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有偿新闻的表现及原因-融合新闻报道伦理与法规

有偿新闻的表现及原因-融合新闻报道伦理与法规

【摘要】:依据有偿新闻接受贿赂的主客观原因和在新闻报道中的具体体现,一般表现为有偿新闻、有偿不闻和新闻敲诈几类。软文,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广告。新闻媒体或新闻工作者收受贿赂,以新闻之名行宣传和营销之实,使软文的出现披上了新闻的外衣。尤其是在网络媒体上,软文与新闻的界限逐渐消解,普通网民难以辨识其区别。这是有偿不闻现象的具体表现形式。

依据有偿新闻接受贿赂的主客观原因和在新闻报道中的具体体现,一般表现为有偿新闻、有偿不闻和新闻敲诈几类。在新闻报道中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一、有偿新闻的表现形式

1.虚假

由于收受贿赂,从主观上主动报道虚假信息或者放任虚假信息在新闻报道中出现是有偿新闻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虚假新闻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

2.软文

软文,英文是advertorial,是相对于硬性广告而言的,指由企业的市场策划人员或广告公司的文案人员来负责撰写的“文字广告”。与硬广告相比,软文之所以叫作软文,精妙之处就在于一个“软”字,文章内容与广告完美结合,从而达到广告宣传效果。软文,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广告。新闻媒体或新闻工作者收受贿赂,以新闻之名行宣传和营销之实,使软文的出现披上了新闻的外衣。尤其是在网络媒体上,软文与新闻的界限逐渐消解,普通网民难以辨识其区别。

3.失声

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事件的部分事实或全部事实主动或被动地隐瞒甚至不报。这是有偿不闻现象的具体表现形式。一般是在突发的负面事件发生后,在企业、组织和个人的公关下出现的一种现象。

二、有偿新闻产生的原因

1.与我国社会环境有关

新闻业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部分,一定与整个社会大系统紧密联系。在有偿新闻发生的很多案例中,有关部门和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做法存在不当现象,堵住媒体的嘴,防止事件曝光是一种较常见的做法。这与我国政治体系中,官员对上负责而非对下负责的制度有关。(www.chuimin.cn)

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中,各个主体间竞争的不公开、不透明、不公平也是诱发有偿新闻的土壤。有的市场主体利用新闻报道进行恶性竞争,使新闻成为破坏市场秩序的低劣工具。

2.与行业管理体制有关

(1)行业规范的健全

我国的新闻行业规范大多比较笼统,原则性规定多,具体操作性规定少,实践中在违反职业道德后难以定性,责任承担不明确反过来也会影响行业规范的约束性。

(2)行业经营体制

我国对于新闻媒体的管理方式是依照对事业单位的管理而设定的,但同时又要求新闻媒体必须有盈利等目的。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必然带来媒体的趋利性,政府权威和经济运营的双重压力更容易导致有偿新闻现象的产生。

(3)记者和记者证管理

假记者或者不持有记者证的通讯员是有偿新闻事件败露后经常出现的两类人。他们的身份被抛出来有的是有关单位为了脱罪,有的是为了澄清事实。似乎,总是在有偿新闻被曝光后,才发现新闻行业的实际从业人数与记者证的发放人数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对于采访权利的享有主体的明确,以及记者证的发放和审核是有偿新闻事件应关注的重要方面。

3.与记者的个人素养有关

虽然有偿新闻的产生有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但外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缺失是一个重要原因。有些新闻从业人员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很容易放弃专业的新闻操守,还有一些记者在采访不成的情况下主动为媒体的发行和广告等经营项目牵线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