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重点中学将“奥数”与升学挂钩的潜规则让家长和孩子无能为力。“奥数”并非适合每个人学习,也并非定要作为升学的考核标准。不过从小朋友说的“奥数”到“养家糊口”这一整套路线来看,似乎应当在中学和大学阶段分别再加上“高考名师”和“热门专业”这两股,“奥数人生”的八股文方算完整。......
2023-11-05
人生来能辨音声色味、饥饱寒暑,在感知自身和外界环境的变化后产生相应的心理、情绪、行为等反应,就像荀子说的“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因此,也就有了喜、怒、哀、惧、爱、恶、欲等“七情六欲”。这些情绪、欲望,也被儒家称作“气”。
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王阳明曾说,人的欲望会导致“初学时心猿意马,拴搏不定”。毫无疑问,一个人虽心存高远志向,但在实现志向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各种挫折与阻碍,诱惑与吸引,从而产生骄傲、自满、懒惰、恐惧、贪乐、犹豫之情,最终影响到目标的实现,使心中原有的高远志向付之东流。
唐玄宗李隆基出生在武则天主政时期,从小就经历了错综复杂的宫廷变故,这对他意志坚定的性格形成有很大促进作用。李隆基幼年便立大志,在宫廷里以“阿瞒”自诩。虽然他并不被当时掌权的武氏族人看重,但其言行依然很有主见。
李隆基七岁那年,朝堂举行祭祀仪式,他见金吾大将军武懿宗大声训斥侍从护卫,马上怒目而视,喝道:“这里是我李家的朝堂,干你何事?竟敢如此训斥我家骑士护卫!”顿时弄得武懿宗看着这个小孩儿目瞪口呆,十分尴尬。武则天得知后,不但没有责怪李隆基,反而对这个年小志高的孙子倍加喜欢。第二年,李隆基便被封为临淄郡王。
小专题 28
文史小专题
——古代官职:金吾
金吾,传说为太阳上的三足神鸦,能除不祥事物。天子出行,官吏持金吾之象开道,作为防御非常事件发生的象征,故以“金吾”之名任命负责皇帝大臣警卫、仪仗以及巡查京师、掌管治安的武职官员。其名称、体制、权限历代多有不同,汉有执金吾,唐宋以后有金吾卫、金吾将军、金吾校尉等。
唐中宗死后,李隆基因消灭韦皇后一派有功而被立为太子。公元712年,睿宗禅位于李隆基。第二年,李隆基先下手为强,亲自率领兵马果断地除掉了太平公主及其手下。当年,李隆基改年号为“开元”,表明自己再创唐朝伟业的决心。
唐玄宗登基之后,知人善用,励精图治,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也就是在这时,唐玄宗滋生出了骄傲怠惰情绪,整日沉溺于享乐之中。不但逐渐疏远张九龄,罢免其宰相职务,而且还任用口蜜腹剑的小人李林甫为宰相。李林甫任相期间,许多正直而有才能的大臣遭到排斥,善于拍马溜须的小人佞臣受到重用,严重损害了唐朝政治根基。
唐玄宗对此并无反省,又将自己儿子的妃子杨玉环强行召进宫,封为贵妃。“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玄宗对杨贵妃无比宠爱,杨氏兄弟也得以“鸡犬升天”,整日凭借裙带关系专权乱国,胡作非为。唐玄宗在位后期沉湎酒色,荒淫无度,重用奸臣,政治腐败,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开元盛世”所创的伟业也由此转盛为衰。
“气壹则动志。”(《孟子·公孙丑上》)过度沉湎于情欲会对心智产生损害,以至于把持不稳心存志向,更谈不上志向的实现了。但心智统帅肉身情欲,它也是能够“动气”的。并不能为了心智而不顾肉身情欲,甚至使其受损、暴乱,即“暴其气”。比如《黄帝内经》中说思虑过多就会影响食欲,饮食不香,即是如此。反之亦然。
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幼年写字很差,受到老师和父亲多次批评。柳公权在明白一些事理后,为之羞愧,决心要写出一手好字。于是,他不舍昼夜地认真琢磨,勤学苦练。十多岁时,柳公权的字在方圆数里之内已算出类拔萃,他也因此自鸣得意起来了。
