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修己立人:儒家教育的重要理念

修己立人:儒家教育的重要理念

【摘要】:汉代民间流行一句俗语:“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汉代被举荐为秀才的人却没念过书、大字不识,因孝顺、公正廉洁而推举的模范人物却让父母独居,未行孝父之道。但这种察举制实际上多为世族大家所垄断,从弄虚作假、相互吹捧中举荐出“孝廉”。明、清代只有经义,并演变为八股文形式。至于贡举、应试过程中的徇私舞弊、当举不举、举而非其才等行为,则要受到严厉惩处。

其实在儒家教育中,德行、知识与名利之间也多次发生冲突,学子们甚至以德行、学业捞取名利。汉代民间流行一句俗语:“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汉代被举荐为秀才的人却没念过书、大字不识,因孝顺、公正廉洁而推举的模范人物却让父母独居,未行孝父之道。

原因何在?汉代选拔官吏,主要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以德行、才学为标准,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但这种察举制实际上多为世族大家所垄断,从弄虚作假、相互吹捧中举荐出“孝廉”。

结果,清贫人家虽身无分文,但为改变家境不得不同流合污。高官子弟没有真才实学,良将英才也胆小如鸡,总之,只是为了捞取功名利禄或混口饭吃,谈不上修德、求学以报天下。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四十六岁进士及第,挥笔作七言古诗《登科后》,其得意之情自不待多言,而近天命之年登科,可谓科举制度为其开辟了命运的新际遇。

隋唐实行科举制,国家公开设科招考,按照不同的科目通过考试来选取人才,读书人可以公平、自由地竞争。考试科目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类,唐代科举考试的常科比较多,以儒家经典(明经科、进士科)为主,兼有法律(明法科)、文字(明字科)、算学(明算科)等十余科。另有特别开设的制科如:公文写作(博学鸿词科)。清代则有翻译科、经济科等制科。制科一般是因国家对特殊人才有所需求而开设的。

小专题 22

教育之声(www.chuimin.cn)

——科举考试题型

科举考试题型,朝代不同亦有变化。唐代科考有口试(口头回答与墨义同类的问题)、墨义(围绕经义及注释所出的简单问答题)、策问(考生依据考官提出的有关经义或政事问题发表议论、见解,提出对策)、帖经(考官翻开经书任一页,蒙住左右两边,只露出中间一行,再裁纸贴住这一行中几个字,令应试者将所贴字写读出来。有如现代试卷的填空与默写)、诗赋五种题型。

宋代科考主要有经义(以经书中文句为题,应试者作文阐明其义理)、策问、诗赋等题型。明、清代只有经义,并演变为八股文形式。

唐代前期,科举考生来源于各类官学学生,称为“生徒”,有点像我们今天参加升学考试的历届在校毕业生。另有地方州、县从私学或自学之士中选拔举送的考生,称为“乡贡”,类似我们今天的成人教育、自学考试。

关于报考条件,唐政府严察参试者的档案与家庭背景。曾触犯过大唐法令之人、工商子弟以及州县小吏等皆无参试资格。至于贡举、应试过程中的徇私舞弊、当举不举、举而非其才等行为,则要受到严厉惩处。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神童诗》)科举考试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末,可以说为中下层读书人打开了一扇改换身份向上流动之门。无论真正能进入此门的人多与少,毕竟改变了汉代世家大族垄断人才选拔、“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状况。莘莘学子看到了“学而优则仕”的希望,积极作为,科举制也自然达到了为国家选贤与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