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年这天,人们宰鸡、杀鸭,庆贺春节来临,这天的爆竹声,带着人们迭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心愿噼里啪啦地炸响,声传高宇。祭灶的仪式多由家里的长辈去办,他们将糖果放在灶头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这是桂林“过小年”的古俗,现在即便是鸣放鞭炮,也仅是古俗遗存的仪式罢从腊月二十四到三十,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打扫居室内外,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
2023-11-05
玲玫奇幻的芦笛岩溶岩洞,被誉为“大自然的艺术之宫”。古今游人到此,无不为之激动,并留下了许多名篇佳句。游人入内,如进神仙洞府,游毕归去,回味无穷,心似留于洞中。
芦笛岩位于桂林西北郊,距市中心55公里的于家庄西面山南侧山腰,岩口面向西南,高出地面27米,是个袋状岩洞。洞口周围依山势已建起了亭台楼阁,天桥飞架峰间,昔日的天堑变通途,气势颇为壮观。
芦笛岩过去叫野猫岩。因为洞口附近生长着一种可作笛子的芦获草,人们就把洞名改为芦笛岩。芦笛岩岩洞,虽只有550余米的游程,但30余个景点较为集中,处处给人以空灵、神秘的感觉。
一进洞口,便会被它那应接不暇的景致所吸引。远处的石柱组成了一幅古树参天、峰峦层叠的山林景色;一根酷似雄狮的石笋立于山前,在它的身旁有一群小狮子迎着朝阳嬉戏玩耍,水珠不时从洞顶滴落,如甘霖洒落,使森林的早晨一片生机。叮咚声隐隐约约传来,宛如有森林医生啄木鸟在啄木除虫。这一组景色人们称之为“狮林朝霞”;狮林旁边是一顶芦苗岩里最大的石乳罗帐,上面细腻生动的皱折线条,好像罗帐里的主人刚刚离去;罗帐的前方,有一条石乳从洞壁垂下,如飞天女的绸带,又似一条从九天直泻而下的飞瀑,让人想起李白《望庐山瀑布》诗的意境。
前行不远,是一幅大雪压青松的“冬景图”,枝叶上的灿灿银光,给人以高洁之美。何谓高风亮节?面对此景,游人似可以从中领悟一二。旁边是长满蘑菇的山峰,还有胖墩墩的雪人。“雪人采蘑菇”,恐怕天下只有芦笛岩才会有的哩!看过了冬景,前面则是春夏的景象。具有南方特点的瓜呀、菜呀。琳琅满目,堆积成山。继续往前.一座“锦绣山”展现在眼前:珍贵的灵芝、人参、鲜艳的鸡冠花……为锦绣山增辉添色。旁边还有一座盘龙宝培。“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或许洞不在深,有龙也灵,难怪芦笛岩有此灵气。这些由石笋、石花、石柱组成的景致,真是千姿百态、奇巧无比。
再过去是“云台览胜”。在它的洞顶,有一条断裂带和许多交错的缝隙,地下水对它们的溶蚀作用特别强,岩块被溶塌了许多,“云台”则得天独厚地施展风姿,裂隙处仍不断滴下水珠,在云台上生成了姿态各异的石钟乳、石笋、石柱,有的如精美的玉雕,璀璨夺目;有的如田园风光,恬静宜人。在云台凭栏俯瞰,下界如花园,细细地闻,还仿佛芬芳泌入心脾呢。(www.chuimin.cn)
下了云台往东走,站在“食指峰”下欣赏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森林里的一切显得那么神秘。在百万年前,或许它和单细胞生物同时诞生,要知道一根石柱没有水的百万年的永恒渗透,是不可能形成的。外面有两根石柱,一根顶天立地,另一根正欲与洞顶衔接。它是会接上去的,你若不信,请几百年后再来看看。
芦笛岩里还有很薄的石幔,轻轻击之,其声清脆悦耳,故人们都叫它石琴。踏着琴声前行.可达帘外云山,山浮云中,云涌峰间,氤氲弥漫不散。芦笛岩最宽的地方,就像一个辉煌的厅堂。昔日秉烛“夜”游,火把熏人的岩洞,如今彩灯竞放。石乳宫灯悬挂洞顶,石乳、石笋把个殿堂装饰得格外好看。到了这里,眼界豁然开阔,令人心胸舒畅。左侧的石笋如一尾飞跃龙门的鲤鱼。鱼尾和鳞片熠熠可见,栩栩如生。这里有鱼、有灯.取名曰“水晶宫”。水晶宫的水里石笋尖尖,如万柄利剑指向苍天,直冲霄汉。离开水晶宫,便在更为窄小的甬道内穿行。登上石阶回首水晶宫的灯火映照处,就像看见了上海外滩的景象,也有人说它更像桂林城。在这一游程,石乳更加奇特,悬挂的如向日葵、壁上的如妆台宝镜,彩雕低垂,石柱林立,石幔就在身边举手可及。
出口处的景致也颇令人惊奇,一头矫健雄狮昂首而立,气宇轩昂,威严的姿态像是要护送游人再登旅程。
历史上芦笛岩从来就是一个令游人神往之所。南宗绍兴十三年(1143年)赵温叔等5人游芦笛岩后云:“随普明大师游芳莲,掳获绝胜。”邓拓在《题芦笛岩洞府》诗中吟道:“元和题壁名犹在,嘉定留诗句亦佳。”历代文人用墨笔在洞壁上写下的各种题记、诗文,是考究芦笛岩开发历史的珍贵资料,而真正给芦笛岩以生命力的,应该是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传说中的芦获草已随岁月而去.而芦笛岩中的石乳,仍将一往情深地恋着岩洞穿越世纪。负有盛名的芦笛岩将来肯定会变得更加美妙神奇。
