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全球影像制作和使用伦理规范:理论与案例分析

全球影像制作和使用伦理规范:理论与案例分析

【摘要】:与个人权利相关的刊登姓名和照片的规定:在报道事故犯罪调查或审判类事件时,媒体通常不得发布任何可能导致受害者和肇事者身份被识别出来的文本或图片信息。不得刊登受害人家属和其他仅间接地受事故影响或与犯罪行为无关的人的姓名和照片。

1.德国《新闻工作者伦理准则》规定:

象征性的照片:

插图特别是图片性说明,即便其自身只是一个象征性的图片,但如果它很有可能被漫不经心的读者当做纪实性照片时,则必须说明其属性;

替代性或辅助性的插图(即不同时间上的类似主题或同一时间的不同主题等);

象征意义的插图(场景重现,对新闻内容人为地进行的具象化等);

蒙太奇照片或者经过其他修改的照片。

(在使用以上图片时,)说明内容必须清晰地标记在标题上或者与之相关的内容上。

与个人权利相关的刊登姓名和照片的规定:

在报道事故犯罪调查或审判类事件时,媒体通常不得发布任何可能导致受害者和肇事者身份被识别出来的文本或图片信息。出于尊重儿童和青少年未来生活的需要,对其应采取特殊保护。应始终权衡公众的知情权和涉事人员的个人权利之间的关系。仅凭感觉需要这一点无法成为满足公众知情权的理由。

不得刊登受害人家属和其他仅间接地受事故影响或与犯罪行为无关的人的姓名和照片。

如果嫌疑犯被指控犯死罪,或对其已申请逮捕令,或其罪行是在公众视野中犯下的,或其姓名和照片对于厘清犯罪行为大有干系,那么此时其姓名和照片可以进行披露。

如果有依据认为某嫌疑犯没有犯罪,则不得刊登其姓名或照片。

对政府官员和民选代表而言,假如在履行公职时或者任职期间与犯罪活动有关系,可以刊登其姓名和照片。此条对名人同样适用,如果他们被指控的犯罪行为与其公众形象相违背的话。

失踪人员的姓名和照片可以刊登,但须与有关部门保持一致。

2.立陶宛《新闻工作者和出版商的伦理规范》规定:

新闻工作者和编辑要尊重个人的肖像权

图像(照片、图片、拍摄的连续镜头)绝不能扭曲现实。(当使用)没有在具体环境中拍下的事件的图像时,要以明显的方式标注它们是解说的图像或者是来自档案。被处理过的照片要显著地指明。

在处理声音和视频时,新闻工作者不应对已获得的信息做明显的改动,或者脱离原始语境去歪曲信息。

媒体要反映现实,而不是反映用不同方式重构的现实。然而,如果重建和策划事件以一个适当的方式标注出来,保证不欺骗受众,这种方式在新闻业可以被用来说明和支持新闻报道

3.挪威《媒体伦理规范》规定:

在其他语境而非原文中使用照片要特别小心。

保护新闻照片的可信度。被用作证明的照片一定不能改变,避免使人们产生错误的印象。只有被用作图解,且能够被轻易看出是图片拼贴时才可以使用修改照片。

对图片的使用必须遵循与书面和口头报告一样的谨慎要求。

4.瑞典《舆论家联谊会出版规范》规定:

对于国防经济及内政等措施,在发表新闻和图片时,要常常想到国家安全,不可因报道大意而影响到国家经济、国防或内政的安全。

关于新闻记者的责任适用于照片。

照片只应代表所摄景物的情况,不应暗示任何事物,少年犯罪新闻不应刊登照片,各种恐怖照片,应予以避免。

5.英国《编辑业务准则》规定:

未经同意,不得在私人领域对个人进行拍照。注意,私人领域是指那些含有合理隐私期望的公共或个人领域。

6.美国《专业记者守则》规定:

切勿曲解新闻图片及片段的内容。可通过影像增进以达到技术上清晰表达主题的目的。为蒙太奇效果及图片注上说明。

7.斯威士兰《全国记者协会道德规范》规定:

记者应当只通过合乎道德的方式获取信息、照片和插图,除非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然而,记者有权遵循个人良心而拒绝使用这种非正当方式。

在采集信息或拍摄性侵犯的受害人之前,记者应表明身份并解释其采访的目的。

8.坦桑尼亚《新闻摄影及影像活动伦理规范》规定:

引 言

媒体摄影师在本质上是新闻记者。其必须具备新闻的基本知识,并通过训练获得在现场和演播室内拍摄和加工、编辑图片的技能。媒体摄影师需通过正规教育和职业进修掌握判断、处理和使用图片的技能,且在行动上与出版商所设立的目标一致。摄影师同时需要通过媒体教育理解与媒体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