书法中有句话人人皆知:神笔难写“飞凤家”。一天,柳公权正在门口的大桑树下练这三个字。数遍之后,自觉非常满意,于是提笔写下“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贴在树上。
一个卖豆腐脑儿的老头看到柳公权写的诳语,不禁觉得这个孩子年轻气盛。他捋着胡须,沉思片刻,皱起眉,摇了摇头说:“你的字还差得远呢,看着就像我的豆腐脑儿一样,根本没有力度,你又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
柳公权一听,很不高兴,不甘示弱地说:“这附近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我的字,别人都夸我写得好,你有什么不服气的?”老人语重心长地说:“我也不必多言,你有机会去华原县找字画汤吧!”说完就走了。
第二天一大早,柳公权就来到华原县城,寻找字画汤,看看他究竟有多大本事。一进城门,他便看见一条白布幌子挂在一棵大槐树上,上书三个字:字画汤。树下一个老头,长得清瘦,没有双臂,正在用脚写字。只见他运笔如神,龙飞凤舞,围观的人们禁不住拍手叫好,喝彩阵阵。(www.chuimin.cn)
柳公权幡然醒悟,想起昨日自己凭那点花拳绣腿,竟然还敢口出狂言,自以为天下第一。他跪在老人面前,恳求其收己为徒。老人说:“我年事已高,没有精力教学生,你还是回家去吧!”
柳公权苦苦哀求,老人最后说:“这样吧,我给你两句指点,你若真正按照我说的去做,定会有所成就。”说完在地上铺了一张大纸,用右脚提笔写道:
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柳公权将老人的话牢刻于心,回家以后发愤练字。既学习颜体的丰满,又学习欧体的圆润;既学习字画汤的狂放,又学习馆阁体的娟秀。他还注意观察大自然的一些现象:看人家屠宰牛羊,观察其中的骨架结构;看天上的大雁,水中的游鱼,把自然界各种形态都转化到书法艺术中。最终,柳公权成为一代书法大师。后来他经常感叹道:“要不是当年遇到那位卖豆腐脑儿的老头,恐怕我就被自己的狂妄埋没了。”
柳公权从立志写出一手好字到产生骄傲自满之情,再到经人指点而有所醒悟,最终发愤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期间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柳公权把持心志并正确导向自身,克服掉原有的骄傲、狂妄,并更生出刻苦发愤之情、敏锐细致之意。
唐穆宗玩物丧志,不关心朝政大事,柳公权也利用谈论书法向上进谏:“写字用手,运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柳公权笔谏穆宗之言可谓其心语。
“气”充斥于人的身体,既不可能丢弃,也不能使其暴乱而任由其所为,应该有所存养。“气”如何来存养?
其实具体方法并不固定。正所谓“不必远求,近取诸身”,不必想得那么高远,我们只要心怀诚敬地从自身做起就可以了。关键在于“心勿忘,勿助长”,既不能随意舍弃,也不能刻意造作,让身心相统一。二程就批评过当时的学者仅以正确、深刻的道理来养心,并无适当的仪容、礼节、文饰、音乐、舞蹈、运动等来养自己的身体,没有做到心与身的内外合一,和谐相处。
著名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志向是天才的幼苗,经过热爱劳动的双手培育,在肥田沃土里将成长为粗壮的大树。不热爱劳动,不进行自我教育,志向这棵幼苗也会连根枯死。”
长久持志于心,踏实积累,刻苦追求,而不急于求成。最终去除陋习,养成一身正气,实现自己的理想。只要正确地认识到“志”与“气”的关系,以“志”帅“气”,持志养气,就可以避免自身情欲对心智的负面影响,并使之更好地辅助心智以实现志向。
现在回想一下孔子的温、良、恭、俭、让之貌,不正是从自身做起的吗?孟子之所以善养其浩然之气,不正是用心做自己该做的,既将自己所向往之志记于心间,又不像揠苗助长的宋国人那样妄意乱为吗?柳公权练书法,少年时期与后来发生了变化,并没有被自己的狂妄自大情绪淹没,这不也正是心智对自身情绪、行为的存养吗?
