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年这天,人们宰鸡、杀鸭,庆贺春节来临,这天的爆竹声,带着人们迭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心愿噼里啪啦地炸响,声传高宇。祭灶的仪式多由家里的长辈去办,他们将糖果放在灶头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这是桂林“过小年”的古俗,现在即便是鸣放鞭炮,也仅是古俗遗存的仪式罢从腊月二十四到三十,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打扫居室内外,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
2023-11-05
乘船百里,饱览一路锦绣江山,待船靠岸时,便到了风光绮丽的古城——阳朔。
船到阳朔;也便到了“碧莲玉笋世界”。
举目四望,碧莲望、龙背峰、膏泽峰、玉姑峰、仙桃峰环城屹立,如挺拔玉笋,如出水芙蓉,装点着古城,仿佛一个天造地设的美丽盆景镶嵌在大地上。到了阳朔,眼光随意捕捉的都是独异风景,就像请人刘名誉在诗中所云:
桂林山水世争奇,阳朔奇峰另一家,
我坐扁舟随意看,果然千朵绿莲花。
“千朵绿莲花”尤以碧莲峰为最佳。碧莲峰立在漓江畔,青峰如莲花之瓣,吸天地之灵气,虽无芳香却似花期常在。站在桥上看去,岸上碧莲峰输廓雅丽,如浴罢而出。漓江玉带映着的碧莲峰,随微波轻动莲影绰约,此时实景、虚景奇幻无穷。碧莲峰曾令多少文人诗兴大发难以考证,而碧莲峰下的风景道,却是真真实实的。碧莲峰下的风景道依山傍水,景道上有唐朝诗人曹邺晚年乐于垂钓的钓台,也有历代文人的题刻。那一笔写成的“带”字石刻,出自清代王无仁的手笔,宽约3米、高6米。笔法苍劲,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这巨大的“带”.引得后人思之悟之。有人说这一字有“一带山河,少年努力”的含意;有人说是“一带山河甲天下,少年努力举世才”;也有人说是“一带山河,举世无双,少年努力,万古流芳”之意。于是有歌谣唱道:
古人有意一笔勾,题刻带字映清流。
来往游人纷纷过,谁家到此不抬头。
有了这首歌谣,这一个“带”字,更令人情不透,着了迷。(www.chuimin.cn)
由此再上,过“南山厄”又达风景荟萃之处。这里诗刻比比皆是:“怪姿更万端,异彩尽群变”(明·俞安期);(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近代·吴迈),真是行一路诗一路。沿石级而下,风景道通向一座伸入江中的石台。在石台一侧,有座玲珑小巧的飞阁,绿瓦花檐,赤柱白脊,又有鳜鱼镇角、碧莲饰顶,集阳朔山景之妙、水中之珍,使飞阁颇具地方色彩。因它迎江而立,故名迎江阁。周恩来和陈毅等同志都曾登此阁观景。阁之高层,开有7窗、1门,站在窗口、门边向外眺望,佳景历历入目,或青峰环立、绿水萦回,或南山古道、又峰锁江……景景绝妙宜人。
风景道上还有鉴山楼。此楼依山势而建,古朴典雅,造型不俗。过云楼中的晨钟暮鼓,声声传向古城四方。
风景道穿珠串玉般地荟萃了阳朔一带的佳景名胜、书法奇珍。而当你驱车城外,更有奇景纷至沓来。
向榕荫古渡而去,道旁群峰千姿百态,峰下田畴阡陌纵横,稻花香里俯拾美景别有情趣。这一路景色,当地人说有“四不像景”:“一石两个样,进洞白马出洞像”。还有“金猫出洞景”。当车驶过龙角山、工农桥,便可看见一株古榕参天蔽日,树高17米,树冠浓荫覆及1260平方米,树干6人合抱方能围拢,榕树垂悬的气根在风中飞飘,昭示着它千余年的寿龄。树荫下有小河潺湲,映着蓝天映着古榕,墨绿而清纯。人走到这里驻足而立,风轻水净,竹筏也撑不住童年的顽皮,心随着流水而去。这条河叫金宝河,树下渡口便是榕荫古渡。乘竹筏可到对岸山下,细观山景,山顶有一形若金钩的小石头;山脚处还有一两面贯通的穿岩,走入岩洞往外看,竹篁丛丛、炊烟袅袅、鸡在岸上走、鸭在水上游、村姑浣衣洗濯,喜气盈盈,好一派田园风光。有了这片田园风光孕育了榕荫古渡的勃勃生机。
从榕荫古渡往南行约2公里,可见石峰上有一圆洞向你敞开。它宛如一轮明月,这山就是月亮山。山下是“赏月路”,随着路线的变化,眼前的明月由盈转亏,又由亏转盈,此时真不知是月在天上还是在人间。这一帝的风光位于高田乡境内,河水清幽、峰回路转,是阳朔风光的组成部分。如果驱车从县城往福利古镇方向走,可看到清秀俊逸的书童山,它立于田家河流入漓江的入口处,山壁色彩绚丽,山腰处有一酷似正在用功的书生,故称之为书童山。书童山下,翠竹成片、村舍依稀。山侧有卓笔峰及雪狮岭,三山相映成趣,形成一幅高低错落,形态各异的江山景致。前行过福利古镇至兴坪镇,这里有著称中外的岩溶地貌奇景“莲花岩”。
莲花岩距镇2.5公里。岩洞长481米,最宽处25米、最高处38米,岩内的钟乳石组成了舞台、七音石、仙莲倒垂等景观。更可观的是岩内有108盆酷酷浮于水中的莲叶,称之为“莲塘奇观”。莲塘内有“云盆”,底小面阔,边缘薄而高,面上有冲刷过的弯曲层面,似云纹,故称云盆。盆面上还有许多圆圆的“莲子”,最大的莲盆直径达1.3米。这莲塘面积有870平方米,一眼望去,点缀在云中的莲盆在火光中忽远忽近,浅浅水痕映着顶上的石钟乳,使莲塘更加奇幻多姿。
