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衣来珍贵,搭配有道,中职生劳动教育教程

衣来珍贵,搭配有道,中职生劳动教育教程

【摘要】:活动描述我们穿的衣服要经过很多人的劳动才最终来到我们眼前。③体会通过脑力劳动带来的穿衣搭配幸福感。不宜穿深色或竖条图案的衣服,也不宜穿大红大绿等冷暖对比强烈的服装。

活动描述

我们穿的衣服要经过很多人的劳动才最终来到我们眼前。了解其中的过程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体会劳动中所蕴含的价值。服装搭配是指通过协调服装的款式、颜色,展现出搭配者的个人特色的行为。开动脑筋搭配出适合自己的衣服,既是对自己的形象负责,又是对每一位劳动者的劳动成果的尊重,让我们在“美”中感受到幸福,一起了解“衣”内的非凡意义和动人之处吧!

活动目标

①了解衣服的来之不易,以及其中蕴藏的劳动。

②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③体会通过脑力劳动带来的穿衣搭配幸福感。

④体会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情感,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劳动安全与卫生防护

①注意网络文明及信息安全

②注意搭配服装过程中使用工具安全。

③注意服装展示过程中模特的安全。

活动导图

活动口诀

服饰搭配显内涵,提升气质是关键

春夏秋冬有不同,气候地理别忽略。

色彩质地要考虑,实用舒适排第一。

体态爱好有差异,扬长避短是关键。

活动过程

一、了解古人关于“穿”的观点

人靠衣服马靠鞍,古人出门的时候就很讲究着装,现代人更是如此,因为这不仅会展现出一个的人气质,还会体现出个人的文化内涵。

1.古人谈及的穿衣搭配

表3-2-1 部分古人穿衣搭配的观点

2.穿衣搭配的意义

古人对穿衣有着不同的要求,穿衣是个性的表现,也是品德的外化。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注意衣冠整洁是最基本的形象礼仪。

二、了解衣服的生产流程

可通过参观当地制衣厂或查阅资料,了解衣服生产的基本流程。

人们穿的衣服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棉花、能纺纤维农植物,或者是化纤产品。制衣流程主要包括面料及辅料进厂检验、裁剪、LOGO制作、缝制、锁眼钉扣、整烫、成衣检验。衣服除了正常检验外,还需发市纤维检验所进行各项指标检测,检测合格方可包装入库、发货,最后到商业部门售出。

三、上网查阅信息,了解服装搭配常识

1.搭配基本原则(www.chuimin.cn)

①有图案的上衣不要搭配相同图案的衬衣领带

②条纹或者花纹的上衣需搭配素色的裤子。

③鞋子的颜色要与衣服的色彩相协调。

④穿内外两件套时,色彩最好是同色系或反差大的。

2.服装的色彩应与季节协调

①春天:以明快的色彩为主,如在黄色中掺杂一些粉红色、豆绿色或浅绿色等。

②夏天:以素色为基调,会给人以凉爽感,如蓝色、浅灰色、白色、绿色、淡粉红等。

③秋天:宜穿中性色彩,如金黄色、翠绿色、米色等。

④冬天:宜穿深沉的色彩,如黑色、藏青色、古铜色、深灰色等。

3.服色体型协调

①体型肥胖者:宜穿墨绿、深蓝、深黑等深色系列的服装,因为冷色和明度低的色彩有收缩感。颜色不宜过多,一般不要超过三种颜色。线条宜简洁,最好是细长的直条纹衣服。

②体型瘦小者:宜穿红色、黄色、橙色等暖色调的衣服,因为暖色和明度高的色彩有膨胀的感觉。不宜穿深色或竖条图案的衣服,也不宜穿大红大绿等冷暖对比强烈的服装。

③体型健美者:夏天最适合穿各种浅色的、稍紧身的衣服,并缀以适量的饰物。

4.注意着装者身份

任何服装搭配都是为体现人的不同社会角色服务的,一定要特别注意符合不同的场景需求。中职生在校期间要注意学校规定的服饰及头型、鞋袜、包包等方面的要求,尽量不要有不必要的配饰,符合学生自然、率真、朝气蓬勃的学子风采,体现中职生的专业素养和技能特色。

图3-2-2 中职学生着工作装示意图

图3-2-3 中职学生着校服示意图

四、搭配服装,展示成果

自己或找同学做模特,试着搭配服装,做个服装搭配秀。

延伸提高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服饰的差异特征,说一说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

图3-2-4 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服饰

说一说

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当地环境、劳动特点,从人文角度说一说为什么会发展出不同的民族服饰

活动评价