出了芦笛岩,经过通向芳莲岭的天桥,便到达朝晖楼。由下芳莲池那带有画舫意味的水谢和曲桥,天然成趣,远处桃花江蜿蜒于田野,近处村舍掩映于修篁茂林之中,田园风光映入眼帘,洞外洞内的景色浑然成趣,芦笛岩之游,令人心旷神怡。
有关八桂山寨的民俗与旅游(上)的文章
过小年这天,人们宰鸡、杀鸭,庆贺春节来临,这天的爆竹声,带着人们迭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心愿噼里啪啦地炸响,声传高宇。祭灶的仪式多由家里的长辈去办,他们将糖果放在灶头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这是桂林“过小年”的古俗,现在即便是鸣放鞭炮,也仅是古俗遗存的仪式罢从腊月二十四到三十,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打扫居室内外,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
2023-11-05
“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游漓江,人在江中游,如在画中行;游漓江,使你驰骋想像力,作一次快乐人生之旅。船很快行入第二景区,这是漓江风光妙景处。有了这一历程,假若你夸口看尽了漓江画廊,那就错了。看漓江,晴天雨天大不同。漓江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它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神奇宝藏,是一条连起中外人民友谊的纽带。......
2023-11-05
桂林傩舞,是当地民间艺术的明珠,俗称“桂林跳神”。乡民或在农历十月二十一日举行“还大愿”时,或在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时都要跳神,“还大愿”民俗活动和庆中秋民俗活动,为桂林傩舞提供了孕育和发展的舞台。所以,一到活动期间,乡民们喜欢看跳神,参与民俗活动,并在活动中接受桂林傩舞的艺术感染,对傩舞怀有深厚的感情。桂林民间现仍存有不少跳神面具,其工之巧,确实令人为之赞叹。......
2023-11-05
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古称邕州。如今的南宁,可谓“半城绿树半城楼”,享有“花园城市”的盛誉。这些乔木的果实与菠萝、香蕉、荔枝、龙眼等南国佳果,给南宁带来了旁馨的四季。名贵的金茶花,首次在邕宁县坛洛乡发现后,而今也在南宁扎根,并开出了金黄色的花朵。朱槿花遍植于街道两旁,公园花圃,把南宁市容装点的分外妖娆。如果说南宁的路都是一条条绿色的走廊,那么,南宁的园中之园便构成了花园城市的另一个格局。......
2023-11-05
船到阳朔;也便到了“碧莲玉笋世界”。到了阳朔,眼光随意捕捉的都是独异风景,就像请人刘名誉在诗中所云:桂林山水世争奇,阳朔奇峰另一家,我坐扁舟随意看,果然千朵绿莲花。风景道穿珠串玉般地荟萃了阳朔一带的佳景名胜、书法奇珍。有了这片田园风光孕育了榕荫古渡的勃勃生机。这一帝的风光位于高田乡境内,河水清幽、峰回路转,是阳朔风光的组成部分。阳朔风光“青山绿水、团栾映带、烟霏不钦、空翠扑人。”......
2023-11-05
“桂海”取自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中的“桂海”二字,实指桂林。它原称龙隐岩,也叫布袋岩,因岩壁、岩顶石刻密布,被人冠以“桂海碑林”之美名。传说龙隐岩过去曾是老龙隐居的地方,或许是沾了老龙的“灵气”吧,“桂海碑林”这个名字一经叫起,便如腾飞的老龙,名扬四海了。碑林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碑刻所展现的书法艺术。桂海碑林的龙隐岩龙隐洞摩崖石刻,为广西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3-11-05
从漓江码头下船,溯流而上,船过伏波山不远,便可看到漓江东岸有一座古朴的双檐寨门,那黄白的木头本色,透出几分山野之秀,如果不是船在漓江航行,游客谁会认为是到了苗寨呢,但从码头上岸一看,“漓江民俗风情园”几个大字即会使人顿悟。民俗风情园不仅建有民族村寨,还上演各民族歌舞。......
2023-11-05
蓟也就是燕国的都城。契丹人入主中原后,将蓟城定为陪都,称之为“南京”或“燕京”,到12世纪初叶,女真族取代辽的统治地位,燕京被正式定为金朝都城,称“中都”,女真人对都城进行了改造。旧北京城的发展就这样大体经历了元朝的奠基,明朝的改建,清朝的修建3个阶段,最终成为中国古代帝都建筑艺术中的杰作。北京将无愧于祖国的心脏,也无愧于进入世界都市之林。......
2023-10-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