,述说、记诵桀的言辞,与桀的行为相同,那你就和桀一样。”
曹交听后若有所悟,说:“我已见过邹国国君,可以假借馆所在此居住。我愿意留下来在您门下学习。”
孟子笑着指点曹交:“圣王之道就像大路一样显而易见,有什么难理解的呢?问题在于人不主动求知。你还是回到曹国去寻求吧,肯定在许多方面都能找到老师。”(www.chuimin.cn)
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就儒家而言,这不仅是个人修身的最高目标,也是儒家教育理念中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圣王之道看来好似高不可攀,但我们只要按照生活中的日常道理努力去做,坚持不懈,即会发现,圣王之道实际上就存在于生活日用之间,在我们身边,在我们手头上。圣王之道并不神秘,怕的就是不去做而已。这也正是孟子最后让曹交回国拜师的原因。
在孟子看来,尧、舜的圣王之道就是最基本的孝悌之道,这是每个人应该做而且不难做到的。很多人没有达至尧舜境界,关键在于没有做到坚持。对于那些望圣王之道而却步不求的人,则更谈不上持之以恒地付出了。
阿诺德·施瓦辛格没有受过专门的表演训练,却跻身好莱坞主流影星之列。在上映多部世界经典大片之后,又于2003年11月登上政坛,担任美国加州州长,任期长达七年。
施瓦辛格有一段语录:
“要肌肉增长,你必须有无穷的意志力,你必须忍受痛苦。你不能可怜自己而稍痛即止。你要跨越痛苦,甚至爱上痛苦,别人做十下的动作,你要加倍磅数做足二十下。”
“还有,你要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去‘震撼’你的每一组肌肉,令它无法不强壮,无法不结实。不要松懈,不要懒惰,没有坚韧不拔的意志,你无法取得成功!”
施瓦辛格在健美和影视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其实人人皆可以成功,成功首先在于坚持去做。
儒家教育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这种观点,会成为一种给求学者以信心、鼓励式的教育,寓深奥于浅显的教育。然而仍需提醒的是,尽管这是人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自然过程,也会在中途堕落、腐毁。为什么呢?因为儒家之学是为己之学。
有关修己立人:儒家与教育的文章
所谓“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重点中学将“奥数”与升学挂钩的潜规则让家长和孩子无能为力。“奥数”并非适合每个人学习,也并非定要作为升学的考核标准。不过从小朋友说的“奥数”到“养家糊口”这一整套路线来看,似乎应当在中学和大学阶段分别再加上“高考名师”和“热门专业”这两股,“奥数人生”的八股文方算完整。......
2023-11-05
杏坛经屡代修缮扩建,历代虽有学者认为“杏坛”史上未必实有,但其作为孔子收徒讲学、设教传道之地却成为古今共识。汉武帝经董仲舒提议在京师设太学,为中央官学及最高学府,太学主管——祭酒,兼掌全国教育行政。太学于隋代改为国子监,国子监内仍设太学,直至清代。“修己以安百姓”,虽为圣人难为之事,却可看出儒家之君子亦能入圣贤之境。这时,出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
2023-11-05
“蒙以养正,圣功也。”对处于蒙昧状态的幼童通过培养教育,使其具有纯正无邪的品质、正确的认识和行为,就达到了儒家教育的“圣功”。女子妊娠期间,睡姿不能偏斜,坐要中正,站不独倚。因此,儒家教育的“蒙以养正”从胎教开始,就要求女子在妊娠期间要注意环境,谨慎言行。胎教既然如此重要,我们则可以说,教育与其从娃娃抓起,倒不如先从父母抓起,从“蒙以养正”抓起。......
2023-11-05
汉代民间流行一句俗语:“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汉代被举荐为秀才的人却没念过书、大字不识,因孝顺、公正廉洁而推举的模范人物却让父母独居,未行孝父之道。但这种察举制实际上多为世族大家所垄断,从弄虚作假、相互吹捧中举荐出“孝廉”。明、清代只有经义,并演变为八股文形式。至于贡举、应试过程中的徇私舞弊、当举不举、举而非其才等行为,则要受到严厉惩处。......
2023-11-05
但屡屡四处碰壁、终身不受用于世的现实境遇与孔子的高远志向发生着激烈冲突。后世尊孔子为圣人,以儒家“内圣外王”、治国平天下为目标,自幼发愤苦读以图做官出仕、改变命运,却忘了还有“仕而优则学”与“学而优则仕”并行。我们忽略“仕而优则学”,全部瞄向了“仕”。而孔子对“子奚不为政”的回答,正是对误解“学而优则仕”的纠正,当代大学生们无用武之地的苦恼也可因此而解。......
2023-11-05
一系列问题摆在大学生面前。从高考填报志愿开始到大学毕业,所谓“冷门”“热门”专业,“211”“985”“双一流”经常挂在考生、家长、老师们嘴边。看着这段对联式的“末考”战术,实在令人哭笑不得。......
2023-11-05
20世纪50年代,民办教师出现在我国中小学校。与西周官学比较,孔子兴办私学,施行教化,就是那个时代的民办教师。一提起汪精卫,绝大部分中国人都会将之与卖国求荣的大汉奸相联系。孔子这位民办教师,即使在近二十年的周游列国中四处碰壁、屡遭不幸,甚至遇有生命危险,也毫不放弃自己的仁政理想,坚持操守,实时实地教育学生。这是孔子作为第一位民办教师、一位伟大教育家形象的真实写照。......
2023-11-05
朱元璋严厉惩罚了这次科考事件的参与者,并亲自策问会试举人。到了宋代,科考诗赋随着王安石变法被取消,改以经义为主,目的是为了让士人通晓儒经以致用。从明代开始,科举考试使用严格的八股文形式。若以八股文滥觞于北宋算起,其寿命已长达七百年,影响深远。毛泽东发表《反对党八股》的演讲,对中国共产党内存在的“党八股”进行申讨,亲列其八条罪状,声明定要将其破坏,革命方能发展。......
2023-11-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