小专题 29
成语典故
——揠苗助长
揠苗助长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宋国有个人总是焦虑自家的禾苗长得慢,就跑到田里把禾苗挨个往上拔了拔。回到家说:“今天真累!总算让禾苗长了一些。”他儿子跑到田里一看,禾苗早已枯死了。“揠苗助长”比喻不顾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把事情弄坏。
有关修己立人:儒家与教育的文章
所谓“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重点中学将“奥数”与升学挂钩的潜规则让家长和孩子无能为力。“奥数”并非适合每个人学习,也并非定要作为升学的考核标准。不过从小朋友说的“奥数”到“养家糊口”这一整套路线来看,似乎应当在中学和大学阶段分别再加上“高考名师”和“热门专业”这两股,“奥数人生”的八股文方算完整。......
2023-11-05
“蒙以养正,圣功也。”对处于蒙昧状态的幼童通过培养教育,使其具有纯正无邪的品质、正确的认识和行为,就达到了儒家教育的“圣功”。女子妊娠期间,睡姿不能偏斜,坐要中正,站不独倚。因此,儒家教育的“蒙以养正”从胎教开始,就要求女子在妊娠期间要注意环境,谨慎言行。胎教既然如此重要,我们则可以说,教育与其从娃娃抓起,倒不如先从父母抓起,从“蒙以养正”抓起。......
2023-11-05
汉代民间流行一句俗语:“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汉代被举荐为秀才的人却没念过书、大字不识,因孝顺、公正廉洁而推举的模范人物却让父母独居,未行孝父之道。但这种察举制实际上多为世族大家所垄断,从弄虚作假、相互吹捧中举荐出“孝廉”。明、清代只有经义,并演变为八股文形式。至于贡举、应试过程中的徇私舞弊、当举不举、举而非其才等行为,则要受到严厉惩处。......
2023-11-05
杏坛经屡代修缮扩建,历代虽有学者认为“杏坛”史上未必实有,但其作为孔子收徒讲学、设教传道之地却成为古今共识。汉武帝经董仲舒提议在京师设太学,为中央官学及最高学府,太学主管——祭酒,兼掌全国教育行政。太学于隋代改为国子监,国子监内仍设太学,直至清代。“修己以安百姓”,虽为圣人难为之事,却可看出儒家之君子亦能入圣贤之境。这时,出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
2023-11-05
“中体西用”的说法很快流行开来。他们同样认可“中体西用”。在“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教育拉开了新的序幕,其中最令人炫目的则是那些新式学堂与赴欧美学习的留学生。由于在对外交涉中语言文字的隔阂,致使清政府外交损失极大。京师同文馆培养出齐如山这样的杰出人才,而他能够进京师同文馆读书,游学西欧再归国研究戏剧、历史,这与当时中国的“中体西用”教育实在有很大关系。......
2023-11-05
但屡屡四处碰壁、终身不受用于世的现实境遇与孔子的高远志向发生着激烈冲突。后世尊孔子为圣人,以儒家“内圣外王”、治国平天下为目标,自幼发愤苦读以图做官出仕、改变命运,却忘了还有“仕而优则学”与“学而优则仕”并行。我们忽略“仕而优则学”,全部瞄向了“仕”。而孔子对“子奚不为政”的回答,正是对误解“学而优则仕”的纠正,当代大学生们无用武之地的苦恼也可因此而解。......
2023-11-05
一系列问题摆在大学生面前。从高考填报志愿开始到大学毕业,所谓“冷门”“热门”专业,“211”“985”“双一流”经常挂在考生、家长、老师们嘴边。看着这段对联式的“末考”战术,实在令人哭笑不得。......
2023-11-05
孔子一生述而不作,独晚年作《春秋》,寓褒贬于其中。《春秋》大义,二字已明,夫子面对岁月荣辱的变迁,如此淡定。孔子寓微言大义于《春秋》之中,想必于讲学施教之日起已有远见卓识:儒家教育定然有益于世,万古流芳。弟子们听受《春秋》时,孔子说:“后代了解我是凭这部《春秋》,怪罪我也是凭这部《春秋》。”......
2023-11-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