和其他任何公民一样,摄影师所从事的也是一门职业,但他们享有比一般公民更多的拍摄特权,如坐在运动场的围墙区域内或前排的VIP位置拍摄。有时候媒体摄影师也可以非常接近世界上最具影响力,大多数人做梦也无法接近的人物。媒体上发布的照片都应是关于公众人物、公共事件或关乎其他公共利益的内容。

伦理实践

摄影摄像记者不得进行下列活动。

捏造事实。在使用任何设备如镜头、滤光器、偏振器时,通过使用技巧如裁剪、叠印、剪辑、电脑润色或使用任何机械效果来改变图像的真实状态。(www.chuimin.cn)

使用记者证进入不对外开放的场所,如聚会、舞会、会议和私人宴会。同样的,使用记者证以获得任何形式的好处。

隐瞒自身身份来拍摄用于发表的照片。

在拍照时,做出任何会引起他人痛苦的事情,或者做出对无辜者、丧亲或不幸之人造成屈辱的事情;或者,破坏事件的正常发展或阻碍观众的视线。

断章取义地突出一个小事件,而不是提供关于该事件准确的具有代表性的照片。

违反禁止在法院管理区拍照的法律或法令。该禁令禁止拍摄民事或刑事庭审进程中的任何人,如法官陪审员和证人等;也不得进行其他违反该命令的拍照行为,如不得拍摄法庭庭审现场、法庭管辖区或进出管辖区的人;同时禁止事先透露尚未引进庭审的证据。(拍摄上述内容的照片,必须事先取得有关部门的许可。)

拍摄法律所禁止的任何其他场所的照片。

发布由警察提供的非通缉犯的照片,而没有清楚地为其配上字幕,说明警察需要他们是为了进行与罪案相关的询问。

拍摄会透露任何性侵犯案中原告身份的照片。

在少年法庭,拍摄未到法定年龄的被告的照片。

为了获得场景的更好的视野而破坏财产。在进入特定区域之前征求允许是礼貌的,但在被要求离开时应迅速离开。

拍摄裸体照片。如果无法避免,必须注意不要聚焦于性器官或者非人性化的特征。

对人类的痛苦感到惊奇。必须怀着人文情怀拍摄此类关于人类痛苦场景的照片。

未经其亲属同意而拍摄逝者的照片。应始终考虑到有关人员的文化信念、信仰和习俗。如果请求未被允许则应及时离开。

拍摄让受害者痛苦的照片,却没有尽可能地对其加以抚慰。

9.巴西《记者道德规范》规定:

拒绝对现实图像进行歪曲。当可能使用蒙太奇手法、图像编辑、音频修复,或任何其他操作时,告知公众。

10.中国《羊城晚报杜绝新闻敲诈、防止虚假新闻工作守则》规定:

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所拍摄的新闻照片,不得违背新闻事实,禁止进行电脑合成制作假新闻图片等虚假手段。

11.中国《香港新闻从业员专业操守守则》规定:

新闻摄影的运作细则

(一)新闻摄影以记录真实为首要任务,记者在新闻现场应据实拍摄,不得参与设计或导演新闻事件,作夸大和不实的报道。

(二)记者在拍摄意外事件时,应顾及受害人及其家属的感受,尽量把对他们的心理影响及伤害减到最低。

(三)摄影记者在拍摄过程中应该尊重被摄者的私隐。

(四)新闻摄影工作者(包括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应谨慎处理血腥、暴力、恶心和色情图片,使用时须考虑:

对于说明新闻事件是否必要;

社会的影响;

给当事人及其家属的影响。

(五)新闻摄影工作者在处理照片时,应以拍摄现场所见的真实情景为依归,任何事前或事后的加工都不能接受。

(六)新闻照片在新闻媒体上有时会用作插图或作局部整合以配合版面编辑效果,但应注明照片曾经“加工处理”或指明是“设计图片”。

12.中国《台湾报业道德规范》规定:

不得以裁剪或其他方式伪造或篡改新闻照片。

新闻照片之说明不得作无事实根据之暗示或影射。

不得刊登恐怖、色情或猥亵之图片。

与公共利益无关之个人私生活照片,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刊登。

未成年嫌犯已定罪之未成年人、强暴等案件之受害人及秘密证人照片,不得刊登。

13.马来西亚《新闻评议会职业伦理规范》规定:

图片和声音应当真实、准确。制作蒙太奇、通过电子手段修改照片或制作图片标题,在这些制作过程中都不得误导或欺骗读者和观众,因此任何人为的修改、操作都应被公开。

14.新西兰《新闻委员会的原则声明》规定:

在挑选和处理图片和图形时,编辑应谨慎小心。任何可能误导读者的技术性操作都应被标示出来并加以解释。

在处理一些展现悲痛或可怕情形的图片时,应特别考虑其可能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