阳朔风光“青山绿水、团栾映带、烟霏不钦、空翠扑人。”中外游人慕名来此小住几日,蹬起自行车到乡村田园中去,宛如进入阆苑仙境,怡然体会“碧莲峰里住人家”的神韵。
有关八桂山寨的民俗与旅游(上)的文章
过小年这天,人们宰鸡、杀鸭,庆贺春节来临,这天的爆竹声,带着人们迭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心愿噼里啪啦地炸响,声传高宇。祭灶的仪式多由家里的长辈去办,他们将糖果放在灶头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这是桂林“过小年”的古俗,现在即便是鸣放鞭炮,也仅是古俗遗存的仪式罢从腊月二十四到三十,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打扫居室内外,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
2023-11-05
“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游漓江,人在江中游,如在画中行;游漓江,使你驰骋想像力,作一次快乐人生之旅。船很快行入第二景区,这是漓江风光妙景处。有了这一历程,假若你夸口看尽了漓江画廊,那就错了。看漓江,晴天雨天大不同。漓江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它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神奇宝藏,是一条连起中外人民友谊的纽带。......
2023-11-05
桂林傩舞,是当地民间艺术的明珠,俗称“桂林跳神”。乡民或在农历十月二十一日举行“还大愿”时,或在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时都要跳神,“还大愿”民俗活动和庆中秋民俗活动,为桂林傩舞提供了孕育和发展的舞台。所以,一到活动期间,乡民们喜欢看跳神,参与民俗活动,并在活动中接受桂林傩舞的艺术感染,对傩舞怀有深厚的感情。桂林民间现仍存有不少跳神面具,其工之巧,确实令人为之赞叹。......
2023-11-05
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古称邕州。如今的南宁,可谓“半城绿树半城楼”,享有“花园城市”的盛誉。这些乔木的果实与菠萝、香蕉、荔枝、龙眼等南国佳果,给南宁带来了旁馨的四季。名贵的金茶花,首次在邕宁县坛洛乡发现后,而今也在南宁扎根,并开出了金黄色的花朵。朱槿花遍植于街道两旁,公园花圃,把南宁市容装点的分外妖娆。如果说南宁的路都是一条条绿色的走廊,那么,南宁的园中之园便构成了花园城市的另一个格局。......
2023-11-05
玲玫奇幻的芦笛岩溶岩洞,被誉为“大自然的艺术之宫”。芦笛岩过去叫野猫岩。因为洞口附近生长着一种可作笛子的芦获草,人们就把洞名改为芦笛岩。芦笛岩岩洞,虽只有550余米的游程,但30余个景点较为集中,处处给人以空灵、神秘的感觉。历史上芦笛岩从来就是一个令游人神往之所。传说中的芦获草已随岁月而去.而芦笛岩中的石乳,仍将一往情深地恋着岩洞穿越世纪。负有盛名的芦笛岩将来肯定会变得更加美妙神奇。......
2023-11-05
“桂海”取自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中的“桂海”二字,实指桂林。它原称龙隐岩,也叫布袋岩,因岩壁、岩顶石刻密布,被人冠以“桂海碑林”之美名。传说龙隐岩过去曾是老龙隐居的地方,或许是沾了老龙的“灵气”吧,“桂海碑林”这个名字一经叫起,便如腾飞的老龙,名扬四海了。碑林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碑刻所展现的书法艺术。桂海碑林的龙隐岩龙隐洞摩崖石刻,为广西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3-11-05
从漓江码头下船,溯流而上,船过伏波山不远,便可看到漓江东岸有一座古朴的双檐寨门,那黄白的木头本色,透出几分山野之秀,如果不是船在漓江航行,游客谁会认为是到了苗寨呢,但从码头上岸一看,“漓江民俗风情园”几个大字即会使人顿悟。民俗风情园不仅建有民族村寨,还上演各民族歌舞。......
2023-11-05
圆明园是我国皇家宫苑园林的典范,是园苑与宫廷的完满结合。圆明园以水景取胜,既有广阔平静的湖面,又有狭窄湍急的溪流。圆明园有“万园之园”的美称,这是因为园中有许多相对独立且有特定意境的小园林,它们变化多姿,各有其趣。可以说,圆明园对世界园林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圆明园不仅是一座皇家的大园林,还是一座综合性的艺术宝库,一座宏大的博物馆。......
2023-10-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